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保温春亚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61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便当袋隔热保温能力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保温层和隔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粘接,保温层远离隔热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起,隔热层朝向保温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条,凸起和保温层朝向隔热层的一面粘接,保温层的厚度大于隔热层的厚度的两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热保温春亚纺,通过使用维纶纤维达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通过使用维纶纤维达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通过使用维纶纤维达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保温春亚纺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

技术介绍

[0002]春亚纺面料(PONGEE)是一种洋溢旺盛生命力、显示自然风貌的—春亚纺面料,它是问世已久的老品种,盛泽地区的纺织界对其产品进行了改版,除了采用消光丝原料和织造工艺创新外,还在染整后处理工艺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趋软,功能更拓展。在苏州市吴江区199号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上春亚纺的织造风格有平纹、斜纹、坚条、五枚、提花等,形成常年适销系列面料。
[0003]一般人为了方便中午吃饭,会选择早上做好便当并通过便当袋子携带,涤纶复合材料制便当袋具有密度高,轻便等特点,现有技术的便当袋一般会具备一定的保冷能力,使得内部的饭菜不会高于室外温度,保证内部菜品的新鲜,但是当室外温度过高时,便当袋的编织结构导热能力较强,能够将外界的热量传导进入编织袋内部,使得菜品在高温下析出内部水分,时间长了会使得菜品腐坏,因此存在便当袋表面面料不能隔热保温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保证便当袋能够隔绝热量并保证内部温度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包括保温层和隔热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隔热层粘接,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起,所述隔热层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条,所述凸起和所述保温层朝向所述隔热层的一面粘接,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的两倍。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经纬编织形成大平纹双层组织,所述大平纹双层组织分为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通过表经纱和表纬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里组织通过里经纱和里纬纱经纬编织而成。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组织为5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表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所述里组织为5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里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组织通过表经纱和表纬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表经纱通过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表纬纱通过纬纶纤维和维纶异形截面纤维相捻而成,所述维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且内部存在三个空腔,所述里组织通过里经纱和里纬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里经纱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相捻而成,
所述里纬纱通过若干维纶纤维和缠绕若干维纶纤维的包覆纱构成,所述包覆纱通过涤纶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相捻而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通过若干隔温纱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温纱包括相互缠绕的第一复合纱和第二复合纱,所述第一复合纱通过若干维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通过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二相捻而成,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二的截面为三角中空型。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的门幅为167cm,所述隔热层的总经根数为8412。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保温层和隔热层,保温层使得面料内部的温度不会外溢出去,隔热层使得面料外部的温度不会热传导进入面料内部,保温层和所述隔热层粘接,保温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起,使得面料内部和凸起接触的便当盒与面料的接触面积最小,降低了便当盒的散热效率,达到了控制便当袋内温度恒定的效果,隔热层朝向保温层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条,凸起和所述保温层朝向所述隔热层的一面粘接,减少了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进一步强化了保温层的保温能力,保温层的厚度大于隔热层的厚度的两倍,使得保温层更加不易散热,进一步优化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达到了使得面料能够隔绝外界热量并保温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大平纹双层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凸条组织的组织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表经纱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表纬纱的剖面图;
[0019]图6为本技术里经纱的剖面图;
[0020]图7为本技术里纬纱的剖面图;
[0021]图8为本技术隔温纱的剖面图;
[0022]图中:1、隔热层;2、保温层;3、凸起;4、凸条;5、涤纶纤维;6、锦纶纤维;7、表经纱;8、维纶纤维;9、维纶异形截面纤维;10、表纬纱;11、里经纱;12、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13、包覆纱;14、里纬纱;15、第一复合纱;16、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二;17、第二复合纱;18、隔温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如图1所示,包括保温层2和隔热层1,保温层2和隔热层1粘接,保温层2远离隔热层1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起3,隔热层1朝向保温层2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条4。
[0025]如图1

8所示,将涤纶纤维5和若干锦纶纤维6放入加捻机中,形成表经纱7,涤纶纤维5和锦纶纤维6均具备高纤维强度,使得表经纱7具备很强的韧性,将维纶纤维8置于喷丝板上形成维纶异形截面纤维9,维纶异形截面纤维9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且内部存在三个空腔,维纶纤维8具备低热传导性,能够很好的隔绝热量,此种形状的维纶异形截面纤维9内部存在三个隔热空腔,隔热空腔内部的热传导效率还要低于纤维内部的热传导,进一步强化了维纶纤维8的低热传导能力,将维纶纤维8和维纶异形截面纤维9放入加捻机中形成表纬纱10,表纬纱10具备很强的隔热能力。
[0026]如图1

8所示,将涤纶纤维5和锦纶纤维6放入加捻机中,形成里经纱11,里经纱11具备一定的韧性,将涤纶纤维5置于喷丝板上形成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12,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12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使得涤纶异形截面纤维具备了一个隔温空腔,使得涤纶纤维5具备一定的隔温效果,将若干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一12放入加捻机中形成包覆纱13,包覆纱13具备强韧性并具备隔温效果,将包覆纱13和若干维纶纤维8放入环锭捻线机中形成里纬纱14,里纬纱14具备强韧性并且能够产生一般的保温隔热能力。
[0027]如图1

8所示,将表经纱7、表纬纱10、里经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保温春亚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2)和隔热层(1),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隔热层(1)粘接,所述保温层(2)远离所述隔热层(1)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起(3),所述隔热层(1)朝向所述保温层(2)的一面阵列分布有若干凸条(4),所述凸起(3)和所述保温层(2)朝向所述隔热层(1)的一面粘接,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大于所述隔热层(1)的厚度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春亚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经纬编织形成大平纹双层组织,所述大平纹双层组织分为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通过表经纱(7)和表纬纱(10)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里组织通过里经纱(11)和里纬纱(14)经纬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保温春亚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为5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表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所述里组织为5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里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保温春亚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经纱(7)通过涤纶纤维(5)和若干锦纶纤维(6)相捻而成,所述表纬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祥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