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兰英专利>正文

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59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圆筒、进料口、出料口、挤压机构、调节机构;箱体顶端呈圆弧形,圆筒活动连接在圆弧形的箱体顶端内,圆筒位于箱体内的底部设有弧形过滤网,进料口位于为圆筒远离箱体一端的外表面上;出料口位于箱体侧壁上,挤压机构位于圆筒内部,调节机构位于箱体外侧壁上,且调节机构与圆筒一端连接;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油缸、刮板、安装板、弹簧导向轴、弹簧、电机Ⅱ、挡板;挤压板安装在圆筒内部,挤压板上设有安装槽;油缸固定在圆筒外壁上,油缸输出端穿过圆筒与挤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挤压板上有危险废物粘连,方便圆筒内剩余的固体废物排出。废物排出。废物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危险废物预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危险废物通常是指被纳入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般指的是存在有毒有害、易腐蚀感染、易燃、有放射性等危害特性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中常常会有废液黏附在固态废物上,比如机动车维修、各类实验室、部分生产企业及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废含汞荧光灯管、废感光材料以及废弃化学品、废弃农药和电子废物等,这类危险废物都是具有危害的固液混合物,对这类固液混合物质进行处理前,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固液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危险废物进行后续的处理。
[0003]经过检索,专利号为202021273477.4的一种危险废物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液压装置、进料口、传动板、传动齿轮、抵压框和限位框,分离装置本体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杆,分离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液口,且分离装置本体的内部左侧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液压装置的伸长端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传动板,分离装置本体的内部前侧表面焊接固定有传动齿轮,且分离装置本体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抵压框,抵压框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过滤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通过液压装置和抵压框的挤压实现危险废物的固液分离,结束后液压装置和抵压框上会有部分废物和黏液粘连在其表面上,长时间的使用粘连的废物增加,会影响装置固液分离的效率;2)固液分离结束后剩余固体废物位于抵压框上,不方便从装置内部排出;3)在挤压后无法使废物运动,使危险废物堆积在固液分离装置中,从而导致中间部分的危险废挤压效果不好,无法到达较好的固液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能防止挤压板上有危险废物和黏液粘连,方便圆筒内剩余的固体废物排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圆筒、进料口、出料口、挤压机构、调节机构;所述箱体顶端呈圆弧形,圆筒活动连接在圆弧形的箱体顶端内,圆筒位于箱体内的底部设有弧形过滤网,进料口位于为圆筒远离箱体一端的外表面上;出料口位于箱体侧壁上;挤压机构设有一对,对称安装在圆筒内部;调节机构位于箱体外侧壁上,且调节机构与圆筒一端连接。
[0007]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油缸、刮板、安装板、弹簧导向轴、弹簧、电机Ⅱ、挡板;挤压板安装在圆筒内部,挤压板上设有安装槽;油缸固定在圆筒外壁上,油缸输出端穿过圆筒与挤压板连接;安装板位于安装槽内部,电机Ⅱ位于安装板内部,电机Ⅱ的输出轴的中心与挤压板的圆心对应;刮板位于安装板一侧安装槽内,且一端连接在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弹
簧一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挤压板上;弹簧导向轴一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弹簧和挤压板连接在安装板另一端的侧壁上;挡板固定在靠近刮板的安装槽内部的一端;当危险废物通过进料口进入圆筒内后,油缸提供动力带动挤压板沿圆筒内壁移动,使挤压板挤压危险废物,从而将废物中的液体挤出;然后挤压板退回至圆筒两端,圆筒内壁接触安装板后带动安装板移动,进一步带动刮板移动,弹簧被压缩,当刮板移动至挤压板表面时,电机Ⅱ提供动力带动刮板转动,从而使刮板将挤压板上粘连的危险废物刮下;刮板转动至安装板底部时,电机Ⅱ反转带动刮板返回原来位置,然后使挤压板移动安装板远离圆筒内壁,弹簧恢复带动安装板和刮板恢复至原来位置,能防止挤压板上有危险废物和黏液粘连。
