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工机床,所述加工机床,包括机台,机台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滑移组件以及至少两组加工组件,加工组件和清洁组件间隔设于滑移组件的上方,滑移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以及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导轨上的滑台组件以及设于滑台组件上的定位治具。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工机床,定位治具用于对待加工件进行固定定位,滑台组件能够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带动待加工件移动到不同工序对应的加工组件处进行依次加工,并通过清洁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清理,能够对待加工件实现一次性定位,避免了重复定位,节省了加工工时,提高了加工组件作业时的定位精度,提升了加工效果,延长了加工组件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机床
[0001]本申请涉及玻璃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C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背板玻璃、盖板本体等作为3C产品里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经过切割开料、修边(轮廓)、抛光打磨(轮廓)等一系列工序生产而成。
[0003]现有的生产工艺,玻璃一般是通过激光或者精雕机切割开料,而后移载至精雕机进行轮廓修边,再移载至磨机内进行轮廓打磨抛光,需要通过多次移载以及重复定位,工时长,修边后抛光作业定位精度低,抛光轮使用寿命较短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加工机床,能够对待加工件实现一次性定位,避免了重复定位,节省了加工工时,提高了加工组件作业时的定位精度,提升了加工效果,延长了加工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5]根据本技术的加工机床,包括机台,机台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滑移组件以及至少两组加工组件,加工组件和清洁组件间隔设于滑移组件的上方,滑移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以及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导轨上的滑台组件以及设于滑台组件上的定位治具。
[0006]根据本技术的加工机床,定位治具用于对待加工件进行固定定位,滑台组件能够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带动待加工件移动到不同工序对应的加工组件处进行依次加工,并通过清洁组件对待加工件进行清理,能够对待加工件实现一次性定位,避免了重复定位,节省了加工工时,提高了加工组件作业时的定位精度,提升了加工效果,延长了加工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7]根据本技术的加工机床,滑移组件包括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滑移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至少两组加工组件包括第一加工组件和第二加工组件,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滑移模组和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滑移模组上的第一加工模组,第二加工组件包括第二滑移模组和可移动地设于第二滑移模组上的第二加工模组。
[0008]可选地,第一加工模组包括精雕头,第二加工模组包括抛光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加工机床,滑移组件还包括防水组件和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滑台组件连接,以驱动滑台组件在第一导轨上往复移动,防水组件与第一导轨连接,防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第一挡板构造成U形,第一挡板设于第一导轨的上方,两个第二挡板分别设于第一导轨的两侧。
[0010]可选地,滑台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四挡板和第三挡板间隔设于第一导轨上方,第四挡板位于第三挡板和第一导轨之间,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均构造成U形,第一挡板设于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第二挡板设于第四挡板和第一导轨之间。
[0011]可选地,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限定出第一密封槽,第四挡板和第一导轨限定出第二密封槽,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嵌设于第一密封槽中,第二挡板的上端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嵌设于第二密封槽中。
[0012]可选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卡接部和与第一卡接部连接的第一弹性片,第一卡接部卡设于第一挡板上,第二密封条包括第二卡接部和与第二卡接部连接的第二弹性片,第二卡接部卡设于第二挡板上。
[0013]可选地,加工机床还包括至少两组隔板组件,隔板组件设于清洁组件与加工组件之间,隔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和隔板,第二驱动部可驱动隔板沿第三方向移动,隔板具有阻挡状态和避让状态,隔板处于阻挡状态时与第一挡板止抵,隔板处于避让状态时与第一挡板间隔并形成间隙,间隙可供滑台组件穿过。
[0014]可选地,机台上设有围板组件,围板组件包括底板和环绕底板设置的侧围板,第一加工组件、第二加工组件、清洁组件以及滑移组件设于底板上方,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第二子板以及第三子板,第二子板分别与第一子板以及第三子板之间设有翻边,第一子板与第一加工组件相对设置,第二子板与清洁组件相对设置,第三子板与第二加工组件相对设置。
[0015]可选地,沿背离第二子板的方向,第一子板和第三子板均朝向靠近滑移组件的方向倾斜,第一子板的远离第二子板的一端和第三子板的远离第二子板的一端均设有回收口。
[0016]可选地,清洁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导轨上的清洗板,清洗板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清洗板上设有多个喷水孔和多个喷气孔,喷水孔和喷气孔分别设于清洗板的相对的两侧。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滑移组件和防水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第一加工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加工组件的立体图;
[0023]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防水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滑移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滑移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6]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隔板组件的立体图;
[0027]图9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围板组件的立体图;
[0028]图10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围板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9]图1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清洗组件的立体图;
[0030]图1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工机床的清洗组件的部件结构的爆炸图;
[0031]图13为图12中A处的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加工机床1,
[0034]机台10,第一加工组件20,第一滑移模组21,第一加工模组22,精雕头222,清洁组件30,第二导轨31,清洗板32,喷水孔322,第三驱动部33,连接板34,盖板35,清洗槽36,第二加工组件40,第二滑移模组41,第二加工模组42,抛光轮422,滑移组件50,第一导轨51,滑台组件52,连接件522,滑台524,定位挡板525,定位治具526,第三挡板527,第一密封槽5272,第四挡板528,第二密封槽5282,第一驱动部53,防水组件54,第一挡板542,第一密封条543,第一卡接部5432,第一弹性片5434,第二挡板544,第二密封条545,第二卡接部5452,第二弹性片5454,隔板组件60,第二驱动部61,隔板62,围板组件70,底板71,第一子板712,翻边713,第二子板714,第三子板716,回收口718,侧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滑移组件以及至少两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和所述清洁组件间隔设于所述滑移组件的上方,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以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滑台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滑台组件上的定位治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滑移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至少两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第一加工组件和第二加工组件,所述第一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滑移模组和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移模组上的第一加工模组,所述第二加工组件包括第二滑移模组和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移模组上的第二加工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模组包括精雕头,所述第二加工模组包括抛光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防水组件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滑台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台组件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往复移动,所述防水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构造成U形,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方,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均构造成U形,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限定出第一密封槽,所述第四挡板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林,陈全强,左友林,陈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