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36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碳酸钠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的科技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浪潮,新型的铁电、压电陶瓷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微位移器、致动器、信号发生器、压电换能器等诸多领域,压电陶瓷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电信号和机械应变互相转化的特殊性能,其中,锆钛酸铅(PZT)为主的铅基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具有高压电常数d33(200~750pC/N)和高居里温度(Tc)(180~320℃),因而,在传感器、执行器及超声变换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0003]因此然而,但高达60%的含铅量将带来环境负担,故必须开发无铅压电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的无铅压电材料,钙钛矿无铅压电陶瓷有钛酸钡(BT)、碱金属铌酸盐系(KNN)、钛酸铋钠系(BNT)三大无铅压电材料均具有优良的性能,并得到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碱金属铌酸盐系的KNbO3及NaNbO3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较高的机电耦合系数,较高的品质因数和高的居里温度,因此,在过去10多年里成为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热点,且已成为当今新材料的研究前沿,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
[0004]铌酸钾钠(KNN)压电陶瓷是三大无铅压电材料中的一种,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通电后能够进行电能及机械能的转换,虽然其机理和性能还没有确定的报道,但在精密传感器和医学成像、声传感器、声换能器、超声马达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现有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稳定性不佳,压电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碳酸钠60%

75%、碳酸钾60%

75%、碳酸锂40%

50%、五氧化铌30%

40%、三氧化二锑20%

30%、碳酸钙16%

20%、锆酸钙1%

2%、粘结剂16%

20%、增塑剂1%

4%、分散剂1%

4%。
[000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优选的是易挥发有机溶剂,如乙醇、异丙醇等,酒精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优选为0.5:3~3:3,最优选的是0.75:3~1.5:3。
[0009]优选的,所述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为原料制备无铅KNN系压电陶瓷原料,所述与锆酸钙的质量比优选为80:1~60:1最优选的是70:1~75:1。
[0010]优选的,所述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制备方法,采用单层压电陶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烘干: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放入烘箱,于120℃下烘16h;
[0012]S2、配料:取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采取水磨的方法,对原料进行机械混合,在球磨罐中加入水、配好后的各种原料,对各种原料进行混匀,为预烧进行完全的固相反应准备条件;
[0013]S3、研磨:经磨细的混料送入120℃的造粒塔中干燥2小时;
[0014]S4、预烧:干燥后的滤料装入坩埚内,密封坩埚,置入高温隧道炉锻烧;
[0015]S5、二次研磨:将滤料在球磨罐中进行二次细磨,将粉体与粘结剂、分散剂、有机溶剂等按一定配比混合球磨得到粉体均匀分散、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混合物;
[0016]S6、烘干: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混合物烘干;
[0017]S7、成型:将干燥后的颗粒压制成陶瓷毛坯;
[0018]S8、排胶:将陶瓷毛坯置入高温隧道炉内,温度升至400℃后,保温1.5h,预先排除有机胶黏剂,防止坯体变形、开裂;
[0019]S9、烧成:陶瓷毛坯排胶后在高温隧道炉内继续升温烧结成瓷;
[0020]S10、机加工:将烧成后的陶瓷经打磨机湿式磨片、倒角整理成型,制成直径为16mm,厚度为0.88~0.90mm,密度≥7.70g/cm3的圆形压电陶瓷晶片;
[0021]S11、极化:将整理好的陶瓷坯片置入被电极整流机组电场中,以空气为绝缘媒质,极化温度从居里温度以上(高于居里温度10

20℃)逐步降至100℃以下,相应的极化电场从较弱(约30V/mm)逐步增加到较强(约300V/mm)进行极化处理。
[0022]优选的,所述S6中烘干温度为200℃左右,烘干时间约为45分钟。
[0023]优选的,所述S8过程优选为400~500℃。
[0024]优选的,所述S9中锻烧温度为1280℃,锻烧时间为6h,保温2h。
[0025]优选的,所述S4中预烧温度区间为850

880℃,保温3h

4h,冷却160℃。
[0026]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该压电陶瓷为典型的四方结构体系,且杂相少,经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分析,陶瓷片的居里温度Tc约为245℃,居里点附近为尖峰,峰的位置与所加频率无关,为正常铁电体,且介电损耗随温度变化不大,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KNN

xCZ陶瓷,经过预烧、二次研磨之后,晶粒尺寸分布变得均匀,致密度提高,锆酸钙的引入使Tc与T0

T低温方向移动,造成在室温附近的O

T相共存,弛豫程度不断增加,当x=0.03时具有最佳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442pC/N,居里温度Tc=245℃,这主要得益于该组分具有O

T共存的PPB,导致在外电场下畴壁运动与电畴翻转更加容易翻转,压电性能得以增强,其中,KNN系无铅压电陶瓷压电性能增强的物理根源为:通过合理的掺杂,将正交四方多型相转变温度移至室温附近,而完全依赖非传统的MPB效应(即存在三方

四方准同型相界),进而使得铌酸钾钠(KNN)系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有良好的稳定性。
[0028]2、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研磨制备陶瓷颗粒,能够使分散剂的加入使得球磨更加充分均匀,通过设置锆酸钙,能够使Tc与T0

T与向低温方向移动,导致畴壁运动与电畴翻转在外电场下更加容易,压电性能得以增强。
[0029]3、本专利技术通过排胶过程优选为400~500℃,由于排胶过程的温度对陶瓷片的成型
都有极大影响,温度过低,则胶黏剂无法顺利排出,固化凝结在陶瓷可以之间,造成陶瓷配位缺陷,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碳酸钠60%

75%、碳酸钾60%

75%、碳酸锂40%

50%、五氧化铌30%

40%、三氧化二锑20%

30%、碳酸钙16%

20%、锆酸钙1%

2%、粘结剂16%

20%、增塑剂1%

4%、分散剂1%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优选的是易挥发有机溶剂,如乙醇、异丙醇等,酒精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优选为0.5:3~3:3,最优选的是0.75:3~1.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为原料制备无铅KNN系压电陶瓷原料,所述与锆酸钙的质量比优选为80:1~60:1最优选的是70:1~75: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性能的无铅KNN系压电陶瓷制备方法,采用单层压电陶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烘干: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放入烘箱,于120℃下烘16h;S2、配料:取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五氧化铌、三氧化二锑、碳酸钙、锆酸钙,采取水磨的方法,对原料进行机械混合,在球磨罐中加入水、配好后的各种原料,对各种原料进行混匀,为预烧进行完全的固相反应准备条件;S3、研磨:经磨细的混料送入1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国彪李健李丽琛姜林
申请(专利权)人:邦瓷电子科技盐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