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以及水面光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6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以及水面光伏装置。水面光伏用浮箱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圈梁以及多个立柱;顶板和底板相对间隔设置,侧板连接于顶板的边沿和底板的边沿之间,圈梁连接于顶板的周向边沿靠近底板的一侧,且连接于侧板,多个立柱间隔分布,且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顶板、底板、侧板、圈梁以及立柱的材质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这样,使得水面光伏用浮箱增加了自重不容易晃动,增强了其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个立柱,使得顶板受到的载荷能够沿立柱传递至底板,增强了水面光伏用浮箱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其箱体的平台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有利于在水面光伏用浮箱上检修,提高其机械性能,增强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以及水面光伏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以及水面光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其中,水面光伏装置应用于广阔的水域中,具有发电效率高,生态友好等优势,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技术中,水面光伏装置包括水面光伏用浮箱,水面光伏用浮箱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箱体,用于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
[0004]然而,专利技术人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箱体的平台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不利于人们在水面光伏用浮箱上进行检修等作业。且箱体的机械性能较差,易变形老化,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以及水面光伏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圈梁以及多个立柱;
[0008]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边沿和所述底板的边沿之间,所述圈梁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板,多个所述立柱间隔分布,且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0009]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圈梁以及所述立柱的材质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
[0010]可选地,所述立柱包括中部立柱和外周立柱;
[0011]所述中部立柱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外周立柱设置于所述中部立柱的外周并靠近所述侧板分布。
[0012]可选地,所述顶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包括第一边角、第二边角、第三边角以及第四边角,所述外周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
[0013]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第一边角设置,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第二边角设置,所述第三立柱靠近所述第三边角设置,所述第四立柱靠近所述第四边角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顶板还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以及第四连接板;
[0015]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四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
[0016]可选地,所述顶板内还设有连接网;
[0017]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顶板设有第一弯钩部,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顶板设有第二弯钩部,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顶板设有第三弯钩部,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顶板设有第四弯钩部;
[0018]所述第一弯钩部、所述第二弯钩部、所述第三弯钩部以及所述第四弯钩部皆卡接于所述连接网。
[0019]可选地,所述侧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侧板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角小于或者等于20
°

[0020]可选地,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围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填充结构,所述立柱嵌设于所述填充结构。
[0021]可选地,所述填充结构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胶和泡沫混凝土中的其中一种。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面光伏装置,所述水面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和所述的水面光伏用浮箱,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
[0023]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0024]可选地,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板,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002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圈梁以及多个立柱;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边沿和所述底板的边沿之间,所述圈梁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板,多个所述立柱间隔分布,且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圈梁以及所述立柱的材质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这样,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质的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圈梁以及所述立柱,使得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增加了自重不容易晃动,增强了其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个立柱,使得顶板受到的载荷能够沿所述立柱传递至底板,增强了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其箱体的平台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的问题。有利于人们在水面光伏用浮箱上进行检修等作业,提高了水面光伏用浮箱的机械性能,增强了其使用寿命。
[002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立体结构透视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图1中立体结构的主视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图1中立体结构的侧视图;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图1中立体结构的俯视图;
[003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图2的剖视图;
[003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图3的剖视图;
[003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0-顶板;20-底板;30-侧板;40-圈梁;50-中部立柱;60-第一立柱;61-第二立柱;62-第三立柱;63-第四立柱;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4-第四连接板;70-填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7]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光伏用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光伏用浮箱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圈梁以及多个立柱;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边沿和所述底板的边沿之间,所述圈梁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板,多个所述立柱间隔分布,且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圈梁以及所述立柱的材质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用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中部立柱和外周立柱;所述中部立柱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外周立柱设置于所述中部立柱的外周并靠近所述侧板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光伏用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包括第一边角、第二边角、第三边角以及第四边角,所述外周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第一边角设置,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第二边角设置,所述第三立柱靠近所述第三边角设置,所述第四立柱靠近所述第四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光伏用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还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以及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立柱对应设置并凸出于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亮周小宝申磊赵明强刘辉李晓丽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