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05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2:10
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侧面设有进针装置、勾线装置和夹持推板;驱动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和蓄电池,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进针装置内部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接,连杆与缝合针的上端相连接,缝合针表面设置过限位柱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勾线装置内部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二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杆通过连杆机构与勾线勾相连接,勾线装置内分别安装有勾线勾和推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神经外科手术中硬脑膜缝合的自动化、便捷化,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对手术者的操作要求。作要求。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硬脑膜是覆盖于脑组织最外层的质地较韧的膜性结构,起到对脑组织最基本的机械保护作用。其结构的完整能够防止脑脊液漏的发生,减少颅内感染、癫痫等病症的发生。对于神经外科手术而言,硬脑膜切开是进入颅内进行手术的必经途径,因此在手术结束时必须严密缝合修补硬脑膜以防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等情况。现有技术中,硬脑膜缝合是通过针线进行人工缝合。
[0003]目前市面上已有一类免缝合硬脑膜,直接覆盖于硬脑膜缺损区域,起到一定的类似于硬脑膜修补的作用。但是,免缝合硬脑膜的粘贴式连接相比于针线缝合,效果较差,术后硬脑膜连接差,脑脊液漏多发,相关的并发症率也多。同时,免缝合硬脑膜通过自体脑膜在后期的吸收降解而产生长期修复,这类硬脑膜也更容易产生硬脑膜钙化。所以免缝合硬脑膜的使用始终存在效果不确切的问题,省时省力但硬脑膜修补的效果差,实际临床应用不广。
[0004]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针线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壳体(1),所述驱动壳体(1)侧面固定连接有进针装置(2)和勾线装置(3),所述进针装置(2)和勾线装置(3)之间设置有夹持推板(4),所述驱动壳体(1)侧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夹持推板(4)穿过调节槽且固定连接有调节块(5),所述驱动壳体(1)前表面开设有条形槽(6),所述调节块(5)穿过条形槽(6)且沿条形槽(6)轴向移动;所述驱动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和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9)与驱动电机(7)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9)设置在驱动壳体(1)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7)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0);所述进针装置(2)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杆(11)的另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转轴与连杆(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位于第一传动杆(11)端面偏离轴心的位置处,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缝合针(1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缝合针(14)表面设置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峰翁维吉马子轩冯启元何征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