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75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包括:加热模组、两个扁嘴模组、链式传动机构、燃烧塔和冷凝回收机构。这种光伏硅片固化炉,通过采用链式传动机构,多个加热模组之间能够形成两侧密封只在前后端保留出口的输送通道,且在输送通道的前后端加设扁嘴模组,加强了固化炉的密封性,保证了加热槽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光伏硅片的烘干稳定性;同时,在加热模组内通入氮气,对光伏硅片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一组加热模组内的氮气在循环后因为掺杂的有机物较多,经过燃烧塔后直接排出,第二组及之后的加热模组的废气经过过冷凝回收机构可以提纯氮气供所有的加热模组循环使用,再加上本身炉体密封性较好,大大减少了氮气的损失,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硅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在制造后需要通过固化炉来进行烘干固化,例如公开号为CN110411193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H IT或HJT工艺固化炉”,其通过磁力传动将光伏硅片从上下扣合的加热模组之间穿过,并在加热模组的多个单元加热槽室加入了热风循环装置,通入加热槽室腔室的空气会被加热元件升温,在加热模组的上方还连通有用于将热风抽走的离心风机,由此可将光伏硅片置于一个热风循环中以实现烘干固定化的作用,同时硅片表面的易挥发有机废物也会被一并排走。
[0003]上述固化炉结构将光伏硅片直接裸露在热空气中,其光电转换性能很容易衰减,影响电池板的使用,因此,可在上述固化炉结构中的进风口直接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循环的氮气在烘干硅片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氮气直接排废会造成能耗损失,增加生产成本;且因为上述固化炉采用磁力传动的方式是在上下加热模组之间卡设多个传输辊轮并由外部传动轴带动实现自身转动的,传输辊轮的两端和加热模组的侧板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固化炉本身的密封性较差,加热槽室内的温度不均匀,进而影响硅片的固化稳定性,同时因为此间隙的存在也会进一步加剧氮气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固化炉对于光伏硅片的烘干固化稳定性不佳,同时在采用氮气加热时又会造成能耗损失太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包括:
[0006]加热模组,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之间首尾紧密连接,所述加热模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侧板扣合固定的加热槽室,所述加热槽室的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输送卡口,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上的输送卡口共同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加热模组的侧面设置有氮气进口,所述加热模组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排放口;
[0007]两个扁嘴模组,其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所述扁嘴模组包括条形传输槽,所述条形传输槽连接所述输送通道;
[0008]链式传动机构,其包括硅片传输杆和两条回转链条,所述硅片传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所述回转链条,所述回转链条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和所述条形传输槽内;
[0009]燃烧塔,其连通第一个所述加热模组的废气排放口,所述燃烧塔用于将初始加热阶段产生的废气进行燃烧并排放;
[0010]多个集气总管,其相互连通,所述多个集气总管分别连通第二个及之后所述加热模组上的废气排放口;
[0011]冷凝回收机构,其设置于任意两个所述集气总管之间,所述冷凝回收机构包括氮气回收管,所述氮气回收管连通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上的氮气进口,所述冷凝回收机构用于
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液化以提纯氮气供所述加热模组循环使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别连通所述集气总管和所述冷凝回收机构,所述第三端口设置有离心风机。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口设置有通断气阀。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排放口设置有多个,所述集气总管设置有多个集气支管,多个所述集气支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废气排放口。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气支管上设置有调节气阀。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架,所述加热模组、所述燃烧塔和所述冷凝回收机构均连接所述机架。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式传动机构还包括被动齿轮组和主动齿轮组,所述回转链条依次绕行所述主动齿轮组和所述被动齿轮组,所述被动齿轮组和所述主动齿轮组均连接所述机架。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传输槽的上下槽壁均设置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靠近所述回转链条。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多个加热棒和多个氮气通风管,所述加热棒卡设于所述加热槽室的左右侧板上,所述氮气通风管连接所述氮气进口。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氮气回收管设置有补气接头。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通过采用链式传动机构,多个加热模组之间能够形成两侧密封只在前后端保留出口的输送通道,且在输送通道的前后端加设扁嘴模组,加强了固化炉的密封性,保证了加热槽室内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光伏硅片的烘干稳定性;同时,在加热模组内通入氮气,对光伏硅片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一组加热模组内的氮气在循环后因为掺杂的有机物较多,经过燃烧塔后直接排出,第二组及之后的加热模组的废气经过过冷凝回收机构可以提纯氮气供所有的加热模组循环使用,再加上本身炉体密封性较好,大大减少了氮气的损失,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光伏硅片固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光伏硅片固化炉的俯视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光伏硅片固化炉中硅片进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所示光伏硅片固化炉中冷凝回收机构和集气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模组;101、加热槽室;102、氮气进口;103、废气排放口;2、扁嘴模组;201、条形传输槽;3、链式传动机构;301、硅片传输杆;302、回转链条;4、燃烧塔;5、集气总管;501、集气支管;502、调节气阀;6、冷凝回收机构;601、氮气回收管;7、三通管;701、通断气阀;8、离心风机;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0]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包括:
[0031]加热模组1,其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模组1之间首尾紧密连接,加热模组1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侧板扣合固定的加热槽室101,加热槽室101的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输送卡口,多个加热模组1上的输送卡口共同形成输送通道,加热模组1的侧面设置有氮气进口102,加热模组1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排放口103;
[0032]两个扁嘴模组2,其分别设置于输送通道的两端,扁嘴模组2包括条形传输槽201,条形传输槽201连接输送通道;
[0033]链式传动机构3,其包括硅片传输杆301和两条回转链条302,硅片传输杆3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回转链条302,回转链条302设置于输送通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硅片固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组,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之间首尾紧密连接,所述加热模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侧板扣合固定的加热槽室,所述加热槽室的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输送卡口,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上的输送卡口共同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加热模组的侧面设置有氮气进口,所述加热模组的上方设置有废气排放口;两个扁嘴模组,其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所述扁嘴模组包括条形传输槽,所述条形传输槽连接所述输送通道;链式传动机构,其包括硅片传输杆和两条回转链条,所述硅片传输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所述回转链条,所述回转链条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和所述条形传输槽内;燃烧塔,其连通第一个所述加热模组的废气排放口,所述燃烧塔用于将初始加热阶段产生的废气进行燃烧并排放;多个集气总管,其相互连通,所述多个集气总管分别连通第二个及之后所述加热模组上的废气排放口;冷凝回收机构,其设置于任意两个所述集气总管之间,所述冷凝回收机构包括氮气回收管,所述氮气回收管连通多个所述加热模组上的氮气进口,所述冷凝回收机构用于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液化以提纯氮气供所述加热模组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硅片固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谭建辉郁操李运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