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T细胞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4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用型T细胞(C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T细胞及其应用


[0001]本公开涉及细胞治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用型T细胞及其应用,特别是嵌合自然杀伤受体通用型T细胞(CNK

UT)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胞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免疫细胞使其能呈递肿瘤相关抗原或表达特异性识别疾病细胞的受体,在体外指数级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或直接特异性识别并杀伤疾病细胞的疗效。2012年CD19靶向CAR

T细胞实现了人类医学史上首次定向清除B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成为继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后又一项能真正治愈白血病的治疗技术,开启了精准医学细胞治疗的新时代。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各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上。但目前常规CAR

T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不佳,其原因:(1)CAR

T的杀伤功能高度依赖于CAR结构对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识别,但由于实体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细胞表面靶点蛋白表达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单一靶向的CAR

T无法完全识别和杀伤所有肿瘤细胞,从而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和复发转移;(2)实体肿瘤的直接免疫抑制效应,表达PD

L1,B3H7等,直接抑制T细胞的激活;(3)实体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有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如TAM、Treg、MDSC,传统CAR

T的设计很难突破肿瘤内部的免疫抑制细胞的限制;(4)传统CAR

T是个性化的细胞治疗,T细胞来源患者本身,如果患者已经接受大量的放化疗等,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很难从患者外周血分离出足够数量的T细胞,即使分离出来改造,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功能还是很薄弱,因此很难发挥治疗效果。
[0003]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具有近乎无限的检测入侵病毒,细菌,异源细胞和病变细胞的能力。这种非凡的免疫监测能力主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实现的,其中包括两种重要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TCR)。TCR是T细胞的定义结构,是一种跨膜异源二聚体,由通过二硫键连接的α和β链或δ和γ链组成。在这些链中,互补决定区(CDR)决定了TCR将结合的抗原。在TCR中,TCRα和TCRβ亚基(或γδT细胞中的TCRγ和TCRδ)负责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配体。
[0004]人类MHCⅠ类基因区包括HLA

A、B、C位点的等位基因,编码HLA

A抗原、B抗原和C抗原等经典的Ⅰ类抗原(分子),称为HLA

A、HLA

B和HLA

C。这些抗原分子存在于所有体细胞的表面,并与细胞内蛋白质表位肽段结合,供免疫系统进行识别。如果细胞产生突变蛋白,或有外来细菌或病毒入侵,细胞将这些突变蛋白或异源蛋白抗原表位呈递后,免疫细胞进行识别后会进行免疫攻击和杀伤,从而清除病变细胞,病菌和病毒入侵细胞。
[0005]由于MHC类分子是呈递病毒抗原,触发免疫系统针对病毒病原体的攻击的关键因素,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病毒逐渐形成了靶向抑制MHC类分子的策略,以避免免疫监视和清除。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人巨细胞病毒(HCMV),与其宿主一起进化,通过诸多基因组功能蛋白实现免疫逃逸。HCMV独特的短(unique short,US)基因组区域编码至少五种糖蛋白(US2、US3、US6、US10、US11),这些糖蛋白使用专门的机制下调MHC I类分子,从而阻碍病毒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0006]CMV US糖蛋白能够劫持内质网相关降解(ER

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机制来抑制MHC分子介导的病毒抗原呈递,从而逃避免疫监视系统。ER相关降解(ERAD)是一种蛋白质清除系统。内质网中错误折叠、错误组装或代谢调节的蛋白质通过特定的膜穿透机制选择性地从内质网脱位到胞质溶胶中,随后被胞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降解。
[0007]HCMV US2和US11这两种蛋白都是ER驻留I型整合膜糖蛋白,它们共同选择该ERAD途径以促进MHC I类重链的降解,从而抑制MHC I类抗原呈递。两种蛋白中的任何一种蛋白质的表达都会导致新合成的MHC I类重链快速降解。US2和US11通过其腔结构域与重链结合并募集宿主细胞蛋白,这些蛋白通过“拉动”重链的胞质尾部从内质网膜中提取多肽。MHC I类分子易位进入细胞质后,被泛素化,并被蛋白酶体降解。
[0008]除了I类分子外,US2还导致II类途径的两种蛋白质DR

α和DM

α以及HFE(一种参与铁调节的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蛋白质)的降解。
[0009]US2的腔结构域负责结合MHC I类和II类分子,跨膜结构域(TM)和细胞质结构域(CT)与ER相关降解途径的细胞成分相互作用,并有助于易位和促进I类和II类这两种蛋白的酶解。US2的胞质尾部足以与信号肽肽酶(SPP)相互作用,SPP是US2依赖性MHC I位错复合物的必要成分。此外,US2通过其TM结构域与内质网驻留RING型E3连接酶TRC8相互作用,这也有助于US2尾锚定MHC I和II分子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
[0010]相比之下,US11诱导的MHC

