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5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位于绝缘本体之多个端子及接地片,多个端子以双排型式设置于绝缘本体,接地片位于绝缘本体之舌片且介于双排之多个端子之间;接地片具有本体及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自本体朝外延伸且分别对应于各端子之各突出部,各突出部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各接触段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短。确保各端子的突出部与接地片的延伸部之间具有一定的保持间距,增加电流耐受规格,杜绝端子与接地片之间距离过近,造成耐压不良、短路风险。短路风险。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0003]现有USB Type

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 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USB Type

C插座电连接器的端子材质厚度较薄,不易提升对电流耐受规格,如变更端子的厚度,会与接地片距离过近,有耐压不良及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与接地片;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朝外延伸之舌片;多个端子以双排型式设置于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触段及多个连接段,各连接段分别设置于基部,各接触段分别露出在舌片之二面,各端子具有突出部,各突出部分别位于各接触段端部而延伸入于舌片,各接触段具有第一厚度,各突出部具有第二厚度;接地片位于舌片且介于双排之多个端子之间,接地片具有本体及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自本体朝外延伸且分别对应于各端子之各突出部,各延伸部具有第三厚度,本体具有第四厚度,第三厚度小于第四厚度,各突出部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各接触段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短,各突出部与各延伸部之间具有保持间距。/>[0005]优选地,多个端子包括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多个低速讯号端子、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各接地端子分别位于各电源端子二侧,各低速讯号端子位于各电源端子之间,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之各电源端子与各接地端子之间,各延伸部自本体朝外延伸分别对应于各高速讯号端子之各突出部。
[0006]优选地,接地片具有边界部,边界部位于各延伸部与本体之间而对应于各接触段,各延伸部的表面与本体的表面位于不同平面。
[0007]优选地,舌片之二面之间的厚度为0.7mm,第一厚度为0.1mm至0.12mm之间,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保持间距为0.1mm至0.2mm之间。
[0008]优选地,保持间距为0.12mm至0.18mm之间。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与接地片。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朝外延伸之舌片。多个端子以双排型式设置于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触段及多个连接段,各连接段分别设置于基部,各接触段分别露出在舌片之二面,各端子具有突出部,各突出部分别位于各接触段端部而延伸入于舌片,各接触段具有第一厚度,各突出部具有第二厚度;接地片位于舌片且介于双排之多个端子之间,接地片具有本体及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自本体朝外延伸且分别对应于各端子之各突出部,各延伸部具有第三厚度,本体具有第四厚度,第三厚度等于第四厚度,各突出部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相
对于各接触段与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短,各突出部与各延伸部之间具有保持间距。
[0010]优选地,各延伸部的表面与本体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1]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中,在预定的舌片厚度下设置多个端子与其之间的接地片,确保各端子的突出部与接地片的延伸部之间具有一定的保持间距,增加电流耐受规格,杜绝端子与接地片之间距离过近,造成耐压不良、短路风险。优选地,接地片之延伸部对应于各高速讯号端子之各突出部之间,避免高频讯号干扰。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之外观示意图;图2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端子与接地片之外观示意图;图3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接地片之外观示意图;图4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端子与接地片之俯视示意图;图5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之俯视示意图;图6 是依据图5标示A

A引线之剖视示意图;图7 是依据图6标示C所框选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 是依据图7之视角之另一实施例之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9 是依据图5标示B

B引线之剖视示意图。
[0013]符号说明100:插座电连接器1:绝缘本体11:基部12:舌片12a:面2:端子21:高速讯号端子22:低速讯号端子23:电源端子24:接地端子25:接触段251:突出部26:连接段27:焊接段3:接地片31:本体32:延伸部33:边界部D1

/D1
’’
:第一厚度D2

/D2
’’
:第二厚度D3

/D3
’’
:第三厚度
D4:第四厚度W

/W
’’
:保持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插座电连接器100之外观示意图,图2为多个端子2与接地片3之外观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100为符合USB Type

C连接介面规格,为使用有高频讯号的端子2的连接介面规格,但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无高频讯号的端子2的连接介面规格。插座电连接器100包含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及接地片3。
[0015]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一侧朝外延伸之舌片12。
[0016]多个端子2以双排型式设置于绝缘本体1(如图6及图9所示),多个端子2包括多个接触段25及多个连接段26,各连接段26分别设置于基部11,各接触段25分别露出在舌片12之二面12a,各端子2具有突出部251,各突出部251分别位于各接触段25端部而延伸入于舌片12,各接触段25具有第一厚度D1

(如图7所示),各突出部251具有第二厚度D2


[0017]参照图3及图4,图3为接地片3之外观示意图,图4为多个端子2与接地片3之俯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片3位于舌片12且介于双排之多个端子2之间(如图6及图7所示),接地片3具有本体31及多个延伸部32,各延伸部32自本体31朝外延伸且分别对应于各端子2之各突出部251,各延伸部32具有第三厚度D3

(如图7所示),本体31具有第四厚度D4,第三厚度D3

小于第四厚度D4,各突出部251与各延伸部32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各接触段25与各延伸部32之间的距离为短,各突出部251与各延伸部32之间具有保持间距W


[0018]参照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端子2包括多个高速讯号端子21、多个低速讯号端子22、至少一电源端子23及至少一接地端子24,各接地端子24分别位于各电源端子23二侧,各低速讯号端子22位于各电源端子23之间,多个高速讯号端子21分别位于相邻之各电源端子23与各接地端子24之间,各延伸部32自本体31朝外延伸分别对应于各高速讯号端子21之各突出部2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一侧朝外延伸之一舌片;多个端子,各所述端子以双排型式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各所述端子包括多个接触段及多个连接段,各所述连接段分别设置于所述基部,各所述接触段分别露出在所述舌片之二面,各所述端子具有一突出部,各所述突出部分别位于各所述接触段端部而延伸入于所述舌片,各所述接触段具有一第一厚度,各所述突出部具有一第二厚度;以及一接地片,所述接地片位于所述舌片且介于双排之各所述端子之间,所述接地片具有一本体及多个延伸部,各所述延伸部自所述本体朝外延伸且分别对应于各所述端子之各所述突出部,各所述延伸部具有一第三厚度,所述本体具有一第四厚度,所述第三厚度小于所述第四厚度,各所述突出部与各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各所述接触段与各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距离为短,各所述突出部与各所述延伸部之间具有一保持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子包括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多个低速讯号端子、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各所述接地端子分别位于各所述电源端子二侧,各所述低速讯号端子位于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各所述高速讯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之各所述电源端子与各所述接地端子之间,各所述延伸部自所述本体朝外延伸分别对应于各所述高速讯号端子之各所述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具有一边界部,所述边界部位于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本体之间而对应于各所述接触段,各所述延伸部的表面与所述本体的表面位于不同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之二面之间的厚度为0.7mm,所述第一厚度为0.1mm至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芬叶有财李玉彬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