[0008]所述进料口上设有进料门,进料门通过转轴连接在进料口处,转轴一端设有齿轮Ⅱ;圆筒一端设有固定板和导向板;固定板上设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输出端上设有齿条,且齿条位于导向板内,齿条与齿轮Ⅱ啮合连接;电动推杆提供动力带动齿条沿导向板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转轴带动进料门转动,从而实现进料门的开合。
[000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电机Ⅰ、内齿圈;支撑板固定在箱体外侧壁上,电机Ⅰ位于支撑板上,电机Ⅰ的输出端设有齿轮Ⅰ;内齿圈固定在圆筒的一端,内齿圈与齿轮Ⅰ啮合连接;电机Ⅰ提供动力通过齿轮Ⅰ和内齿圈带动圆筒转动,从而将圆筒内的危险废物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挤压机构对危险废物进行再次挤压,从而使固液分离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使进料口转动至箱体内部,打开进料门使挤压后圆筒内剩余的固体废物落入箱体内,进一步通过出料口排出。
[0010]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板、液体收集箱、排液管;过滤板倾斜固定在圆筒下方的箱体内部,且过滤板一端位于出料口处,过滤板上设有若干流道,能加速液体的流动,使液体快速流入液体收集箱内,防止影响固体通过过滤板排出;还能够防止液体沿过滤板流到箱体外部,过滤板下方为液体收集箱,排液管连接在箱体侧壁上。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2]1)当危险废物通过进料口进入圆筒内后,油缸提供动力带动挤压板沿圆筒内壁移动,使挤压板挤压危险废物,将废物中的液体挤出;然后挤压板退回至圆筒两端,圆筒内壁接触安装板后带动安装板移动,进一步带动刮板移动,弹簧被压缩,当刮板移动至挤压板表面时,电机Ⅱ提供动力带动刮板转动,从而使刮板将挤压板上粘连的危险废物刮下;刮板转动至安装板底部时,电机Ⅱ反转带动刮板返回原来位置,然后挤压板移动使安装板远离圆筒内壁,弹簧恢复带动安装板和刮板恢复至原来位置,能防止挤压板上有危险废物和黏液粘连;
[0013]2)电机Ⅰ提供动力通过齿轮Ⅰ和内齿圈带动圆筒转动,从而将圆筒内的危险废物进行翻转,然后通过挤压机构对危险废物进行再次挤压,从而使固液分离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使进料口转动至箱体内部,打开进料门使挤压后圆筒内剩余的固体废物落入箱体内,进一步通过出料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附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附图5是附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刮板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中:1、箱体;101、过滤板;1011、流道;102、液体收集箱;103、排液管;2、圆筒;201、导向板;2011、齿条;202、固定板;2021、电动推杆;3、进料口;301、进料门;302、转轴;3021、齿轮Ⅱ;4、出料口;5、挤压机构;501、挤压板;5011、安装槽;502、油缸;503、刮板;504、安装板;505、弹簧导向轴;506、弹簧;507、电机Ⅱ;508、挡板;6、调节机构;601、支撑板;602、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圆筒、进料口、出料口、挤压机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箱体顶端呈圆弧形,圆筒活动连接在圆弧形的箱体顶端内,圆筒位于箱体内的底部设有弧形过滤网,进料口位于为圆筒远离箱体一端的外表面上;出料口位于箱体侧壁上;挤压机构设有一对,对称安装在圆筒内部;调节机构位于箱体外侧壁上,且调节机构与圆筒一端连接;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油缸、刮板、安装板、弹簧导向轴、弹簧、电机Ⅱ、挡板;挤压板安装在圆筒内部,挤压板上设有安装槽;油缸固定在圆筒外壁上,油缸输出端穿过圆筒与挤压板连接;安装板位于安装槽内部,电机Ⅱ位于安装板内部,电机Ⅱ的输出轴的中心与挤压板的圆心对应;刮板位于安装板一侧安装槽内,且一端连接在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弹簧一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挤压板上;弹簧导向轴一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弹簧和挤压板连接在安装板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兰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