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62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智慧农业大棚。智慧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覆盖在大棚主体上的保温薄膜,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膜,发热膜悬挂在所述大棚主体内部,且发热膜水平和/或竖直设置,发热膜与电源连接,发热膜用于通电后产生热量;其中,发热膜的透光率大于7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慧农业大棚可以利用发热膜对大棚内部进行加热和保温,而且发热膜不会遮挡阳光,保证大棚内任何温度需求,即使外界降温也能稳定控制大棚内温度。外界降温也能稳定控制大棚内温度。外界降温也能稳定控制大棚内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农业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但广义上说,农业大棚就是温室的一种。它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一定的温度。
[0003]但是,由于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变化较大,对农业大棚的温度稳定产生影响,而且天气骤冷也会极大影响农业大棚的温度,如果不能有效维持温度稳定,对农业大棚内的作物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造成减产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农业大棚,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覆盖在所述大棚主体上的保温薄膜,所述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
[0006]至少一个发热膜,所述发热膜悬挂在所述大棚主体内部,且所述发热膜水平和/或竖直设置,所述发热膜与电源连接,所述发热膜用于通电后产生热量;其中,所述发热膜的透光率大于70%。
[0007]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
[0008]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大棚主体内部,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在检测所述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高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高温信号,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在检测所述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低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低温信号;
[0009]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棚主体的横梁上,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部件与所述发热膜的边缘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膜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在接收高温信号时控制所述发热膜向上移动;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在接收低温信号时控制所述发热膜向下移动。
[0010]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膜包括:
[0011]第一封装膜;
[0012]电热转换层,所述电热转换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封装膜上,所述电热转换层用于通电后进行电热转换;
[0013]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热转换层两侧,两个所述电极均与电源连接;
[0014]第二封装膜,所述第二封装膜覆盖在所述电热转换层和所述电极上,以使所述电热转换层和所述电极封装在所述第一封装膜和所述第二封装膜之间。
[0015]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转换层的厚度范围包括10nm~10000nm。
[0016]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转换层包括ZnOxS(1

x)、InOxS(1

x)、SnxIn(1

x)O、ZnxMg(1

x)O、ZnxAl(1

x)O、CdO、SiC、NiO、Cu2O和SnO中的一种。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以利用发热膜对大棚内部进行加热和保温,而且发热膜不会遮挡阳光,保证大棚内任何温度需求,即使外界降温也能稳定控制大棚内温度。
[00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9]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20]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慧农业大棚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0021]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慧农业大棚中发热膜的截面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大棚主体;20、保温薄膜;
[0024]100、发热膜;200、温控装置;300、升降装置;
[0025]110、第一封装膜;120、电热转换层;130、电极;140、第二封装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7]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慧农业大棚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0和覆盖在大棚主体10上的保温薄膜20,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膜100。
[0029]发热膜100悬挂在大棚主体10内部,且发热膜100水平和/或竖直设置,发热膜100与电源连接,发热膜100用于通电后产生热量,这样可以利用发热膜100进行发热,从而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发热膜100的透光率大于70%,发热膜100的透光率非常高,无论是竖直设置还是水平设置均不会影响阳光照射。
[0030]本实施例智慧农业大棚可以利用发热膜100对大棚内部进行加热和保温,而且发热膜100不会遮挡阳光,保证大棚内任何温度需求,即使外界降温也能稳定控制大棚内温度。
[003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温控装置200和升降装置300。
[0032]温控装置200设置在大棚主体10内部,温控装置200用于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高温信号,温控装置200用于在检测的温度低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低温信号。
[0033]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实施例,温度区间为20℃~24℃,当白天时,有阳光照射大棚,则大棚内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当大棚内的温度超过24℃,则温控装置200会检测当前温度为高温,则发出高温信号,当夜晚时,没有阳光,则大棚内部的温度会逐渐降低,当大棚内的温度低于20℃,则温控装置200会检测当前温度为低温,则发出低温信号。
[0034]升降装置300固定连接在大棚主体10的横梁上,升降装置300的升降部件301与发热膜100的边缘连接,这样,发热膜100可以悬挂在升降装置300的升降部件301上,升降装置300运行时,发热膜100就可以跟随升降部件301一起动作,升降装置300用于控制发热膜100沿竖直方向移动;升降装置300与温控装置200电连接,升降装置300用于在接收高温信号时控制发热膜100向上移动,发热膜100上升远离大棚底部的作物,从而降低对作物热辐射,以进行降温;升降装置300用于在接收低温信号时控制发热膜100向下移动,这样,发热膜100下降靠近大棚底部的作物,从而增加对作物热辐射,以进行加热。
[003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发热膜100包括第一封装膜110、电热转换层120、电极130和第二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覆盖在所述大棚主体上的保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膜,所述发热膜悬挂在所述大棚主体内部,且所述发热膜水平和/或竖直设置,所述发热膜与电源连接,所述发热膜用于通电后产生热量;其中,所述发热膜的透光率大于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农业大棚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大棚主体内部,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在检测所述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高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高温信号,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在检测所述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低于设置温度区间时发出低温信号;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棚主体的横梁上,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部件与所述发热膜的边缘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武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光之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