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大尺寸印制板校平的技术领域,它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往复进给装置、设置于往复进给装置上的载具,往复进给装置包括固设于底板上的平台、固设于平台上且水平设置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活动台,平台上还固设有垂向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载具包括固设于活动台顶表面上的底座,底座的后侧壁内滑动安装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导柱,导柱的一端延伸于型腔内,且延伸端之间固设有位于型腔内的定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极大提高校平效率、极大提高校平质量、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大尺寸印制板校平的
,特别是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组件包括印制板、单面板、双面板、PCB板等,其中印制板主要安装在机箱的控制器中,起到控制对应执行机构动作的作用。某车间开料出的大尺寸印制板的宽度为50cm,长度为60cm,由于其表面拱翘不平整,而影响后续的加工,因此,需要将大尺寸印制板校平后,才能输送到后续的加工工序中。
[0003]车间内采用压力机来对大尺寸印制板进行校平:工人取用一张待校平的大尺寸印制板27平放在工作台28的顶表面上,如图13所示,而后工人控制压力机29的压板30向下运动,压板30对其正下方的大尺寸印制板27的材料进行施压,如图14所示,从而实现对大尺寸印制板27的第一块区域进行校平;随后工人控制压力机29的压板30复位,复位后,工人调整大尺寸印制板27在工作台28上的位置,使其未校平区域处于压板30的正下方,再次控制压力机29的压板30向下运动,从而对大尺寸印制板27的另一块区域进行校平;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利用压力机29的压板30将大尺寸印制板27的各块区域进行施压,从而最终实现对整个大尺寸印制板27进行校平。
[0004]然而,车间内校平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大尺寸印制板27进行校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I、由于大尺寸印制板27的面积远大于压板30的面积,因此,需要工人多次调整大尺寸印制板27在工作台28上的位置,才能确保压力机29的压板30能够对大尺寸印制板27的各块区域进行施压,这无疑是增加了校平工序,从而增加了大尺寸印制板27的校平时间,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大尺寸印制板27的校平效率。
[0005]II、工人仅凭经验来控制压力机29的压板30的下降高度,无法确保压板30的每次下降高度均是一致的,导致当压板30每次施压完毕后,会在大尺寸印制板27的顶表面上留下多道阶梯压印,即校平后,大尺寸印制板27的顶表面仍然不平整,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校平质量。因此,亟需一种极大提高校平效率、极大提高校平质量的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极大提高校平效率、极大提高校平质量、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及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它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往复进给装置、设置于往复进给装置上的载具,所述往复进给装置包括固设于底板上的平台、固设于平台上且水平设置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活动台,平台上还固设有垂向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凸轮顶表面的右
端部上固设有销轴I,销轴I上旋转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经销轴II铰接于活动台上;所述载具包括固设于活动台顶表面上的底座,底座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型腔,型腔的深度小于大尺寸印制板的厚度,型腔的水平宽度与大尺寸印制板的水平宽度相等,型腔的纵向宽度与大尺寸印制板的纵向宽度相等,底座的后侧壁内滑动安装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导柱,导柱的一端延伸于型腔内,且延伸端之间固设有位于型腔内的定位板,每根导柱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底座的后侧壁上,另一端固设于定位板上;所述底板上固设有架设于平台上方的龙门架,龙门架横梁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升降油缸,两个的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均贯穿横梁设置,两个活塞杆的作用端之间固设有桁架,桁架的底表面上焊接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机架,每个机架内均旋转安装有压辊,压辊设置于底座的正上方。
[0008]所述平台与底板之间固连有多个垫块。
[0009]所述平台的右端面上固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第一安装座的顶表面上。
[0010]所述活动台的右端面上固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销轴II固设于第二安装座的顶表面上。
[0011]所述平台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活动台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个滑块,滑块滑动安装于导轨上。
[0012]所述桁架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位于压辊正上方的配重块。
[0013]各个压辊的底表面相平齐。
[0014]该校平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升降油缸的电磁阀经信号线电连接。