I分子降解需要Derlin1而不是SPP。US11的ER腔域与MHC

I重链的腔域相互作用,而US11的TM域与Derlin

1结合。因此,US11的主要功能可能是将MHC

I分子传递到Derlin

1,然后诱导它们错位到胞质溶胶以进行蛋白酶体降解。此外,US11激活未折叠蛋白。通过Derlin

1,US11与作为ERAD RING E3连接酶的TMEM129相关联并招募Ube2J2在US11诱导降解之前泛素化MHC

I。
[0011]US3糖蛋白不是促进MHC蛋白的降解,而是与载有肽的MHC I类异二聚体物理结合,导致I类复合物保留在ER中并抑制不变链与ER中II类DR

αβ二聚体的结合,导致II类复合物的错误定位和减少的肽负载。因此,在HCMV感染的早期阶段,US3能够干扰MHC I类分子的细胞内转运和成熟。US3是一种内质网驻留膜蛋白。结构域交换实验表明,US3的腔结构域足以使US3本身保持内质网,而腔内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对于内质网中I类MHC分子的保留都是必需的。
[0012]除了MHC I分子外,US2和US3糖蛋白通过破坏或消除II类蛋白的功能来抑制II类抗原呈递。US2与II类DR结合并导致仅II类DRαβ复合物的α链的快速有效的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US2还导致DMα链的降解,该DM是将抗原肽加载到II类DR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体(multi

functional complex),其包含以下组件:(1)NK激活受体组件,其至少包含NK细胞激活受体或其功能变体,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包含:(a)NK细胞激活受体胞外结构域(ED)或其功能变体,(b)NK细胞激活受体跨膜结构域(TMD)或其功能变体,以及(c)NK细胞激活受体胞内结构域(ICD)或其功能变体;任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胞外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跨膜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和/或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胞内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之间包含铰链或接头;(2)CNK信号转接组件,其至少包含(i)NK细胞信号转换器(adaptor)或其功能变体,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包含:(a)NK细胞信号转换器胞外结构域(ED)或其功能变体,(b)NK细胞信号转换器跨膜结构域(TMD)或其功能变体,以及(c)NK细胞信号转换器胞内结构域(ICD)或其功能变体;任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胞外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跨膜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和/或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胞内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之间包含铰链或接头;和(3)UT组件,其至少包含(i)靶向降解TCR、MHC和/或NK细胞靶点的重组蛋白分子或其功能变体,所述靶向降解TCR、MHC和/或NK细胞靶点的重组蛋白分子包含:(a)靶向TCR、MHC和/或NK细胞靶点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b)病毒内质网(ER)驻留糖蛋白的跨膜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以及(c)病毒内质网驻留糖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所述病毒内质网驻留糖蛋白的跨膜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和病毒内质网驻留糖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形成ERAD降解结构域;任选地,所述靶向TCR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所述病毒内质网驻留糖蛋白的跨膜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和/或所述病毒内质网驻留糖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之间包含铰链或接头;任选地,所述NK激活受体组件、所述CNK信号转接组件和/或所述UT组件之间包含铰链或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体,其中,所述NK激活受体组件中的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选自NKG2D、NKG2C、NKG2E、NKG2F、NKG2H、CD94、KIR2DL4、KIR2DS1、KIR2DS2、KIR2DS4、KIR3DS1,天然细胞毒性受体、TRAIL、DNAM

