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10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创装置,一种清创装置,包括清创台,清创台的顶部开设有清洗槽,清洗槽能将清洗液排入到固定容器中;调节组件,转动连接在清洗槽的两侧壁之间;限位支撑组件,连接在调节组件上,用于对患者肢体的限位支撑;该装置通过限位支撑组件实现对患者肢体的支撑,使清创的肢体处于放松的状态,且在固定过程中,用于固定的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能通过调节组件进行调节,以便于适应不同创口面积的清创,即受伤的面积较大时,在对肢体限位时,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相对较大一点,反之,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相对较小一点,以便于需要清创的部位完全暴露出来。创的部位完全暴露出来。创的部位完全暴露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清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清创的流程中,需要将患者的肢体置于清创台上,通过医护人员手动的进行清创,在清创时患者的肢体直接伸入清创台中的清洗池中,肢体处没有支撑物,患者只能通过自身肢体的发力来支撑,
[0003]在进行清洗清创的过程中,长时间的发力将会导致患者肢体僵硬、发力,从而无法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清创操作。另外,由于患者肢体存在创口,患者在进行清创的过程中难免会由于疼痛等因素对受伤的肢体进行手扶,如此更需要支撑结构来减轻患者的负担,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快速的清创操作。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仅仅是对患者的肢体某一部位进行支撑,其在配合医护人员清创时还需要患者发力,此时患者的肢体是处于紧绷状态而非放松状态,不便于进行清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清创装置在清创时肢体处没有支撑物,患者只能通过自身肢体的发力来支撑导致疲劳以及紧绷不便于清创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清创装置,包括:
[0006]清创台,所述清创台的顶部开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能将清洗液排入到固定容器中;
[0007]调节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洗槽的两侧壁之间;
[0008]限位支撑组件,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用于对患者肢体的限位支撑;
[0009]其中,所述限位支撑组件能在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作用下沿所述清洗槽的内腔滑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螺纹杆、旋转柄与两个滑块;
[0011]两个螺纹杆,相互平行设置且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洗槽中,且两个所述螺纹杆通过连接件联动连接;
[0012]旋转柄,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清创台的一端上;
[0013]两个滑块,均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杆上,两个所述滑块的内腔开设有与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相对应螺接的螺纹孔;
[0014]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滑块沿两个所述螺纹杆滑动远离或滑动靠近。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清洗槽的一端上均连接有主动齿轮,位于两个所述主动齿轮之间的所述清洗槽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分别相对应的与两个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分别相对应的与两个所述滑块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的内腔开设有圆弧形槽,位于所述圆弧形槽两侧的限位座上设置有约束带。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洗槽的底部截面成V形结构设计,所述清洗槽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液口。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创台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滑轮,每个所述滑轮上均安装有制动刹片。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限位支撑组件能实现对患者肢体两端的限位支撑,使清创的肢体能处于平放的状态,无需患者自身主动发力支撑,保证了患者清创时肢体创口部位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减少了创口处因过度发力而出血的可能。
[0021]同时在固定过程中,用于固定的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能通过调节组件进行调节,以便于适应不同创口面积的清创,即受伤的面积较大时,在对肢体限位支撑时,两个限位支撑组件之间设有可调节的间距以便将需要清创的部位完全暴露出来。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立面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俯视图;
[0025]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26]1、清创台;2、清洗槽;3、调节组件;4、限位支撑组件;5、排液口;6、滑轮
[0027]31、螺纹杆;32、旋转柄;33、滑块;34、螺纹孔;35、主动齿轮;36、从动齿轮;
[0028]41、限位座;42、圆弧形槽;43、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一种清创装置,包括:
[0031]清创台1,清创台1的顶部开设有清洗槽2,清洗槽2能将清洗液排入到固定容器中;
[0032]调节组件3,转动连接在清洗槽2的两侧壁之间;
[0033]限位支撑组件4,连接在调节组件3上,用于对患者肢体的限位支撑;
[0034]其中,限位支撑组件4能在调节组件3的调节作用下沿清洗槽2的内腔滑动。
[0035]该装置能够分别实现患者的上肢与下肢的限位支撑,为患者的受伤肢体处提供支撑点,在限位支撑的过程中能根据受伤部位的面积大小及时的调整限位的区域,从而便于
患者的快速清创处理。
[0036]在清创时,根据患者受伤的面积大小来调整限位支撑组件4之间的间距,调整好后,患者将受伤的部位放置在限位支撑组件4上,利用限位支撑组件4将患者受伤的肢体固定,然后进行手动的清创处理,清创的消毒液从清洗槽2中流出,并排放到固定的收集容器中。
[0037]其中,如图1所示,清洗槽2的底部截面成V形结构设计,清洗槽2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液口5,V形结构的设计能使清洗槽2的底部呈周侧高底部低的形式,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将消毒液快速的流入到排液口5。
[003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清创台1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滑轮6,每个滑轮6上均安装有制动刹片,这样有利于清创台1的移动。
[0039]在清创时,由于伤者的受伤的面积大小不尽相同,受伤的面积较大时,在对肢体限位时,固定的两端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相对较大一点,反之,固定的两端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相对较小一点,以便于需要清创的部位完全暴露出来。
[0040]具体地,如图1

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两个螺纹杆31、旋转柄32与两个滑块33;两个螺纹杆31,相互平行设置且均转动连接在清洗槽2中,且两个螺纹杆31通过连接件联动连接;旋转柄32,连接在其中一个螺纹杆31伸出清创台1的一端上;两个滑块33,均螺纹连接在两个螺纹杆31上,两个滑块33的内腔开设有与两个螺纹杆31分别相对应螺接的螺纹孔34;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滑块33沿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创台(1),所述清创台(1)的顶部开设有清洗槽(2),所述清洗槽(2)能将清洗液排入到固定容器中;调节组件(3),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洗槽(2)的两侧壁之间;限位支撑组件(4),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3)上,用于对患者肢体的限位支撑;其中,所述限位支撑组件(4)能在所述调节组件(3)的调节作用下沿所述清洗槽(2)的内腔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两个螺纹杆(31)、旋转柄(32)与两个滑块(33);两个螺纹杆(31),相互平行设置且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洗槽(2)中,且两个所述螺纹杆(31)通过连接件联动连接;旋转柄(32),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31)伸出所述清创台(1)的一端上;两个滑块(33),均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杆(31)上,两个所述滑块(33)的内腔开设有与两个所述螺纹杆(31)分别相对应螺接的螺纹孔(34);在外力作用下两个滑块(33)沿两个所述螺纹杆(31)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平原县王凤楼中心卫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