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946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灯光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包括在所述的控制模块中,建立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光源照明方式,所述的光源照明方式中,建立了光源照明在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方面的自定义选择与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基于LED发光阵列的照度均匀性控制方法中,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拓扑网格设置与多层邻域搜索方法相结合,无需限制LED阵列的排布结构,用以更好的使用照明环境中照明结构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的进行自定义选择与控制,在实现照明均匀性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了照明环境中各照明分区下的光强控制,从而满足了多使用场景下的不同照明需求,挺高了LED灯光智能控制多元性。挺高了LED灯光智能控制多元性。挺高了LED灯光智能控制多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光控制系统
,IPC分类号为:H05B45/10,具体为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LED照明光源由于其具有控制方便,使用寿命长,结构安装灵活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由于LED的控制方法还较为基础不够成熟,当多个LED组成LED发光矩阵时,其发光过程中产生光照强度和照明均匀性时好时坏,使用时稳定性较差,影响照明使用效果。同时由于LED自身特有的发光特性为点光源发散性照明方式,所构建的LED阵列很难实现均匀照明,而当其产生光照区域不均匀时会产生眩光或阴影,这种现象会对人眼产生刺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对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0003]专利CN201911004097提供了一种舞台演艺用LED灯光系统,此专利中通过在LED灯光控制器中设置光强变化调节程序,用以将LED灯管变换自动适应舞台灯光要求。但是此专利中所述的LED灯光调节仅为光强的变换调节,并未涉及多个LED灯管组成的LED阵列中涉及的光照均匀度的调节。
[0004]专利CN201711015093提供了一种LED背光源及其亮度和亮度均匀性自动调节的方法,此专利中通过控制局部LED阵列的电流强度,进行LED背光源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调节,主要突出的为硬件控制,但是此专利中并未涉及光强的检测以及光强与环境的交互控制,无法对LED点阵环境适应性的调节与控制。
[0005]因此,针对现有的LED阵列光源亮度调节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的传感器模块中包括光照传感器,具体包括在所述的控制模块中,建立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光源照明方式,所述的光源照明方式中,建立了光源照明在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方面的自定义选择与控制。
[0007]具体的,所述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直接相连。所述驱动模块与LED发光阵列直接相连。所述通信模块为有线传输通信模块和或无线传输通信模块。所述有线传输通信模块为RS485模块、RS232模块;所述无线传输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为适配照明区域环境可进行基于LED发光阵列数量与LED发光结构的自定义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的照度均匀性,通过获取LED发光阵列整体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中单个LED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距离承光面距离,照明环境参数建立照度分布模型进行照
度均匀性优化计算。
[0010]优选的,所述的承光面,进行栅格化设置,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中,进行拓扑网格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的照度分布模型,将LED发光阵列在栅格中进行对应,计算出单个LED阵列对应的坐标值,根据对应的坐标值计算拓扑网格中,单个LED光源间的距离值,以此进行照度分布模型的计算。
[0012]优选的,所述的LED发光阵列整体照度参数,包括单个LED之间距离与LED发光阵列整体尺寸参数,所述的LED发光阵列安装结构无需均匀化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的照度分布模型,通过多层邻域搜索,用以实现照度的均匀化计算。
[0014]优选的,所述的LED发光阵列,通过获取光照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强,可进行单个LED光强的自适应调节,当单个LED光强改变后,所述的照度均匀性也随之进行调节。
[0015]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光照传感器,用以识别当前照明环境下的照明光强,并根据当前照明环境下的照明光强进行自适应LED光照传感器照明亮度的调整,从而与外界环境照明亮度相配合,用以时刻保证照明环境下亮度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的照度叠加,为适应不同照明环境下不同的照明需求,通过控制LED发光阵列的照度叠加条件,用以适应具有不同照明区域下的照明强度的要求。
[0017]优选的,所述的照明区域,包括不同照明区域下的不同照度的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单个照明区域进行指定区域下的照明均匀化处理。
[0018]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若对控制系统的通信能力要求比较低,实现与外部设备通信可采用STM32本身自带的串口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声音传感器单元、红外传感器单元。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在基于LED发光阵列的照度均匀性控制方法中,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拓扑网格设置与多层邻域搜索方法相结合,无需限制LED阵列的排布结构,用以更好的使用照明环境中照明结构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的进行自定义选择与控制,在实现照明均匀性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了照明环境中各照明分区下的光强控制,从而满足了多使用场景下的不同照明需求,挺高了LED灯光智能控制多元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的传感器模块中包括光照传感器,并建立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光源照明方式,具体包括基于LED发光阵列的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的进行自定义选择与控制。
[0024]具体的,所述的自定义选择与控制,包括指定照明环境下照明均匀度控制,指定照
明环境下照明度叠加控制,以及指定照明环境下首先进行照明度叠加控制,并根据指定照明区域进行指定区域下的照明均匀度控制。其中所述的照明度叠加控制,根据照明环境中的使用需求,对照明环境进行分区,同时获取单个LED光强,以及LED发光阵列组成的光强,通过控制多个LED发光阵列叠加部分与未叠加部分的光强对比度,用以实现照明环境中指定分区下的照明度控制,从而实现照明环境中的照明多样化,适应不同的照明使用需求。
[0025]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为适配照明区域环境可进行基于LED发光阵列数量与LED发光结构的自定义设置。
[0026]具体的,所述的LED发光结构包括但是不限制于圆形阵列,矩形阵列以及自定义结构阵列,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LED发光阵列整体尺寸参数,通过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中设置的拓扑网格进行整体尺寸的计算,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可设置非均匀化的LED发光结构,从而满足更多的照明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同时所述的非均匀化的LED发光结构便于进行照度叠加控制与照明环境的区域性分区。
[0027]所述的照度均匀性,通过获取LED发光阵列整体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中单个LED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距离承光面距离,照明环境参数建立照度分布模型进行照度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的传感器模块中包括光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所述的控制模块中,建立了基于LED发光阵列的光源照明方式,所述的光源照明方式中,建立了光源照明在照度均匀性与照度叠加方面的自定义选择与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为适配照明区域环境可进行基于LED发光阵列数量与LED发光结构的自定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度均匀性,通过获取LED发光阵列整体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中单个LED照度参数,LED发光阵列距离承光面距离,照明环境参数建立照度分布模型进行照度均匀性优化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光面,进行栅格化设置,所述的LED发光阵列中,进行拓扑网格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度分布模型,将LED发光阵列在栅格中进行对应,计算出单个LED阵列对应的坐标值,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铁新城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