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98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升降立柱、冲洗仓、冲洗液箱和废液箱,升降立柱竖直装配在移动底座上端,冲洗仓的底部通过连杆与升降立柱的上部连接固定,冲洗仓包括底盒和上盖,上盖铰接在底盒的上部,底盒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一防水遮挡片,上盖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二防水遮挡片,上盖与底盒上部盖合时,上盖两端的第二防水遮挡片与底盒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密封接触,上盖侧壁设有夹层腔体,其内表面设有多个出液口,上盖侧壁外设有进液口,进液口连接冲洗液箱内的泵体,底盒与废液箱连通。优点:能够使得患者皮肤在密封环境下冲洗,避免造成冲洗液飞溅,同时,能够收集冲洗废液,避免污染。避免污染。避免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皮肤病临床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表皮创口进行冲洗。目前,采用的方式仅是利用冲洗液对患者的创口进行直接冲洗,由于伤口在冲洗时没有合适的收集装置,使得冲洗操作较为不便,并且,容易造成冲洗液与皮肤接触后的飞溅,飞溅液极易造成污染,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如果患者伤口具有传染性,飞溅和外流的冲洗液还会对操作的医务人员造成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升降立柱、冲洗仓、冲洗液箱和废液箱,上述升降立柱竖直装配在上述移动底座上端,上述冲洗仓的底部通过连杆与上述升降立柱的上部连接固定,上述冲洗仓包括底盒和上盖,上述底盒为上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上述上盖为下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上述上盖铰接在上述底盒的上部,并可上下翻转盖住或打开上述底盒的上部敞口,上述底盒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一防水遮挡片,上述上盖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二防水遮挡片,上述第一防水遮挡片的上部以及第二防水遮挡片的下部分别设有弧形的缺口,且当上述上盖与底盒上部盖合时,上述上盖两端的第二防水遮挡片与上述底盒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密封接触,且二者的缺口构成一个供患者肢体穿过的孔位,上述上盖侧壁设有夹层腔体,其内表面设有多个与上述夹层腔体连通的出液口,上述上盖侧壁外表面设有与上述夹层腔体连通的进液口,上述进液口通过软管连接放置于上述冲洗液箱内的泵体的出液端,上述底盒底壁设有排液口,上述排液口通过软管与上述废液箱连通,上述冲洗液箱和废液箱分别安装在上述移动底座上端。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上述底盒内底壁上在其两端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托。
[0008]进一步,上述底盒和上盖边缘处分别设有法兰边,上述底盒和上盖盖合时,二者的的法兰边相互密封贴合。
[0009]进一步,上述底盒和上盖一侧的法兰边边沿相互铰接,二者另一侧法兰边的贴合面上分别一一对应的嵌装有相互吸附的磁体。
[0010]进一步,上述移动底座包括载体和多个行走轮,多个上述行走轮间隔装配于上述载体的下端,上述、升降立柱冲洗液箱和废液箱分别装配于上述载体上端。
[0011]进一步,上述行走轮为福马轮。
[0012]进一步,上述升降立柱包括固定管和升降杆,上述固定管竖直固定在上述移动底座的上端,上述升降杆竖直插入上述固定管的上端管口内,并可沿上述固定管上下移动,上述固定管的上端管口部位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拧紧螺栓,上述拧紧螺栓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旋动至与上述升降杆相抵或分离。
[0013]进一步,上述第一防水遮挡片和第二防水遮挡片均为硅胶片。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得患者皮肤在密封环境下冲洗,避免造成冲洗液飞溅,同时,能够收集冲洗废液,避免污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中冲洗仓的结构侧示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移动底座;2、升降立柱;3、冲洗仓;4、冲洗液箱;5、废液箱;6、泵体;11、载体;12、行走轮;21、固定管;22、升降杆;31、底盒;32、上盖;33、支撑托;311、第一防水遮挡片;321、第二防水遮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升降立柱2、冲洗仓3、冲洗液箱4和废液箱5,上述升降立柱2竖直装配在上述移动底座1上端,上述冲洗仓3的底部通过连杆与上述升降立柱2的上部连接固定,上述冲洗仓3包括底盒31和上盖32,上述底盒31为上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上述上盖32为下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