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02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其包括:使用扫描仪对文物碎片进行数据化采集;使用扫描软件或设计软件进行碎片的模拟拼接,并检查数据无缝连接;根据文物数据,进行曲率测量,拼接碎片位置;根据复原位置进行原始文物模拟,并设计出包裹碎片的外壳和位于罐形文物内侧上半部分的垫衬,所述外壳作为主要受力件所述外壳与垫衬上设置用于定位文物碎片的定位槽;通过3D打印的方式,打印所述外壳、垫衬和模拟出的遗失碎片;利用外壳和垫衬通过手动方式对罐形文物碎片组合、修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任何胶粘剂,可在透明支具的支持下完成文物的补配与美学修复,实现对文物的展示。展示。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文物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文物修复,是指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稳定文物病害,复现文物原貌并维持文物长期、稳定存续,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陶瓷类文物的修复方法包括拼对、粘接和补配等步骤。拼对是指根据文物残片的形状、纹饰、断口形貌等特征匹配相邻残片,确定残片在文物上的相对位置,并明确粘接顺序。粘接是指利用粘接剂(多为有机试剂)将相邻文物残片连接牢固,使文物整体稳定。补配是指使用补配材料(如石膏、环氧树脂等)将粘接后文物尚留的残缺位置填补完整,使文物整体浑然统一。文物修复讲求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与可再处理原则,其目的在于使文物原真性与美学价值得到复现。传统的文物修复,实际上是文物原真性、美学价值与诸多修复原则相互取舍、平衡的过程,因为原真性、美学价值的复现,必然涉及到修复流程中较大程度的干预:无论是手工拼对,还是粘接、补配后的打磨、做旧等操作都会对文物残片造成不可逆的物理磨损;同时,现阶段的粘接、补配材料,仍不能满足修复过程中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使用扫描仪对文物碎片进行数据化采集,包含文物碎片表面与碎片断面,获取点云数据;S2:使用扫描软件或设计软件进行碎片的模拟拼接,并检查数据无缝连接;S3:根据文物数据,进行曲率测量,拼接碎片位置;包括:以最大的碎片为基础,将其放置在固定位置,其他碎片进行模拟手动移动初步拼接,初步恢复文物外观;对初步拼接数据进行微调,利用三维数据中的特征点进行点对点对接,并由计算机进行精确位移操作;对拼接后数据,进行三维数据碰撞检查,标注出碰撞部位,再次进行细微角度与特征定双向调整,并检查是否存在碰撞问题,确保碎片拼接的完全、准确;对残缺部位采用模拟文物碎片的曲率延伸方式,进行碎片扩大修复,模拟出遗失碎片的数据;S4:根据复原位置进行原始文物模拟,并设计出包裹碎片的外壳和位于罐形文物内侧上半部分的垫衬,所述外壳作为主要受力件,从罐形文物顶部将外壳与垫衬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垫衬上设置用于定位文物碎片的定位槽;S5: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备所述外壳、垫衬和缺失部分的补配碎片;利用外壳和垫衬通过手动拼装的方式对罐形文物碎片组合、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罐形文物新型数字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通过二元拆分法,将罐形文物根据受力状况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文物碎片由垫衬加连接柱辅以上部分外壳实现稳定,下半部分由下部分外壳支撑实现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宇胡东波秦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天文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