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25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包括:压板、罩盖、压垫、套管、芯管、底座、出水槽、防撕层、通水槽、滴灌管、灌溉横管以及出水孔,所述压板右端面安装有罩盖,所述罩盖内侧安装有压垫,所述压垫内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侧安装有防撕层,所述防撕层内侧安装有芯管,所述芯管内侧开设有通水槽,所述压垫外侧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水槽,所述通水槽内侧下端安装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下端面安装有灌溉横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罩盖以及压垫,能够保护套管以及芯管,通过使用底座、套管以及防撕层,能够有效作物根系有可能穿破毛管或入侵滴头,鼠虫啃咬。鼠虫啃咬。鼠虫啃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


[0001]本技术属于灌溉管道
,涉及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

技术介绍

[0002]灌溉的前提是需要满足灌溉管道的铺设,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951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节水灌溉管道,包括设置于基槽内的灰土填充层和固定于该灰土填充层中的复合柔性管,所述复合柔性管包括自外而内的柔性管基层、PVC涂塑层和PE薄膜层;
[0003]但是灌溉管道在实际铺设的过程中,需要与地面接触,其复合柔性管在地面上铺设则会产生磨损,同时造成灌溉水的泄露,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现灌溉管道灌水均匀性差,滴头容易堵塞,且作物根系有可能穿破毛管或入侵滴头,鼠虫啃咬,系统维护困难,因此,现在亟需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包括:压板、罩盖、压垫、套管、芯管、底座、出水槽、防撕层、通水槽、滴灌管、灌溉横管以及出水孔,所述压板右端面安装有罩盖;
[0006]所述罩盖内侧安装有压垫,所述压垫内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侧安装有防撕层,所述防撕层内侧安装有芯管,所述芯管内侧开设有通水槽;
[0007]所述压垫外侧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水槽,所述通水槽内侧下端安装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下端面安装有灌溉横管,所述灌溉横管左右两侧开设有出水孔。
[000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板与罩盖连接固定,所述压板内部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罩盖上端安装有聚乙烯层, 聚乙烯层下端安装有钢盖。
[000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板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底座内侧开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内侧以及罩盖内侧均与压垫连接固定,所述压垫为一种橡胶块。
[00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为一种不锈钢管,所述套管内侧以及芯管外侧均与防撕层塑熔连接,所述芯管横截面直径长度为套管横截面直径二分之一。
[00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芯管横截面圆心与套管横截面圆心呈同心设置,所述滴灌管贯穿套管、防撕层以及芯管并与灌溉横管内部连通,每组所述滴灌管包括三组分管。
[0012]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所述灌溉横管开设有两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部与出水槽内部相互连通。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罩盖以及压垫,能够保护套管以及芯管,通过使用底座、套管以及防撕层,能够有效作物根系有可能穿破毛管或
入侵滴头, 鼠虫啃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中套管以及芯管的正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中套管以及芯管内部的正视结构图;
[0018]图中:1

压板、2

罩盖、3

压垫、4

套管、5

芯管、6

底座、7

出水槽、8

防撕层、9

通水槽、10

滴灌管、11

灌溉横管、12

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3,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包括:压板1、罩盖2、压垫3、套管4、芯管5、底座6、出水槽7、防撕层8、通水槽9、滴灌管10、灌溉横管11以及出水孔12,压板1右端面安装有罩盖2;
[0021]罩盖2内侧安装有压垫3,压垫3内侧安装有套管4,套管4内侧安装有防撕层8,防撕层8内侧安装有芯管5,芯管5内侧开设有通水槽9;
[0022]压垫3外侧下端安装有底座6,底座6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水槽7,通水槽9内侧下端安装有滴灌管10,滴灌管10下端面安装有灌溉横管11,灌溉横管11左右两侧开设有出水孔12。
[0023]压板1与罩盖2连接固定,压板1内部开设有螺栓孔,罩盖2上端安装有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下端安装有钢盖,能够保护套管4不受外力挤压。
[0024]压板1与底座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底座6内侧开设有管槽,管槽内侧以及罩盖2内侧均与压垫3连接固定,压垫3为一种橡胶块,能够支撑套管4不受弯折。
[0025]套管4为一种不锈钢管,套管4内侧以及芯管5外侧均与防撕层8塑熔连接,芯管5横截面直径长度为套管4横截面直径二分之一,能够防止鼠类撕扯或根系撑破的同时,对芯管5内部保温。
[0026]芯管5横截面圆心与套管4横截面圆心呈同心设置,滴灌管10贯穿套管4、防撕层8以及芯管5并与灌溉横管11内部连通,每组滴灌管10包括三组分管,能够加快灌溉效率。
[0027]每组灌溉横管11开设有两组出水孔12,出水孔12内部与出水槽7内部相互连通,能够防止单一出水槽7堵塞影响灌溉效果。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解决复合柔性管在地面上铺
设则会产生磨损,同时造成灌溉水泄露的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在铺设芯管5时,将防撕层8以及套管4安装在芯管5外侧,同时保持套管4与底座6中间位置上侧以及罩盖2下侧保持嵌合状态,能够有效保护套管4在使用中磨损的问题,同时套管4能够有效保护芯管5,防止芯管5受压导致破损泄露的问题。
[0029]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解决灌溉管道灌水均匀性差,滴头容易堵塞,且作物根系有可能穿破毛管或入侵滴头,鼠虫啃咬,系统维护困难的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将灌溉水引入通水槽9内部,灌溉水通过若干组滴灌管10进入灌溉横管11内部,并通过出水孔12流入出水槽7,从而对土地进行灌溉,其多组出水槽7能够有效减少由于土壤堵塞产生的灌溉效率差等问题,同时其底座6、套管4以及防撕层8能够有效保护芯管5遭受作物根系有可能穿破毛管或入侵滴头以及鼠虫啃咬的问题,同工作人员需要维护管道时,仅需将固定压板1以及底座6之间的螺栓取出即可,并打开罩盖2即可进行维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包括:压板(1)以及出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右端面安装有罩盖(2);所述罩盖(2)内侧安装有压垫(3),所述压垫(3)内侧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内侧安装有防撕层(8),所述防撕层(8)内侧安装有芯管(5),所述芯管(5)内侧开设有通水槽(9);所述压垫(3)外侧下端安装有底座(6),所述底座(6)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水槽(7),所述通水槽(9)内侧下端安装有滴灌管(10),所述滴灌管(10)下端面安装有灌溉横管(11),所述灌溉横管(11)左右两侧开设有出水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与罩盖(2)连接固定,所述压板(1)内部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罩盖(2)上端安装有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下端安装有钢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地面的灌溉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赞丰王孟倩崔丽萍卢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合吉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