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秸秆粉碎
,具体是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还田是利用秸秆而进行还田的措施,为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被粉碎后更容易被土壤吸收,秸秆粉碎还田机是粉碎秸秆还田的重要机器。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无法根据秸秆粉碎需求快速调节刀片的密度,不利用对秸秆的有效的粉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包括两个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两组第一固定柱,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包括两个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机构(1)均包括两组第一固定柱(102),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102)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3),两组第一固定柱(102)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两组第二固定柱(101),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柱(102)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连动板(201),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柱(10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组粉碎机构(3),每个所述粉碎机构(3)均包括固定架(301),每个所述固定架(301)的内壁均分别固定连接于每组第二固定柱(101)和第一固定柱(102)的其中一个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101)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动块(123),所述第一连动块(12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动板(104),所述第二连动板(1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动块(105),所述第二连动块(10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动板(116),所述第二连动板(104)远离第一连动块(1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动块(106),所述第三连动块(10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动板(121),所述第四连动板(121)远离第三连动块(106)一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四连动块(122),所述第四连动块(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102)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101)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连动块(107),所述第五连动块(10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五连动板(108),所述第五连动板(108)远离第五连动块(1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09),所述气缸(10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10),所述活塞杆(110)远离气缸(1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连动板(111),所述第六连动板(111)远离活塞杆(110)一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六连动块(112),所述第六连动块(112)的背面与第三连动板(116)的正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刀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动板(116)与第六连动板(111)互相靠近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七连动板(113),所述第七连动板(113)的内壁与第六连动块(11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连动板(1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七连动块(114),所述第七连动板(113)远离第六连动块(112)一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八连动块(115),所述第八连动块(1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柱(102)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万兴,冯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南漳县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