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06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涉及闸阀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匹配套装在阀杆外部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外壳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匹配套装在筒状外壳内腔中,且内套管顶部设有上端盖,底部设有凸台,自然状态下,所述内套管能够在外壳内腔中上下滑动,所述上端盖内沿轴向还固定有推顶组件,保证在不影响阀门正常启闭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对阀杆进行有效稳定的防护。本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既能够保证对阀杆的有效防护,同时也不影响阀门的正常工作,还能够随时对阀杆进行保养工作,对设备防护及电站日常运维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便利。备防护及电站日常运维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便利。备防护及电站日常运维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


[0001]本技术属于闸阀保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站厂房内的各种油、气、水管路上均安装有大量的阀门,以便于各种管路充压、泄压操作以及分区域隔离检修,明杆闸阀操作简单,便于观察阀门位置,在电站有大量的应用。
[0003]但是目前明杆闸阀开启后其阀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水电站受设计条件限制,大部分现场环境潮湿,裸露的闸阀很容易发生锈蚀,给阀门的操作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大直径、高压力管路上的阀门,阀杆螺纹锈蚀后,阀门的操作难度大增,开关困难,给生产工作带来了不便,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闸阀的阀杆螺纹也是其传动操作机构,不能通过刷漆的方式进行防腐,虽然也可以通过在阀杆上加润滑脂的方式减缓锈蚀,但直接在阀杆上涂抹润滑脂容器脱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裸露在外的阀杆也容易受到物品撞击等外部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存在的明杆闸阀开启后其阀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锈蚀,给阀门的操作带来了不便,且再阀杆螺纹锈蚀后,阀门的操作难度大增,开关困难,给生产工作带来了不便,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直接在阀杆上涂抹润滑脂容器脱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裸露在外的阀杆也容易受到物品撞击等外部破坏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包括用于匹配套装在阀杆外部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外壳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匹配套装在筒状外壳内腔中,且内套管顶部设有上端盖,底部设有凸台,自然状态下,所述内套管能够在外壳内腔中上下滑动,所述上端盖内沿轴向还固定有推顶组件,所述推顶组件包括弹簧和尼龙球,所述弹簧通过安装座与上端盖固定,弹簧底部连接有尼龙球,用以与阀杆接触。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套管外侧壁上均匀设有标尺,用于记录阀门开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与内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进行旋拧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上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避免阀杆上润滑油脂在完全密闭环境下发生变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状外壳为金属筒,防止阀杆受到机械破环;所述内套管由透明钢化玻璃制成,以方便观察内部阀杆状态。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底端设有固定内螺纹,用以将所述保护套固定在闸阀本体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将内套管匹配套装在外壳内,通过闸阀的上下移动同时带动内套管的上下运动,这样能够保证在不影响阀门正常启闭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对阀杆进行有效稳定的防护,且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避免阀杆受到机械破环。
[0013]2、本技术通过将内套管由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并且在内套管外侧壁上沿轴向均匀的设有标尺,这样当阀杆工作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阀杆的工作状态,同时配合标尺来确定阀门的开度,更优的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由于振动等原因造成的阀门松动等问题。
[0014]3、本技术通过在内套管顶端固定连接上端盖,能够方便对内套管中的阀杆进行涂抹润滑脂等保养工作,在上端盖盖上还均匀的设有多个通气孔,来保证保护套内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流通,避免润滑油脂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下发生变质,进而影响闸阀工作。
[0015]4、本技术通过在内套管中设置推顶组件,能够避免将阀杆顶端与上端盖的直接接触而影响阀杆的运动同时加速上端盖的磨损,从而通过阀杆顶端与尼龙球的抵触, 能够保证阀杆较长时间的保持润滑状态,同时也不会对其旋转上升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
[0016]5、本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对阀杆的稳定防护,隔绝了外部潮湿环境,有效避免了阀杆锈蚀损坏;同时还能避免重物撞击等外部因素对阀门螺纹造成损坏,还能对阀杆上润滑脂进行防护,防止润滑脂脏污变质,防止润滑脂污染周边设备设施。同时该装置安装使用便捷,不影响阀门的正常开启与关闭操作,不影响设备巡视时观察阀门开关状态,对设备防护及电站日常运维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便利,减少了人员维护工作了,同时还延长了阀门阀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阀杆未向上移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阀杆向上移动至最大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外壳1,内套管2,上端盖3,标尺4,凸台5,弹簧6,尼龙球7,阀杆8, 安装座9,固定螺纹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用于对闸门阀杆进行防护。
[0024]实施例一:
[0025]根据图1

3所示,包括用于匹配套装在阀杆外部的保护套,该保护套包括外壳1和内套管2,外壳1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避免阀杆受到机械破环,外壳1底端内壁上设有固定内螺纹10,通过固定内螺纹与闸阀本体的连接来将整个保护套固定在闸阀本体上;外壳1内腔中匹配套装有内套管2,内套管2的直径与外壳1顶端开设的圆孔直径相同,并且在内套管2底部设有凸台5,这样内套管2能够在外壳
内腔中上下滑动,当内套管向上移动至凸台顶端与外壳上端面接触时阀杆上升至最大限度,本实施例中内套管2由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并且在内套管2外侧壁上沿轴向均匀的设有标尺4,这样当阀杆工作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阀杆的工作状态,同时配合标尺来确定阀门的开度,更优的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由于振动等原因造成的阀门松动等问题。在内套管2顶端还设有上端盖3,上端盖3匹配扣装在内套管2上,二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上端盖打开时,能够方便对内套管中的阀杆进行涂抹润滑脂等保养工作,方便拆卸,此外,在上端盖盖上还均匀的设有多个通气孔,来保证保护套内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流通,避免润滑油脂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下发生变质,进而影响闸阀工作。
[0026]在上端盖3内还设有推顶组件,推顶组件包括弹簧6和尼龙球7,弹簧6一端通过安装座9固定在上端盖内,另一端沿轴向向下自然延伸并连接有尼龙球7,该尼龙球的直径与阀杆直径相同,用于与阀杆配合,具体的,当阀杆向上运动时,通过向上顶推尼龙球同时压缩弹簧6,来带动内套管2的轴向上运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将阀杆顶端与上端盖的直接接触,由于阀杆在向上移动的过程携带这旋转运动,因此若将其与上端盖直接接触,则会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不仅影响阀杆的运动,还会加速上端盖的磨损,通过在阀杆上方设置尼龙球,能够避免将阀杆顶端与上端盖的直接接触,且由于阀杆本身涂抹有润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杆闸阀阀杆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匹配套装在阀杆外部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外壳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匹配套装在筒状外壳内腔中,且内套管顶部设有上端盖,底部设有凸台,自然状态下,所述内套管能够在外壳内腔中上下滑动,所述上端盖内沿轴向还固定有推顶组件,所述推顶组件包括弹簧和尼龙球,所述弹簧通过安装座与上端盖固定,弹簧底部连接有尼龙球,用以与阀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杆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外侧壁上均匀设有标尺,用于记录阀门开度。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卿姜沛东孔令杰藏克佳吴小锋方书博康晓义王啸郭贤光李欣霍献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