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电子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930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电子可读存储介质,关联前列车和后列车,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进行通讯,并且后列车在通讯中获取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以便于基于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管控后列车的运行速度,若后列车处于前车的协同影响范围内,则触发后列车与前列车之间的距离管控和速度管控,以便于后列车相对于前列车进行自主管控,若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安全范围内,调整后列车的速度与前列车的速度保持协同,基于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的通讯进行信息交互,触发后列车和前列车之间的调整,保证了后列车和前列车之间的自发性协同管控,提高了后列车和前列车管控合理性。前列车管控合理性。前列车管控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电子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列车协同管理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电子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列车逐步应用于运输领域,前列车和后列车在同一轨道中行驶,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通过传输模块进行信息通讯,在信息通讯中,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的距离信息以便于获取,可是,现有的列车管控主要基于距离信息进行人为距离调控,避免列车之间物理接触,可是,前列车和后列车并没有进行自发性协同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电子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前列车和后列车并没有进行自发性协同管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5]关联前列车和后列车,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进行通讯;
[0006]后列车获取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计算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br/>[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联前列车和后列车,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进行通讯;后列车获取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计算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若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内,则触发后列车与前列车之间的距离管控和速度管控;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安全范围内,调整后列车的速度与前列车的速度保持协同;基于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的通讯进行信息交互,并触发后列车和前列车之间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前列车和后列车,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进行通讯,包括:获取前列车和后列车,并关联前列车和后列车;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进行通讯;基于前列车和后列车之间的通讯进行信息交互,且周期性实时交互列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列车获取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计算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包括:后列车获取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对前列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标记,并作为参考因素;基于参考因素计算后列车相对于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内,则触发后列车与前列车之间的距离管控和速度管控,包括:计算后列车相对于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若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协同影响范围内,则获取后列车相对于前列车的运行曲线;对运行曲线进行平滑处理,并且触发后列车与前列车之间的距离管控和速度管控,此时,后列车基于运行曲线进行距离管控和速度管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协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安全范围内,调整后列车的速度与前列车的速度保持协同,包括:后列车处于前列车的安全范围内,后列车相对于前列车进行自发性协同管控;维持后列车与前列车之间的安全范围;后列车的速度根据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