1、CD16a、2B4、NTB

A、CRACC以及NKp80;优选地,所述天然细胞毒性受体选自NKp46、NKp44和NKp30;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哺乳动物来源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哺乳动物选自人、灵长类动物、鼠、马、牛、绵羊、山羊、猫、猪、狗、美洲驼、羊驼、大象、松鼠、豚鼠;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包含不同来源NK细胞激活受体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人源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包含不同的人源NK细胞激活受体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鼠源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包含不同的鼠源NK细胞激活受体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是包含人源和鼠源NK细胞激活受体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激活受体;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的胞外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激活受体的胞外结构域;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的跨膜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激活受体的跨膜结构
域;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的胞内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激活受体的胞内结构域;优选地,所述NK细胞激活受体功能变体选自NK细胞激活受体的突变体,野生型融合蛋白,或野生型与突变型的融合蛋白;优选地,人NKG2D的胞外域包含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G2D的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优选地,人NKG2D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G2D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优选地,小鼠NKG2D的胞外域包含与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小鼠NKG2D的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优选地,小鼠NKG2D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小鼠NKG2D的全长序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优选地,人鼠重组NKG2D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鼠重组NKG2D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优选地,人NKG2C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G2C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优选地,人NKG2E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G2E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优选地,人NKG2F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G2F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优选地,人CD94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
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优选地,人KIR2DL4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KIR2DL4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优选地,人KIR2DS1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KIR2DS1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优选地,人KIR2DS2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KIR2DS2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优选地,人KIR2DS4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KIR2DS4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优选地,人KIR3DS1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KIR3DS1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优选地,人NKp46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p46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优选地,人NKp44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p44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优选地,人NKp30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p30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优选地,人DNAM1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NAM1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优选地,人TRAIL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
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TRAIL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优选地,人CD16a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CD16a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优选地,人2B4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2B4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优选地,人NTB

A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TB

A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优选地,人CRACC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CRACC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优选地,人NKp80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NKp80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物,其中,所述CNK信号转接组件中的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为DAP10或DAP12;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哺乳动物来源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哺乳动物选自人、灵长类动物、鼠、马、牛、绵羊、山羊、猫、猪、狗、美洲驼、羊驼、大象、松鼠、豚鼠;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包含不同来源NK细胞信号转换器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人源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包含不同的人源NK细胞信号转换器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鼠源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包含不同的鼠源NK细胞信号转换器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是包含人源和鼠源NK细胞信号转换器结构域的重组NK细胞信号转换器;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胞外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胞外结构域;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跨膜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跨膜结构域;
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胞内结构域为人或鼠的NK细胞信号转换器的胞内结构域;所述CNK细胞信号转换器功能变体选自DAP10突变体或DAP12的突变体,或DAP10和DAP12的融合蛋白,或野生型DAP10或DAP12与突变型DAP10或DAP12的融合蛋白;优选地,所述CNK信号转接组件还包含(ii)免疫受体活化信号传导结构域(ITAM)和/或(iii)T细胞共刺激信号传导结构域;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或其功能变体、所述免疫受体活化信号传导结构域(ITAM)和/或所述T细胞共刺激信号传导结构域之间包含铰链或接头;优选地,所述NK细胞信号转换器或其功能变体与所述免疫受体活化信号传导结构域(ITAM)域融合;优选地,所述免疫受体活化信号传导结构域(ITAM)来自免疫受体的胞内激活信号传导结构域;优选地,所免疫受体选自TCRζ、CD2、CD3γ、CD3δ、CD3ε、CD3ζ、CD5、CD22、FcRγ、CD66d、FcαRI、FcγRI、FcγRII、FcγRIII、Dectin

1、CLEC

1、CD72、CD79A、CD79B;优选地,所述免疫受体活化信号传导结构域(ITAM)与NK细胞信号转换器或其功能变体融合;优选地,所述免疫受体是CD3ζ;优选地,所述T细胞共刺激信号传导结构域来自共刺激分子的胞内信号结构域;优选地,所述共刺激分子选自MHC I类分子、TNF受体蛋白、免疫球蛋白样蛋白质、细胞因子受体、整联蛋白、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SLAM蛋白)、活化NK细胞受体、BTLA、Toll配体受体、OX40、CD2、CD7、CD16、CD27、CD28、CD30、CD40、CD38、CD35、CD79A、CD79B、CDS、ICAM

1、LFA

1、(CD11a/CD18)、4

1BB(CD137)、B7

H3、CDS、ICAM

1、ICOS(CD278)、GITR、BAFFR、LIGHT、HVEM(LIGHTR)、KIRDS2、SLAMF7、NKp80(KLRF1)、NKp44、NKp30、NKp46、CD19、CD4、CD8α、CD8β、IL2Rβ、IL2Rγ、IL7Rα、ITGA4、VLA1、CD49a、ITGA4、IA4、CD49D、ITGA6、VLA

6、CD49f、ITGAD、CD11d、ITGAE、CD103、ITGAL、CD11a、LFA

1、ITGAM、CD11b、ITGAX、CD11c、ITGB1、CD29、ITGB2、CD18、LFA

1、ITGB7、NKG2D、NKG2C、NCR、DAP10、DAP12、TNFR2、TRANCE/RANKL、DNAM1(CD226)、SLAMF4(CD244、2B4)、CD84、CD96(Tactile)、CEACAM1、CRTAM、Ly9(CD229)、CD160(BY55)、PSGL1、CD100 SEMA4D)、CD69、SLAMF6(NTB

