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40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智能控制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装置以及行走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底座、联轴器。传动装置包括双链轮、单链轮、链条、联轴器、长轴、短轴和轴承。行走装置包括轮胎、轴承、轴端挡圈、六角螺母与标准弹性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设施AGV采后运输车的车架上安装动力装置,并分别采用双排、单排链轮传动装置,实现前后轮同步驱动,利于直线行驶和原地转向,适用于设施大棚种植环境,便于实现采收后的机械化和智能化运输。和智能化运输。和智能化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施AGV
,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

技术介绍

[0002]设施农业是人们利用现代的工程技术、工业化等技术手段,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相对舒适、稳定可控的环境,使农产品拥有较高品质、产量和可观利润。当前,我国尽管已有350万hm2的温室,但总体上设施农业发展仍属于起步阶段,质量水平普遍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0003]调研农民实际需求得知,设施农业生产主要在的移栽、植保、环境控制和收获运输等环节机械化需求大,特别是在采后运输的阶段。现有运输车难以在设施大棚的狭小空间内进行转弯、转向,而且运输车座椅固定,没有倒车镜,运输小车难以操作,而现有轨道运输车,路径固定,难以适用大规模种植,因此需要一种智能控制、自主导航、转向灵活、结构简单、单位面积承载量大的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该AGV小车可自主控制,灵活转向,满足温室内的采后运输要求。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智能控制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装置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车架尾端设置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车架底部设置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底座和联轴器,所述动力电池前置安装于车架底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电机安装底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底座中置安装于车架底部,所述联轴器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装置之间,将电机输出转矩高效传递给传动装置。
[0007]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双链轮、单链轮、链条、联轴器、长轴、短轴和轴承,所述双链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单链轮通过长轴、短轴、联轴器与行走装置连接,所述链条安装于双链轮与单链轮上,将双链轮上的转矩分别传递给两个单链轮。
[0008]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轮胎、轴承、轴端挡圈、六角螺母与标准弹性垫圈。
[0009]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对齐反向安装,分别将动力输出至车体两侧传动链。
[0010]所述单链轮搭配短轴安装于所述车架前侧,所述单链轮搭配长轴安装于所述车架后侧。
[0011]所述轮胎搭配短轴安装于所述车架前侧,所述轮胎搭配长轴安装于所述车架后侧,所述轴承分别与所述长轴、短轴过盈配合。
[0012]本技术提供的AGV采后运输小车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实地调研确定车体结构尺寸,满足温室内自主行走要求;
[0014](2)通过采用单双链轮配合使用,节约电机数量,降低成本;
[0015](3)通过单双链轮结构,使同侧前后两车轮同步驱动,利于直线行驶、原地转向以及倒车等作业场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GV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车架;2、智能控制装置;3、动力装置;31、动力电池;32、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4、联轴器;4、传动装置;41、双链轮;42、单链轮;43、链条;44、长轴;45、短轴;46、轴承;5、行走装置;51、轮胎;46、轴承;52、轴端挡圈;53、六角螺母;54、标准弹性挡圈。
实施方式实施例
[00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包括车架1和安装在车架上的智能控制装置2、动力装置3、传动装置4以及行走装置5,所述车架1尾端设置智能控制装置2,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力电池31、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和联轴器34,所述动力电池31前置安装于车架1底部,所述驱动电机32安装于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中置安装于车架1底部,所述联轴器34安装于电机32输出轴与传动装置4之间,将电机32输出转矩高效传递给传动装置4。 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双链轮41、单链轮42、链条43、联轴器34、长轴44、短轴45和轴承46,所述双链轮41通过联轴器34与电机32输出轴连接,所述单链轮42通过长轴44、短轴45、联轴器34与行走装置5连接,所述链条43安装于双链轮41与单链轮42上,将双链轮41上的转矩分别传递给两个单链轮42。所述行走装置5包括轮胎51、轴承46、轴端挡圈52、六角螺母53与标准弹性垫圈54。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32,对齐反向安装,分别将动力输出至车体两侧传动链。所述单链轮42搭配短轴45安装于所述车架1前侧,所述单链轮42搭配长轴44安装于所述车架1后侧。所述轮胎51搭配短轴45安装于所述车架1前侧,所述轮胎51搭配长轴44安装于所述车架1后侧,所述轴承46分别与所述长轴44、短轴45过盈配合。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
[0024]使用时,如图1所示,智能控制装置2向前置于车架1底部的动力电池31以及驱动电机32发送控制信号,驱动电机32开始工作,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4将动力传递给双链轮41,双链轮41经链条43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小车的前后轮51,由于每个双链轮41同时驱动两单链
轮42,且采用分布式反向安装,保证前后两单链轮42转动方向相同,转动速度一致,便于控制。
[0025]由于两驱动电机32采用对齐反向安装,故当小车直线行驶且方向为前进时,智能控制装置2驱动两电机32左侧顺时针旋转,右侧逆时针旋转;当直线行驶且方向为后退时,智能控制装置2驱动两电机32左侧逆时针旋转,右侧顺时针旋转;当小车原地向左转向时,智能控制装置2驱动两电机32同时顺时针旋转;当小车原地向右转向时,智能控制装置2驱动两电机32同时逆时针旋转。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结构或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同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安装在车架(1)上的智能控制装置(2)、动力装置(3)、传动装置(4)以及行走装置(5),所述车架(1)尾端设置智能控制装置(2),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力电池(31)、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和联轴器(34),所述动力电池(31)前置安装于车架(1)底部,所述驱动电机(32)安装于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底座(33)中置安装于车架(1)底部,所述联轴器(34)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装置(4)之间,将电机输出转矩高效传递给传动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施AGV采后运输小车,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双链轮(41)、单链轮(42)、链条(43)、联轴器(34)、长轴(44)、短轴(45)和轴承(46),所述双链轮(41)通过联轴器(34)与电机(32)输出轴连接,所述单链轮(42)通过长轴(44)、短轴(45)、联轴器(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惠萍王霆伟王常林王晨思李怡荣麟瑞张娇曹亚洲吴宇杨岩哲张宸任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