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921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改善了测试仪器不耐高温、测量精准度差、难以实现全井段信息实时采集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复合连续管光缆,用于对注汽井或油水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上的端部设置有光纤压力传感器和高温测试仪;连续管作业撬,用于收放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解调仪,用于接收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解调成计算机可以识别计算的信号;防喷器,用于封堵注汽井或油水井的井口,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能够从所述防喷器中滑动穿过,并能够实现静态、动态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全井段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试系统可重复使用,并且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且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且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井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海洋原油储量丰富,已发现原油地质储量47亿方,其中32.9亿方为稠油,约占70%,稠油热采已成为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的重要方向。稠油热采井注蒸汽过程中,准确、实时、全面地录取温度、压力等参数,可为井筒安全、注汽方案优化、工艺措施调整和效果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对经济、合理、高效地开采稠油油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03]海上热采井多为水平井,井斜角及狗腿度大,且注蒸汽井温度高、压力高,井下工况条件苛刻,测试难度大、挑战性高。相关技术中的测井仪器通常包括电子传感件、井下信号传输电缆和地面采集系统组成,通过电子传感件对井下的数据进行采集。
[0004]然而,单纯通过电子传感件对井下数据进行采集,电子传感件易受到温度等其他因素影响,测量精准度相对较差。不仅如此,电子传感件只能对油井特定位置的信息进行采集,难以实现全井段信息的实时采集。
[0005]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的测井仪器存在耐温性能差、测量精准度差、难以实现全井段信息实时采集的问题,因此,提高耐温性能、测量精准度、实现全井段信息实时采集,对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可以实现高温高压工况下的测试,提高测量精准度,实现全井段信息实时采集。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包括:
[0008]复合连续管光缆,用于对注汽井或油水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上的端部设置有光纤压力传感器和高温测试仪;
[0009]连续管作业撬,用于收放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
[0010]光纤解调仪,用于接收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解调成计算机可以识别计算的信号;
[0011]防喷器,用于封堵注汽井或油水井的井口,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能够从所述防喷器中滑动穿过,并能够实现动态、静态密封。
[0012]可选地,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连续油管、防护层和光缆组件,所述光缆组件用于对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
[0013]可选地,所述防护层包括内层防护钢管和外层防护钢管,且所述光缆组件位于所述内层防护钢管的内侧。
[0014]可选地,所述光缆组件包括保护层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护层内的单膜光纤和多膜光纤,所述单膜光纤用于对全井段的压力信号、声波振动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所述多膜光纤用于对全井段的温度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
[0015]可选地,所述单膜光纤包括单膜测压光纤和单膜振动光纤,所述单膜测压光纤用于对全井段的压力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所述单膜振动光纤用于对全井段的声波振动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
[0016]可选地,所述多膜光纤包括双膜测温光纤,且所述双膜测温光纤用于对全井段的温度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
[0017]可选地,所述光纤解调仪包括分布式温度解调仪、压力解调仪以及分布式声波振动解调仪,所述分布式温度解调仪与所述双膜测温光纤连接,所述压力解调仪与所述单膜测压光纤和光纤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分布式声波振动解调仪与单膜振动光纤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的端部设置封装保护装置,所述光纤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封装保护装置内,所述高温测试仪设置于所述封装保护装置的尾端。
[0019]可选地,所述高温测试仪螺纹连接于所述封装保护装置的尾端。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使用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将设备进行连接,并对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解调仪、光纤压力传感器以及高温测试仪进行调试,确保光纤测试信号正常,高温测试仪正常工作;
[0022]S2,通过氮气注入系统向防喷器中注入氮气,以阻隔井内高温流体上返;
[0023]S3,通过连续管作业撬下放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压力传感器以及高温测试仪至井内;
[0024]S4,复合连续管光缆开始对全井段的温度、振动、压力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同时,高温测试仪开始对井内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自动测试与信息存储;
[0025]S5,停止测试,通过连续管作业撬回收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压力传感器以及高温测试仪,回放测试数据。
[002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27]该装置通过利用复合连续管光缆对井内温度、振动、压力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可以实现对全井段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采集,从而提高数据采集范围。不仅如此,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压力传感器以及高温测试仪配合使用,实现“传”“感”合一,利用高温测试仪准确测试井下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与光纤测试数据对比分析、相互验证,从而实现光电复合测试,进而提高测量精准度。
[002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电复合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复合连续管光缆的剖视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封装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复合连续管光缆;11、连续油管;12、防护层;121、内层防护钢管;122、外层防护
钢管;13、光缆组件;131、保护层;132、单膜光纤;1321、单膜测压光纤;1322、单膜振动光纤;133、多膜光纤;1331、双膜测温光纤;2、连续管作业撬;3、光纤解调仪;31、分布式温度解调仪;32、压力解调仪;33、分布式声波振动解调仪;4、防喷器;5、光纤压力传感器;6、高温测试仪;7、封装保护装置;701、密封接头;702、支撑外筒;703、卡套接头;704、承压垫;705、柔性石墨;706、压紧垫;707、压紧螺母;708、卡扣;709、限位管;7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包括复合连续管光缆1、连续管作业撬2、光纤解调仪3和防喷器4,复合连续管光缆1能够下放至注汽井或油水井内,并对注汽井或油水井内温度、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连续管光缆(1),用于对注汽井或油水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1)上的端部设置有光纤压力传感器(5)和高温测试仪(6);连续管作业撬(2),用于收放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1);光纤解调仪(3),用于接收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1)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解调成计算机可以识别计算的信号;防喷器(4),用于封堵注汽井或油水井的井口,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1)能够从所述防喷器(4)中滑动穿过,并实现动态、静态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1)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连续油管(11)、防护层(12)和光缆组件(13),所述光缆组件(13)用于对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2)包括内层防护钢管(121)和外层防护钢管(122),且所述光缆组件(13)位于所述内层防护钢管(121)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组件(13)包括保护层(13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护层(131)内的单膜光纤(132)和多膜光纤(133),所述单膜光纤(132)用于对全井段的压力信号、声波振动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所述多膜光纤(133)用于对全井段的温度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膜光纤(132)包括单膜测压光纤(1321)和单膜振动光纤(1322),所述单膜测压光纤(1321)用于对全井段的压力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所述单膜振动光纤(1322)用于对全井段的声波振动信号进行分布式监测与传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膜光纤(133)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启林孙永涛孙玉豹李大俭汪成林涛胡厚猛张同春张卫行仝春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