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6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机,涉及抛光机领域;抛光机本体由动力模块和抛光模块构成;动力模块后部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后端底部设有旋钮,旋钮延伸出动力模块后端外部,控制模块顶面前端连接启动模块,控制模块全部设有减速模块,减速模块前端连接电机,电机前端连接抛光模块的偏轴模块,偏轴模块底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抛光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力模块内部设置与电机轴向连接的加速模块,使动力模块接通电源后慢速启动,防止启动过快导致抛光盘磨损车漆,偏轴模块底部可以通过锁紧打开连接件来更换抛光盘的尺寸来适应各种抛光环境,前端顶部的持握包胶隔绝了热量增加了摩擦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0003]车用抛光机是一种是为了弥补汽车表面经喷涂之后,可能会出现粗粒、砂纸痕、流痕、反白、橘皮等漆膜表面的细小缺陷,处理方法就是在喷涂后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以提高漆膜的镜面效果,达到光亮、平滑、艳丽的要求,现有的车用抛光机存在以下问题:1、抛光机存在启动时速度因为过快导致车漆过度磨损,抛光效果差。2、对于不同抛光区域需要使用不同尺寸的抛光盘,单个抛光机的抛光盘尺寸固定无法应用于不同的抛光区域。3、抛光机在工作时需要一手持握,一手放置在抛光机前端进行辅助按压,前端因为设有电机和传动模块在运作时会产生高温,长时间接触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抛光机。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机,涉及抛光机领域;抛光机本体由动力模块和抛光模块构成;动力模块后部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后端底部设有旋钮,旋钮延伸出动力模块后端外部,控制模块顶面前端连接启动模块,控制模块全部设有减速模块,减速模块前端连接电机,电机前端连接抛光模块的偏轴模块,偏轴模块底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抛光盘;本技术通过动力模块内部设置与电机轴向连接的加速模块,使动力模块接通电源后慢速启动,防止启动过快导致抛光盘磨损车漆,偏轴模块底部可以通过锁紧打开连接件来更换抛光盘的尺寸来适应各种抛光环境,前端顶部的持握包胶隔绝了热量增加了摩擦力。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抛光机,包含抛光机本体,所述抛光机本体由动力模块和抛光模块构成;
[0007]所述动力模块后部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后端底部设有旋钮,旋钮延伸出动力模块后端外部,控制模块顶面前端连接启动模块,控制模块全部设有减速模块,减速模块前端连接电机,电机前端连接抛光模块的偏轴模块,偏轴模块底部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抛光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模块顶部设有开关,开关底部连接连杆前端,连杆另一端设置于启动模块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模块后端固定连接有进线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模块通过外部电源连接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启动模块、减速模块、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模块外壳上设有一层贴合表面的持握包胶。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动力模块内部设置与电机轴向连接的加速模块,使动力模块接通电源后慢速启动,防止启动过快导致抛光盘磨损车漆,偏轴模块底部可以通过锁紧打开连接件来更换抛光盘的尺寸来适应各种抛光环境,前端顶部的持握包胶隔绝了热量增加了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中标号:1、抛光机本体,2、动力模块,201、开关,21、电机,22、减速模块,23、启动模块,24、连杆,25、控制模块,251、旋钮,26、进线管,3、抛光模块,301、持握包胶,31、偏轴模块,32、连接部,302、抛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包含抛光机本体1,所述抛光机本体1由动力模块2和抛光模块3构成;
[0020]如图3所示,动力模块2后部设有控制模块25,控制模块25后端底部设有旋钮251,旋钮251延伸出动力模块2后端外部,控制模块25顶面前端连接启动模块23,控制模块25全部设有减速模块22,减速模块22前端连接电机21,电机21前端连接抛光模块3的偏轴模块31,偏轴模块31底部通过连接部32固定连接抛光盘302;本技术通过动力模块2内部设置的控制模块25控制减速模块22带动电机21将动能传输给前端的偏轴模块31,偏轴模块31带动底部的抛光盘302进行运作,动力模块2中的减速模块22可以使电机21缓慢启动,防止刚启动加速过快导致抛光盘磨损车漆,动力模块2后端控制模块25上设置的旋钮251可以控制电机21进行无级变速,通过变速就可以适合各种表面抛光需要的转速,增加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0021]本技术偏轴模块31底部通过连接部32固定连接抛光盘302,通过松开连接部32设置的螺母使抛光盘302可以进行拆卸进行直径50mm和直径75mm尺寸的抛光盘302的更换,使本技术更适合在不同的抛光范围内进行抛光作业,增加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0022]如图1、图3所示,动力模块2顶部设有开关201,开关201底部连接连杆24前端,连杆24另一端设置于启动模块23顶部,本技术动力模块2通过启动模块23控制整个动力模块2电路的通电和关闭,启动模块23顶部通过连杆24与动力模块2外部的开关201连接,开关201进行前后推动时,通过连杆24后端底部的突起来推动动启动模块23使其开启和关闭,方便在持握时也能轻松进行电源的开关。
[0023]如图1

图3所示,动力模块2后端固定连接有进线管26,动力模块2通过外部电源连接控制模块25供电,控制模块25、启动模块23、减速模块22、电机21之间电性连接,本实用新
型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穿过动力模块2后端的进线管26连接入动力模块2内部,进线管26保护了电源线不会与外壳进行磨损而破皮,同时使电源线固定,不会滑出和脱落导致漏电等安全隐患。
[0024]如图1所示,抛光模块3外壳上设有一层贴合表面的持握包胶301,抛光机在工作时需要一手持握,一手放置在抛光机前端进行辅助按压,前端因为设有电机和传动模块在运作时会产生高温,长时间接触容易烫伤,本技术在抛光模块3前端外壳上设置的持握包胶301可以有效隔绝动力模块2和抛光模块3在工作时产生的热能,防止使用人在使用时被烫伤,具有安全保护的作用,持握包胶301表面还设置有若干的阻力槽,增加了本技术在持握时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打滑,增加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1、本技术通过动力模块内部设置与电机轴向连接的加速模块,使动力模块接通电源后慢速启动,防止启动过快导致抛光盘磨损车漆。
[0027]2、偏轴模块底部可以通过锁紧打开连接件来更换抛光盘的尺寸来适应各种抛光环境。
[0028]3、前端顶部的持握包胶隔绝了热量增加了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抛光机本体(1),所述抛光机本体(1)由动力模块(2)和抛光模块(3)构成;所述动力模块(2)后部设有控制模块(25),控制模块(25)后端底部设有旋钮(251),旋钮(251)延伸出动力模块(2)后端外部,控制模块(25)顶面前端连接启动模块(23),控制模块(25)全部设有减速模块(22),减速模块(22)前端连接电机(21),电机(21)前端连接抛光模块(3)的偏轴模块(31),偏轴模块(31)底部通过连接部(32)固定连接抛光盘(3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