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前盖板、后盖板、环壁,环壁设置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并且,前盖板、后盖板、环壁共同限定出蜗壳内腔以及位于顶部的出风口;还包括蜗舌,设置在环壁的内侧且邻近出风口,沿着流体的流动路径,该蜗舌具有位于蜗壳内腔内部的下表面和外露于蜗壳内腔之外的上表面;蜗舌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有至少一组凹入部,每组至少有两个凹入部,并沿着蜗舌的舌尖往舌根方向间隔分布。减少气流在蜗舌处形成脱落涡,有利于气流顺畅排出出风口,有利于维持离心风机的压力和排气效率,也有利于降低噪音。也有利于降低噪音。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风机是吸油烟机及其它通风设备的主要动力系统,其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压力系数高、流量系数大等特点。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置蜗壳内的蜗舌和叶轮等。离心风机内的气流与蜗舌之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由于蜗舌的存在,气体流过蜗舌后产生漩涡,由于流量较大及逆压梯度的存在,使得蜗舌与叶轮之间出现回流,导致一部分气流再次参杂到蜗壳内进行循化,并没有排出风机出口,导致风机的效率和压力的降低,当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蜗舌滞止区产生的漩涡,迅速扩大,并与蜗壳出口的主流区进行掺杂,在蜗壳出口导致气流阻塞,从而造成风机内部流动结构的恶化,使得压力和效率急剧下降。第二,气流对蜗舌周期性作用,在其表面形成非定常压力脉动,外加从蜗舌表面脱落的脱落涡,使得离心风机具有较大的噪音。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0629410.8(公告号为CN2153335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包括主体部以及出风部,其中主体部内部限制有用于安装离心叶轮的容纳空间,出风部从主体部的周向延伸形成,出风部内部限定有出风道,出风部在出风道的末端形成出风口;蜗舌,其朝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外导风面,蜗舌远离出风口的一侧形成内导风面;多个导流槽,设置于蜗舌表面,由内导风面一侧的舌根处经由舌尖再向外导风面一侧的舌根方向延伸,导流槽的宽度沿延伸方向递减。通过对蜗舌部分进行导流槽的设计,改善了出风口处的气流流畅度,降低了出风口的噪声。
[0004]但是,导流槽由内导风面一侧的舌根处经由舌尖再向外导风面一侧的舌根方向延伸,蜗舌处的脱落涡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不便于气流顺畅排出出风口和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的离心风机的蜗壳。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风机。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油烟机。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
[0009]前盖板;
[0010]后盖板;
[0011]环壁,设置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
[0012]并且,所述前盖板、后盖板、环壁共同限定出蜗壳内腔以及位于顶部的出风口;还
包括
[0013]蜗舌,设置在所述环壁的内侧且邻近所述出风口,沿着流体的流动路径,该蜗舌具有位于蜗壳内腔内部的下表面和外露于蜗壳内腔之外的上表面;
[0014]其特征在于:
[0015]所述蜗舌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有至少一组凹入部,每组至少有两个凹入部,并沿着蜗舌的舌尖往舌根方向间隔分布。
[0016]为了进一步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所述凹入部具有至少两组,并沿着蜗壳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如果凹入部的数量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
[0017]为了进一步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沿着蜗壳的轴线方向,凹入部的长度为L1,相邻两组凹入部之间的间距为L2,L1>L2。如此,凹入部对应的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减少脱落涡的效果较好。
[0018]为了便于气流进入凹入部,所述的凹入部中央部位深、周边部位浅并逐渐平滑过渡。如此,便于气流进入凹入部。
[0019]凹入部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为了方便制造,沿蜗壳的径向平面切所述凹入部形成的截面呈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记为R3,R3的范围为1.8~2.2mm。如此便于制造。
[0020]为了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所述凹入部沿蜗壳径向方向延伸。如此,凹入部的延伸方向与气流的延伸方向成角度,如此便于减少蜗舌处的脱落涡。
[0021]蜗舌可以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为了便于排出气流,沿蜗壳的径向平面切所述蜗舌形成的截面具有
[0022]安装边缘,与环壁的内侧相连,且沿蜗壳的径向方向延伸;
[0023]上边缘,其一端与安装边缘的顶端相连;
[0024]下边缘,其一端与安装边缘的底端相连;
[0025]前边缘,分别连接上边缘的另一端和下边缘的另一端;
[0026]将蜗壳沿着其径向落在竖向平面的投影,经过蜗壳中心的竖向直线记为H;
[0027]该安装边缘与该竖向直线H的夹角为α1,α1为18
°
~20
°
;
[0028]该前边缘的最远端与蜗壳中心的连线与竖向直线H的夹角为α2,α2为29
°
~32
°
;
[0029]该上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为114
°
~117
°
;
[0030]该安装边缘与下边缘相连形成的顶点与蜗壳中心的距离为R1,R1为115~119mm。
[0031]如此,蜗舌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便于气流排出。
[0032]为了便于排出气流,所述前边缘为朝外凸出的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为R2,R2为4~7mm。如此,便于气流排出。
[003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
[003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蜗舌的上表面或/和下表面有至少一组凹入部,每组至少有两个凹入部,并沿着蜗舌的舌尖往舌根方向间隔分布,凹入部起到减阻和稳流的作用,减少气流在蜗舌处形成脱落涡,有利于气流顺畅排出出风口,有利于维持离
心风机的压力和排气效率;
[0036]另外,因为减少气流在蜗舌处形成脱落涡、凹入部能够减弱气流对蜗舌的冲击作用,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风机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去掉前盖板后的示意图;
[0039]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40]图4为图2离心风机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41]图5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004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蜗舌的立体示意图;
[0043]图7为图6的蜗舌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44]图8为图6的蜗舌沿C
‑
C方向的剖视图;
[0045]图9为本技术蜗舌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7]参见图1~图9所示,为本技术离心风机的蜗壳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前盖板1、后盖板2、环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包括前盖板(1);后盖板(2);环壁(3),设置在前盖板(1)和后盖板(2)之间;并且,所述前盖板(1)、后盖板(2)、环壁(3)共同限定出蜗壳内腔以及位于顶部的出风口(4);还包括蜗舌(5),设置在所述环壁(3)的内侧且邻近所述出风口(4),沿着流体的流动路径,该蜗舌(5)具有位于蜗壳内腔内部的下表面(52)和外露于蜗壳内腔之外的上表面(5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5)的上表面(51)或/和下表面(52)有至少一组凹入部(53),每组至少有两个凹入部(53),并沿着蜗舌(5)的舌尖往舌根方向间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53)具有至少两组,并沿着蜗壳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沿着蜗壳的轴线方向,凹入部(53)的长度为L1,相邻两组凹入部(53)之间的间距为L2,L1>L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入部(53)中央部位深、周边部位浅并逐渐平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沿蜗壳的径向平面切所述凹入部(53)形成的截面呈半圆形,该半圆形的半径记为R3,R3的范围为1.8~2.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53)沿蜗壳径向方向延伸。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刚,陈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