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包括箱体和分布于箱体内部的机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驱动连接机电系统,所述箱体是由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所述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通过拼接构成一体式舱体结构。本方案将可移动式轻量化增压补氧方舱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组装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调试使用;也可直接运输至现场,根据需求进行平面内自行拼接布置和拓展,大大提高增压补氧方舱运输吊装的便捷性。装的便捷性。装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快建式模块化拼装增压补氧方舱。
技术介绍
[0002]伴随高原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大量开展,为了给项目工作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和后勤保障措施以有效应对高海拔恶劣自然环境对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压补氧方舱开始受到大众关注。
[0003]传统增压补氧方舱为了保证舱体的承压能力和气密性,通常采用焊接等一体成型的生产方式,导致产品生产周期长,运输吊装不方便,不具备平面立面可拓展性,大大降低了增压补氧方舱的便捷性。
[0004]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增压补氧方舱运输吊装的便捷性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于现有增压补氧方舱存在运输吊装便捷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能够组装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调试使用;也可直接运输至现场,根据需求进行平面内自行拼接布置和拓展,大大提高增压补氧方舱运输吊装的便捷性,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包括箱体和分布于箱体内部的机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驱动连接机电系统,所述箱体是由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所述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通过拼接构成一体式舱体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基本模块包括若干钢结构连接框,保温板以及隔热板;所述钢结构连接框是由若干钢条焊接构成框体结构;所述保温板和隔热板分别设置于若干钢结构的两侧构成若干连接板,将若干连接板拼接构成箱体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连接框中设有加强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承压窗模块设置于箱体侧壁;所述承压窗模块包括加强螺栓,外窗框,内窗框,密封垫以及观察窗;
[0010]所述外窗框与整体与箱体的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观察窗两侧通过密封垫与内窗框和外窗框接触,设置于内窗框与外窗框之间;所述内窗框和外窗框通过加强螺栓连接,当拧紧加强螺栓时,加强螺栓带动内窗框挤压密封垫,对窗框,观察窗以及内窗框形成密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承压门模块设置于箱体侧壁;所述承压门模块包括门框,密封垫,门板,门吸,以及电磁铁;
[0012]所述门板的一侧与门框配合连接,所述门吸设置于门板的另一侧上,并在对应的门框上电磁铁;密封垫通过凹槽嵌入到门板与门框配合的连接处;
[0013]通过电磁铁对门吸的吸引达到门板的预紧及门板的初密封,当舱体内的气压增大
时,门板内部对门框形的压力,并挤压密封垫,密封垫变形填充门板与门框的间隙,对门板与门框形成密封。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承压门模块还包括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焊接于门框外围并一体与箱体的连接板进行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形成若干舱室。
[0016]进一步地,所述机电系统分布于箱体内部,其包括分布式加压模块,弥散式供氧模块;所述分布式加压模块,弥散式供氧模块与控制系统进行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加压模块包括空压机,储气罐,三级过滤器,出气口;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的输出端与三级过滤器连接;所述三级过滤器输出端与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与舱室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弥散式供氧模块包括弥散式制氧机,弥散式供氧终端;所述弥散式制氧机的输出端与弥散式供氧终端连接,所述弥散式供氧终端与所需供氧的舱室连通。
[0019]本方案提供的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将可移动式轻量化增压补氧方舱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组装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调试使用;也可直接运输至现场,根据需求进行平面内自行拼接布置和拓展,大大提高增压补氧方舱运输吊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图1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的舱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钢结构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承压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承压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机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分布式加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中弥散式增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30]110.承压基本模块120.承压窗模块130.承压门模块111.钢结构连接框112.加劲肋113.双层铝蜂窝板121.加强螺栓122.外窗框123.内窗框124.密封垫125.观察窗131.加强圈132.门框133.密封垫134.门板135.门吸136.电磁铁137.电磁铁固定块。
[0031]210.空压机220.储气罐230.三级过滤器240.天花板出气口
[0032]310.制氧机320.制氧终端330.吸氧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4]针对于现有增压补氧方舱存在运输吊装便捷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将可移动式轻量化增压补氧方舱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组装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调试使用;也可直接运输至现场,根据需求进行平面内
自行拼接布置和拓展,大大提高增压补氧方舱运输吊装的便捷性。
[0035]本方案提供的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包括箱体,机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0036]具体的,参见图1,箱体是由承压基本模块110,承压窗模块10以及承压门模块130配合连接。
[0037]承压基本模块110包括若干钢结构连接框111,保温板以及隔热板。
[0038]其中,每个钢结构连接框111是由若干钢条焊接构成框体结构;参见图2,为保证钢结构连接框111的稳固性,在框体结构中可以设置竖向,横向或斜向的加劲肋112。
[0039]将若干钢结构连接框111拼接构成整体箱体的外框架,根据天气环境或实际需求,可在若干外框架的内外侧设置保温板或隔热板,通过保温板和隔热板与外框架配合连接构成若干连接板,将若干连接板拼接构成箱体结构,能够保证箱体内部的冬暖夏凉的效果。
[0040]在一些实例中,参见图3,也可将保温板可采用双层铝蜂窝板120,在若干外框架内设置双层铝蜂窝120板,与若干外框架连接构成若干连接板,将若干连接板配合构成箱体结构。
[0041]双层铝蜂窝板120是由铝蜂窝芯设置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分布于箱体内部的机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驱动连接机电系统,所述箱体是由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所述承压基本模块,承压窗模块以及承压门模块通过拼接构成一体式舱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基本模块包括若干钢结构连接框,保温板以及隔热板;所述钢结构连接框是由若干钢条焊接构成框体结构;所述保温板和隔热板分别设置于若干钢结构的两侧构成若干连接板,将若干连接板拼接构成箱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连接框中设有加强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窗模块设置于箱体侧壁;所述承压窗模块包括加强螺栓,外窗框,内窗框,密封垫以及观察窗;所述外窗框与整体与箱体的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观察窗两侧通过密封垫与内窗框和外窗框接触,设置于内窗框与外窗框之间;所述内窗框和外窗框通过加强螺栓连接,当拧紧加强螺栓时,加强螺栓带动内窗框挤压密封垫,对窗框,观察窗以及内窗框形成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拼装的增压补氧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门模块设置于箱体侧壁;所述承压门模块包括门框,密封垫,门板,门吸,以及电磁铁;所述门板的一侧与门框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晶晶,杨起,刘亚,于相平,魏学海,褚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