[0015]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大尺寸印制板的安装:工人A向后拉动导柱,导柱带动定位板向后运动,定位板压缩弹簧,当弹簧被压缩到极限位置后,工人B将待校平的大尺寸印制板从上往下放入到型腔内,且将大尺寸印制板支撑于型腔的底部,而后工人A松开导柱,在弹簧的恢复力下,定位板将大尺寸印制板抵压在型腔内,从而实现了大尺寸印制板的安装,此时大尺寸印制板的前端面与型腔的前侧壁相配合,大尺寸印制板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型腔的左右侧壁相配合;S2、控制两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向下伸出,活塞杆带动桁架向下运动,桁架带动配重块、机架同步向下运动,机架带动压辊向下运动,压辊朝向大尺寸印制板方向运动,当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压辊抵压在大尺寸印制板的顶表面上;S3、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销轴I同步转动,销轴I驱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销轴II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销轴II带动活动台沿着导轨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活动台带动底座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底座带动其内的大尺寸印制板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当大尺寸印制板在往复通过压辊时,由于压辊抵压在大尺寸印制板的顶表面上,压辊将大尺寸印制板顶表面上拱翘不平整的地方赶平,经一段时间后,即可将大尺寸印制板的顶表面赶平整,从而最终实现了对第一个大尺寸印制板的校平;S4、校平后大尺寸印制板的取出,工人A控制两个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向上缩回,活塞杆带动桁架向上运动,桁架带动配重块和压辊同步向上运动,复位后,工人A控制驱动电机关闭;随后工人A向后拉动导柱,导柱带动定位板向后运动,当定位板与大尺寸印制
板分离后,工人B将校平后的大尺寸印制板从型腔内取出;S5、重复步骤S1~S4的操作,即可连续地对多个大尺寸印制板进行校平。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极大提高校平效率、极大提高校平质量、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
‑
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向示意图;图5为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载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往复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安装好大尺寸印制板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C
‑
C剖视图;图12为压辊抵压在大尺寸印制板顶表面上的示意图;图13为将待校平的大尺寸印制板平放在工作台上的示意图;图14为压板对其正下方的大尺寸印制板进行施压的示意图;图中,1
‑
底板,2
‑
往复进给装置,3
‑
载具,4
‑
平台,5
‑
导轨,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的往复进给装置(2)、设置于往复进给装置(2)上的载具(3),所述往复进给装置(2)包括固设于底板(1)上的平台(4)、固设于平台(4)上且水平设置的导轨(5),导轨(5)上滑动安装有活动台(6),平台(4)上还固设有垂向设置的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8),凸轮(8)顶表面的右端部上固设有销轴I(9),销轴I(9)上旋转安装有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端经销轴II(11)铰接于活动台(6)上;所述载具(3)包括固设于活动台(6)顶表面上的底座(12),底座(12)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型腔(13),型腔(13)的深度小于大尺寸印制板的厚度,型腔(13)的水平宽度与大尺寸印制板的水平宽度相等,型腔(13)的纵向宽度与大尺寸印制板的纵向宽度相等,底座(12)的后侧壁内滑动安装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导柱(14),导柱(14)的一端延伸于型腔(13)内,且延伸端之间固设有位于型腔(13)内的定位板(15),每根导柱(14)上均套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一端固设于底座(12)的后侧壁上,另一端固设于定位板(15)上;所述底板(1)上固设有架设于平台(4)上方的龙门架(17),龙门架(17)横梁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升降油缸(18),两个的升降油缸(18)的活塞杆均贯穿横梁设置,两个活塞杆的作用端之间固设有桁架(19),桁架(19)的底表面上焊接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机架(20),每个机架(20)内均旋转安装有压辊(21),压辊(21)设置于底座(12)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与底板(1)之间固连有多个垫块(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的右端面上固设有第一安装座(23),所述驱动电机(7)固设于第一安装座(23)的顶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6)的右端面上固设有第二安装座(24),所述销轴II(11)固设于第二安装座(24)的顶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4)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轨(5),所述活动台(6)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个滑块(25),滑块(25)滑动安装于导轨(5)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9)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位于压辊(21)正上方的配重块(2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尺寸印制板的高效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压辊(21)的底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华,杨海军,张仁军,胡志强,邓岚,牟玉贵,孙洋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