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阀,安装在压力锅的锅盖上,包括重力阀本体、泄压阀体和气管;泄压阀体为软质材料制成的阀体,泄压阀体开设有与压力锅连通的隔渣孔;泄压阀体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气管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泄压阀体内,气管中空形成将其上下贯穿的气流通道,气管侧壁开设有泄压孔,泄压孔将气流通道与泄压阀体内腔连通;重力阀本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气管外周,重力阀本体内部朝下开口形成阀腔,气管上段套嵌在阀腔内,阀腔内顶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气流通道出口的密封件;阀腔上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本重力阀可拆卸地安装在锅盖上,本结构零部件较少,装配便捷,可轻松拆洗及安装;本装置适用于各款重力阀装置的压力锅。本装置适用于各款重力阀装置的压力锅。本装置适用于各款重力阀装置的压力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阀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重力阀。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压力锅的压力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压力阀结构复杂,具有繁多的零部件,使用后难以对压力阀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力阀。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重力阀,安装在压力锅的锅盖上,包括重力阀本体、泄压阀体和气管;所述泄压阀体为软质材料制成的阀体,所述泄压阀体开设有与压力锅连通的隔渣孔;所述泄压阀体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所述气管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所述泄压阀体内,所述气管中空形成将其上下贯穿的气流通道,所述气管侧壁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将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泄压阀体内腔连通;所述重力阀本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气管外周,所述重力阀本体内部朝下开口形成阀腔,所述气管上段套嵌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内顶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气流通道出口的密封件;所述阀腔上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
[0005]泄压阀体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气管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泄压阀体内,重力阀本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气管外周,三者之间的安装均为可拆卸方式连接,可实现拆卸,方便进行冲洗清洁;隔渣孔、泄压阀体内腔、泄压孔、气流通道、阀腔、排气孔配合,形成重力阀的排气通道,从而实现排气功能。本结构零部件较少,装配简便,不需要借用工具就可轻松拆洗及安装。隔渣孔的设置,能隔离食物,避免其进入气管,
[0006]所述泄压阀体为圆柱形阀体,所述泄压阀体上部设有阀体上级位、阀体下级位;所述阀体上级位与所述阀体下级位之间开设有一条环绕所述泄压阀体外周一圈的第一环形槽;所述锅盖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泄压阀体通过挤压使得所述阀体上级位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环形槽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阀体上级位下侧抵着所述锅盖的上侧面,所述阀体下级位上侧顶着所述锅盖的下侧面。第一环形槽与安装孔的配合,可实现泄压阀体的装配,阀体上级位、阀体下级位的设置,可实现泄压阀体的稳定安装。
[0007]所述阀体上级位内侧与所述阀体下级位内侧形成供所述气管穿设的定位孔;所述气管中部外周设有两圈具有形变功能的环形挡圈,分别为第一级位和第二级位,所述第一级位与所述第二级位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阀体上级位内侧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级位下侧抵着所述阀体上级位的上侧面,所述第二级位上侧顶着所述阀体上级位的下侧面。气管第一级位与第二级位的设置,可对气管实现定位固定。
[0008]所述隔渣孔设置在泄压阀体的侧壁,所述隔渣孔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泄压阀体的侧壁上。
[0009]所述隔渣孔为长条形的孔槽,由上而下分布,其下部延伸至所述泄压阀体的底面,
若干所述隔渣孔平行分布。
[0010]所述气管底部外周设有一圈环形挡圈,为第三级位,所述第三级位位于所述泄压阀体内腔并顶着其内底,所述第三级位的直径大于锅盖的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三级位上开设有若干将其上下侧面贯穿的透孔。第三级位直径大于锅盖的安装孔的直径,可在快速泄压时,气管不会与锅盖分离,避免产生危险。
[0011]所述重力阀本体的密封件为圆锥形尖位,尖位插入所述气流通道出口并将其密封;所述重力阀本体的排气孔呈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重力阀本体的侧壁。圆锥形尖位,可对气流通道出口实现密封。排气孔水平设置,可避免蒸汽烫伤使用者。
[0012]所述气管上部外周朝外凸起形成凸起环,所述凸起环与所述阀腔内壁之间具有缝隙。凸起环与阀腔内壁之间具有缝隙,可供重力阀本体上下滑动,避免过多的气体往下排泄。
