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防冰堵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防冰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改善了蓄冷容器内温度不均,而出现的冰堵问题;减少制冷系统的工作负荷,增加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控制
,更具体地,具体涉及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制冷系统通常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其中,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
[0003]制冷模块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从而换热管可以在冷却介质中进行热交换。蓄冷容器通常采用冰蓄冷方式进行蓄冷,若蓄冷容器内的温度不均,则会引起换热管的温度不均,进而导致换热管出现局部冰堵的情况,容易引起机器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防冰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
[000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冰堵控制装置,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其特征在于,防冰堵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以及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当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制冷系统的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
[000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冰堵控制方法。
[000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冰堵控制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防冰堵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防冰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当制冷系统检测到冷却介质的水温较高时,即实时温度处于负荷临界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制冷系统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从而可以在制冷系统在制冰层之前的制冷阶段,改善蓄冷容器内温度不均,而出现的冰堵问题,减少制冷系统故障概率,同时,减少制冷系统的工作负荷,增加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及附图,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冰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冰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相关技术中,制冷系统通常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其中,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
[0018]蓄冷容器内装有冷却介质,制冷模块部分浸没于冷却介质中以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制冷;换热管与冷却介质换热,从而输出低温水。
[0019]蓄冷容器通常采用冰蓄冷方式进行冷量储存,若蓄冷容器内的温度不均,则会导致制冷模块持续制冷,从而引起换热管的局部温度过低,导致换热管出现局部冰堵的情况,从而容易引起机器故障。
[0020]具体而言,制冷模块的负荷会随着蓄冷容器内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进水温度较高或者环境温度较高,制冷系统制冷时,水泵搅动,制冷系统周围的温度下降较慢,制冷系统持续工作,容易引起负荷过大,造成过载保护。
[0021]但是,若水泵不工作,当蓄冷容器的进水温度较高或者环境温度较高时,蓄冷容器内的温差较大,当换热管周围的温度较低时,换热管容易出现冰堵的情况。
[0022]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冰堵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防冰堵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冷却介质的水泵;防冰堵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为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当制冷系统检测到冷却介质的水温较高时,即实时温度处于负荷临界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制冷系统控制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从而可以在制冷系统在制冰层之前的制冷阶段,改善蓄冷容器内温度不均,而出现的冰堵问题,减少制冷系统故障概率,同时,减少制冷系统的工作负荷,增加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
[0023]下面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冰堵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进行介绍。
[002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冰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制冷系统100中。其中,制冷系统100可以应用于饮水机、气泡水机或者其他具有制冷功能的制冷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002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制冷系统100包括蓄冷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冰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蓄冷模块以及用于对所述蓄冷模块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块;所述蓄冷模块包括蓄冷容器、设置于所述蓄冷容器的冷却介质以及用于搅拌所述冷却介质的水泵;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以及当所述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临界温度;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所述制冷系统的制冰层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水泵按照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包括:当所述实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确定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启停温度区间;将所述启停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启停比例作为目标启停比例;以及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目标启停比例进行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温度所在的启停温度区间的温度越低,则对应的预设启停比例越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水泵停止工作;当所述实时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以及当所述实时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冷系统的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水泵按照制冰启停比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为所述制冷系统的停机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制冷指令时,获取所述冷却介质的实时温度作为启动温度;若所述启动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则启动所述制冷模块进行制冷;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聪聪,熊超泽,熊治家,勾健,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