组合灯具、导轨线性灯及吸顶线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64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灯具、导轨线性灯及吸顶线性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组合灯具包括灯体、固定支架、发光组件和连接条,固定支架连接灯体和发光组件,灯体设有收容槽,固定支架的边缘卡持在收容槽内,固定支架远离灯体的一侧设有供收容发光组件的容置腔,灯体设有连接槽,连接条部分收容在连接槽内并与灯体可拆卸连接,以连接相邻两个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灯具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收容发光组件的容置腔,增大了相邻两个发光组件之间的爬电距离,降低了灯具的生产成本;此外,通过在相邻两个组合灯具之间设置连接条,并使得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两个组合灯具的连接槽内与组合灯具可拆卸连接,实现了线性灯具的便捷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灯具、导轨线性灯及吸顶线性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灯具、导轨线性灯及吸顶线性灯,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线性灯具内的光源板大多通过螺钉单独固定或点胶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灯具内,当线性灯具内存在多条光源板时,单独固定会出现重复安装及零部件的多次使用,造成成本增加;通过点胶固定则存在固化时间长,且在使用过程中胶体易老化,导致光源板从灯具上脱落,导致成本提升以及使用寿命较短,此外,相邻两个光源板在灯具内的安装距离通常较远,以满足安规的爬电距离,极大的浪费了灯具内的空间。
[0003]同时,在日常使用中,线性灯具通常需要进行拼接,以构成特定的造型或者提高空间的亮度,现有的线性灯具拼接方法较为复杂,且容易在两个线性灯具的拼接处产生暗区,使得线性灯具无法实现均匀照明。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组合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灯具、导轨线性灯及吸顶线性灯,以解决现有线性灯具成本高、连接稳定性差以及多个线性灯具在连接时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固定支架(2)、发光组件(3)和连接条(6),所述固定支架(2)连接所述灯体(1)和所述发光组件(3),所述灯体(1)设有收容槽(13),所述固定支架(2)的边缘卡持在所述收容槽(13)内,所述固定支架(2)远离所述灯体(1)的一侧设有供收容所述发光组件(3)的容置腔(24),所述灯体(1)设有连接槽(162),所述连接条(6)部分收容在所述连接槽(162)内并与所述灯体(1)可拆卸连接,以连接相邻两个灯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筋(22)和第二支撑筋(23),所述第一支撑筋(22)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支撑筋(23)延伸的第一自由端(221),所述第二支撑筋(23)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筋(22)延伸的第二自由端(231),所述发光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筋(22)和所述第二支撑筋(23)之间,且所述发光组件(3)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自由端(221)和所述第二自由端(231)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包括顶板(17)和位于所述顶板(17)下方的抵接边(14),所述抵接边(14)与所述顶板(17)平行设置,所述收容槽(13)设于所述顶板(17)和所述抵接边(14)之间;所述抵接边(14)设有两个且分设于所述顶板(17)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2)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个所述抵接边(14)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还设有与所述连接槽(162)连通的通孔,所述组合灯具(100)还包括固定件(7),所述连接条(6)上开设有安装孔(61),所述固定件(7)穿过所述安装孔(61)和所述通孔,以连接所述连接条(6)和所述灯体(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6)呈直板状设置,所述安装孔(61)设有四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条(6)的两端,以连接相邻的两个灯体(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灯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