A、Ly108)、SLAM(SLAMF1、CD150、IPO

3)、BLAME(SLAMF8)、SELPLG(CD162)、LTBR、LAT、GADS、SLP

76、PAG/Cbp、CD19a、与CD83特异性结合的配体、CARD11、FcRa、FcRp、FcRy、Fyn、HVEM、ICOS、Lck、LAG3、LAT、LRP、NOTCH1、Wnt、OX40、ROR2、Ryk、SLAMF1、Slp76、pTa、TCRa、TCRp、TRIM、ZAP70、PTCH2;优选地,人DAP10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优选地,人DAP10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所示;优选地,人DAP10的跨膜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2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的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
序列如SEQ ID NO.27所示;优选地,人DAP12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2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优选地,人DAP12的跨膜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2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的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优选地,人DAP10和人DAP12的跨膜结构域融合蛋白包含与SEQ ID NO.3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和人DAP12的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优选地,人DAP10

DAP12融合蛋白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DAP12融合蛋白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所示;优选地,人CD3zeta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CD3zeta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优选地,人DAP10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3所示;优选地,人DAP12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优选地,人DAP10

DAP12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DAP12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5所示;优选地,人41BB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41BB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优选地,人DAP10

41BB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
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41BB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7所示;优选地,人DAP10

41BB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41BB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8所示;优选地,人CD28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包含与SEQ ID NO.3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CD28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9所示;优选地,人DAP10

CD28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CD28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0所示;优选地,人DAP10

CD28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0

CD28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优选地,人DAP12

41BB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

41BB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2所示;优选地,人DAP12

41BB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

41BB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3所示;优选地,人DAP12

CD28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

CD28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4所示;优选地,人DAP12

CD28

CD3zeta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人DAP12

CD28

CD3zet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5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复合体,其中,在所述UT组件的靶向降解TCR的重组蛋白分子中,所述靶向TCR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来自TCR抗体或其功能片段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抗体选自TCRα抗体、TCRβ抗体、TCRαβ抗体、TCRγ抗体、TCRδ抗体、TCRγδ抗体、TCRVδ2抗体、TCR Cβ1抗体;所述抗体的功能片段选自Fd、Fv、Fab、Fab

、F(ab

)2、Fv
(scFv)、单链抗体(scFv)或纳米抗体(nanobody)、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和四链抗体;优选地,所述TCR抗体是TCR单链抗体;优选地,所述TCR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与SEQ ID NO.11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TCR单链抗体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6所示;优选地,所述UT组件中的ERAD降解结构域来自HCMV糖蛋白US2、US3、US11或US10、腺病毒E3

19K或HHV

7US21;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HLA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4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HLA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7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4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2的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8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4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9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HLA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HLA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0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3的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1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5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2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MHC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MHC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3所示;
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1的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4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5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5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HLA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HLA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优选地,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糖蛋白US10的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7所示;优选地,所述腺病毒E3

19K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5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腺病毒E3

19K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8所示;优选地,所述腺病毒E3

19K的MHC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59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腺病毒E3

19K的MHC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9所示;优选地,所述腺病毒E3

19K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60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腺病毒E3

19K的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0所示;优选地,所述HHV

7US21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6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HV

7US21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1所示;优选地,所述HHV

7US21的MHC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62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HV

7US21的MHC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2所示;优选地,所述HHV

7US21的ERAD降解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63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HV

7US21的
ERAD降解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3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复合体,其中,所述UT组件还包含(ii)靶向MHC I和/或MHC II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优选地,所述靶向MHC I和/或MHC II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为靶向HLA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优选地,所述靶向MHC I和/或MHC II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来自抑制MHC分子表达或促进其降解的病毒内质网蛋白;优选地,所述病毒内质网糖蛋白选自HCMV US6、HSV ICP47、CPXV012、HPV E6/E7、EBV BNFL2a或BHV UL49.5;优选地,所述靶向MHC I和/或MHC II的结合蛋白分子结构域或其功能变体包含TAP结合结构域;优选地,所述HCMV US6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64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MV US6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4所示;优选地,所述HHV

7US6的TAP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65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HV

7US6的TAP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5所示;优选地,所述HSV ICP47的全长序列包含与SEQ ID NO.66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SV ICP47的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6所示;优选地,所述HSV ICP47的TAP结合结构域包含与SEQ ID NO.67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具有85%、90%、95%、96%、97%、98%、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具有98%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SV ICP47的TAP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7所示;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凌峰钟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羿尊生物医药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