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3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架杆、主杆和辅杆,以及连接架杆和主杆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架杆和辅杆的第二连接组件,同时还包括有连接多个架杆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呈线性阵列多组设置且通过主杆和第一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左侧筒、右侧筒和侧弧板,左侧筒、右侧筒均与侧弧板相连接,侧弧板可相互进行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的设置,来将架杆和主杆进行连接,从而搭建出大棚的主体架构;再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的设置,来将辅杆和架杆进行连接,从而来辅助大棚的主体搭建;最后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来将架杆相互之间进行固定,从而来将大棚的下端进行固定,这样大棚才不会轻易的发生坍塌。轻易的发生坍塌。轻易的发生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棚支架
,特别是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棚是一种农作物种植或培育的辅助工具,其结构包括后墙、侧墙、龙骨和覆膜,后墙的两侧安装侧墙,两个侧墙之间的后墙上安装龙骨,该龙骨上覆盖安装覆膜,由于覆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日光通过覆膜进入大棚后使大棚内温度上升,而且人们还可以同时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除了农作物以外,大棚内还可以进行苗木等植株的培育;
[0003]大棚内部龙骨的另一种叫法又称作为“支架”,而现在大多数的普通农户在搭建大棚进行农作物培养的过程中,因为大棚的搭建成本和支架的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就会使得农户在搭建大棚的时候,只是通过简单的钢丝或是卡勾来将支架进行连接固定,这样在大棚的搭建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扭动钢丝或是拨动卡勾,从而在搭建大棚的过程中会对操作者的手部造成较大损伤;同时通过钢丝和卡勾连接的大棚在普通的环境下可以正常的进行工作,但是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如:强风、暴雪等,这样采用钢丝或是卡勾的普通连接方式就会有极大的可能造成连接不稳定,从而引发大棚坍塌的情况发生,进而给农户带来经济或是人身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连接不稳定和搭建时对操作者手部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架杆、主杆和辅杆,以及连接架杆和主杆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架杆和辅杆的第二连接组件,同时还包括有连接多个架杆的固定组件,所述架杆呈线性阵列多组设置且通过主杆和第一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左侧筒、右侧筒和侧弧板,左侧筒和右侧筒套放在架杆弯折处的两侧,左侧筒、右侧筒均与侧弧板相连接,侧弧板可相互进行拼接,所述主杆位于侧弧板拼接后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套筒和杆套,套筒套放在架杆外部,套筒与杆套固定相连接,所述辅杆位于杆套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套内部两端开设有螺孔,杆套外部在靠近套筒一侧的表面固定有螺母,螺母与螺孔相对齐,所述辅杆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定
位孔与杆套内部螺孔相对齐,定位孔与螺孔内部旋转设置有螺栓。
[0010]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杆、固定孔、杆孔和螺栓,所述架杆内部开设有杆孔,所述固定杆位于杆孔内部,固定杆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螺栓旋转安装在固定孔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架杆内开设有螺孔,架杆内部开设的螺孔与固定孔相对齐,架杆内部开设的杆孔与架杆内部开设的螺孔互相垂直。
[0012]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侧筒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为倾斜设置,连接块在远离左侧筒一端与侧弧板固定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弧板外部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有贴板,贴板内部开设有螺孔,螺孔内部旋转设置有螺栓。
[0014]作为本技术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右侧筒结构部件与左侧筒均相同,右侧筒与左侧筒呈对称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的设置,来将架杆和主杆进行连接,从而搭建出大棚的主体架构;再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的设置,来将辅杆和架杆进行连接,从而来辅助大棚的主体搭建;最后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来将架杆相互之间进行固定,从而来将大棚的下端进行固定,这样在发生极端天气的时候,大棚才不会轻易的发生坍塌;同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都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这样在安装搭建大棚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全程使用电动螺丝刀进行安装工作,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操作手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架杆等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内架杆等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内左侧筒等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内套筒等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0、架杆;101、螺孔;102、杆孔;200、固定杆;201、固定孔;300、套筒;301、杆套;302、螺母;400、左侧筒;401、连接块;402、侧弧板;403、贴板;404、右侧筒;500、辅杆;501、定位孔;600、主杆;7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3~6,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其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能实现对支架便捷进行连接,从而保护操作者手部的效果,其架杆100呈线性阵列多组设置且通过主杆600和第一连接组件进行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增减架杆100的数量来调整大棚搭建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左侧筒400、右侧筒404和侧弧板402,左侧筒400和右侧筒404套放在架杆100弯折处的两侧,这样左侧筒400和右侧筒404才可以相互倾斜对应,左侧筒400、右侧筒404均与侧弧板402相连接,侧弧板402可相互进行拼接,这样侧弧板402在拼接后才可以将主杆600进行夹紧固定,所述主杆600位于侧弧板402拼接后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架杆(100)、主杆(600)和辅杆(500),以及连接架杆(100)和主杆(600)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架杆(100)和辅杆(500)的第二连接组件,同时还包括有连接多个架杆(100)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00)呈线性阵列多组设置且通过主杆(600)和第一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左侧筒(400)、右侧筒(404)和侧弧板(402),左侧筒(400)和右侧筒(404)套放在架杆(100)弯折处的两侧,左侧筒(400)、右侧筒(404)均与侧弧板(402)相连接,所述主杆(600)位于侧弧板(402)拼接后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套筒(300)和杆套(301),套筒(300)套放在架杆(100)外部,套筒(300)与杆套(301)固定相连接,所述辅杆(500)位于杆套(301)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301)内部两端开设有螺孔(101),杆套(301)外部在靠近套筒(300)一侧的表面固定有螺母(302),螺母(302)与螺孔(101)相对齐,所述辅杆(500)内部开设有定位孔(501),定位孔(501)与杆套(301)内部螺孔(101)相对齐,定位孔(501)与螺孔(101)内部旋转设置有螺栓(7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支架连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鸿陈娇刘取林浩锋林铭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