上述上盖32铰接在上述底盒31的上部,并可上下翻转盖住或打开上述底盒31的上部敞口,上述底盒31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上述上盖32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二防水遮挡片321,上述第一防水遮挡片311的上部以及第二防水遮挡片321的下部分别设有弧形的缺口,且当上述上盖32与底盒31上部盖合时,上述上盖32两端的第二防水遮挡片321与上述底盒31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密封接触,且二者的缺口构成一个供患者肢体穿过的孔位,上述上盖32侧壁设有夹层腔体,其内表面设有多个与上述夹层腔体连通的出液口,上述上盖32侧壁外表面设有与上述夹层腔体连通的进液口,上述进液口通过软管连接放置于上述冲洗液箱4内的泵体6的出液端,上述底盒31底壁设有排液口,上述排液口通过软管与上述废液箱5连通,上述冲洗液箱4和废液箱5分别安装在上述移动底座1上端。
[0021]使用过程如下:
[0022]本装置主要针对患者的四肢皮肤创口进行冲洗,需要对四肢某个部位的创口进行冲洗时,打开冲洗仓3(向上翻起上盖32),然后将肢体平放在底盒31的上部敞口处,使得冲洗部位置于底盒31的两端之间,患者的肢体的下部分贝与底盒31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的缺口嵌合,接下来,向下翻转上盖32,使其盖合在底盒31上部敞口,上盖32两端的第二防水遮挡片321紧密的压在患者的肢体对应部位,并与第一防水遮挡片311接触(此状态下,
由于第一防水遮挡片311和第二防水遮挡片321均为柔性的片状构件,因此,在底盒31与上盖32相对盖合后,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和第二防水遮挡片321会包裹患者的肢体对应部位,第一防水遮挡片311和第二防水遮挡片321的缺口形成的孔位会“箍”在患者的肢体外围,该孔位未受力下的孔径尺寸小于患者的肢体外围尺寸,因此,在底盒31与上盖32相对盖合后,孔位会被患者肢体“撑大外扩”,孔位边缘紧密贴合在患者肢体外围)从而使得患者的创口位于冲洗仓3内部,接下来,泵体6开启,向上盖32侧壁的夹层腔体输送冲洗液,冲洗液再经上盖32内表面的出液口流出,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整个冲洗过程在冲洗仓3的密闭环境下,不会造成冲洗液飞溅,并且,冲洗后的废液会经底盒31上的出液口回流收集在废液箱5中,避免污染,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得患者皮肤在密封环境下冲洗,避免造成冲洗液飞溅,同时,能够收集冲洗废液,避免污染。
[0023]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泵体6外接电源,或是在移动底座1上配置移动电源供电。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底盒31内底壁上在其两端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托3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升降立柱(2)、冲洗仓(3)、冲洗液箱(4)和废液箱(5),所述升降立柱(2)竖直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所述冲洗仓(3)的底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升降立柱(2)的上部连接固定,所述冲洗仓(3)包括底盒(31)和上盖(32),所述底盒(31)为上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所述上盖(32)为下部及两端均敞口的壳体,所述上盖(32)铰接在所述底盒(31)的上部,并可上下翻转盖住或打开所述底盒(31)的上部敞口,所述底盒(31)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所述上盖(32)的两端封装有柔性的第二防水遮挡片(321),所述第一防水遮挡片(311)的上部以及第二防水遮挡片(321)的下部分别设有弧形的缺口,且当所述上盖(32)与底盒(31)上部盖合时,所述上盖(32)两端的第二防水遮挡片(321)与所述底盒(31)两端的第一防水遮挡片(311)密封接触,且二者的缺口构成一个供患者肢体穿过的孔位,所述上盖(32)侧壁设有夹层腔体,其内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上盖(32)侧壁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夹层腔体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软管连接放置于所述冲洗液箱(4)内的泵体(6)的出液端,所述底盒(31)底壁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软管与所述废液箱(5)连通,所述冲洗液箱(4)和废液箱(5)分别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皮肤病患者创口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31)内底壁上在其两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雅茹王智文李慧李笑徐志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