[0013]所述重力阀本体的阀腔下部朝外凹陷形成一圈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安装有卡簧,所述卡簧为具有开口的环状扣环,所述卡簧直径最短的一组对侧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级位的外径。第二环形槽与卡簧的设置,可使卡簧顶着第一级位,防止气管脱落。
[0014]所述卡簧为由采用钢线弯卷形成且具有开口的近椭圆结构,开口位于一侧长轴所在的边上,短轴所在的两侧分别朝内弯折形成卡件,两个所述卡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级位的外径。两卡件的设置,可对气管第一级位具有约束力,防止气管脱落。
[00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重力阀可拆卸地安装在锅盖上,可实现拆装功能,方便进行冲洗清洁;本结构零部件较少,装配便捷,不需要借用工具就可以轻松拆洗及安装;隔渣孔的设置,能隔离食物,避免其进入气管;具有二合一功能,即工作压力功能和泄压压力功能;泄压阀体采用软质硅胶材质制成,可防堵塞,实现拆卸;本装置适用于各款重力阀装置的压力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安装在锅盖上局部剖切的剖视图;
[0017]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仰视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重力阀本体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重力阀本体仰视方向的透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重力阀本体;11、阀腔;12、排气孔;13、密封件;14、第二环形槽;2、泄压阀体;21、隔渣孔;22、阀体上级位;23、阀体下级位;24、第一环形槽;3、气管;31、气流通道;32、泄压孔;33、第一级位;34、第二级位;35、定位槽;36、第三级位;37、透孔;38、凸起环;4、卡簧;41、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参阅图1至图8,为一种重力阀,安装在压力锅的锅盖上,包括重力阀本体1、泄压阀体2和气管3;泄压阀体2为软质材料制成的阀体,泄压阀体2开设有与压力锅连通的隔渣孔21;泄压阀体2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气管3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泄压阀体2内,气管3中空形成将其上下贯穿的气流通道31,气管3侧壁开设有泄压孔32,泄压孔32将气流通道31与泄压阀体2内腔连通;重力阀本体1可拆卸地套设在气管3外周,重力阀本体1内部朝下开口形成阀腔11,气管3上段套嵌在阀腔11内,阀腔11内顶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气流通道31出口的密封件13;阀腔11上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12。
[0028]泄压阀体2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气管3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泄压阀体2内,重力阀本体1可拆卸地套设在气管3外周,三者之间的安装均为可拆卸方式连接,可实现拆卸,方便进行冲洗清洁;隔渣孔21、泄压阀体2内腔、泄压孔32、气流通道31、阀腔11、排气孔12配合,形成重力阀的排气通道,从而实现排气功能。本结构零部件较少,装配简便,不需要借用工具就可轻松拆洗及安装。隔渣孔21的设置,能隔离食物,避免其进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阀,安装在压力锅的锅盖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阀本体、泄压阀体和气管;所述泄压阀体为软质材料制成的阀体,所述泄压阀体开设有与压力锅连通的隔渣孔;所述泄压阀体可拆卸安装在锅盖上,所述气管下段可拆卸地套插在所述泄压阀体内,所述气管中空形成将其上下贯穿的气流通道,所述气管侧壁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将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泄压阀体内腔连通;所述重力阀本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气管外周,所述重力阀本体内部朝下开口形成阀腔,所述气管上段套嵌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内顶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气流通道出口的密封件;所述阀腔上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体为圆柱形阀体,所述泄压阀体上部设有阀体上级位、阀体下级位;所述阀体上级位与所述阀体下级位之间开设有一条环绕所述泄压阀体外周一圈的第一环形槽;所述锅盖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泄压阀体通过挤压使得所述阀体上级位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环形槽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阀体上级位下侧抵着所述锅盖的上侧面,所述阀体下级位上侧顶着所述锅盖的下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级位内侧与所述阀体下级位内侧形成供所述气管穿设的定位孔;所述气管中部外周设有两圈具有形变功能的环形挡圈,分别为第一级位和第二级位,所述第一级位与所述第二级位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阀体上级位内侧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级位下侧抵着所述阀体上级位的上侧面,所述第二级位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逾,伍尚凯,黄志荣,余敬源,李广彬,梁松伟,冯荣基,潘德赢,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