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03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储水箱、过滤筒、旋转杆、旋转叶片、排污管和水泵;储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增压泵,壳体的顶部内壁竖向设置有位于出水管右侧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设置有套设在过滤筒外侧的环形冲洗管,环形冲洗管的内侧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冲洗喷头,环形冲洗管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导水软管,壳体下端设置有过滤槽,壳体底端设置有净水箱,净水箱的侧端设置有贯穿壳体侧壁的排净水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清除滤芯筒底部及侧端粘附的杂质,而且还能对滤水装置进行灵活的移动与使用,减少劳动力的输出成本。减少劳动力的输出成本。减少劳动力的输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表水过滤
,特别涉及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压力,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的地表水也首当其中,易被环境的污染所影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不同环境区域内的地表水进行侧量,以方便及时掌握该区域的环境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程度,以及地表水的污染情况。
[0003]授公告号为CN 216320321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现场采样快速过滤装置,包括安装筒和集水腔,安装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筒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盒和锥形漏斗,安装筒的内部通过安装杆固定安装有滤芯筒,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筒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穿过安装盒并与滤芯筒的内底壁转动连接。该地表水现场采样快速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和搅拌叶片,电机的运转通过转动杆带动抽水蜗轮进行转动,抽水蜗轮的转动将水样品通过进水管抽进安装盒内并通过出水管送入滤芯筒中,搅拌叶片的转动对滤芯筒内的水样品进动使其产生离心力,加速水样品渗透滤芯筒,使该装置能够达到快速过滤的目的。然而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却存在着如下缺陷:由于滤芯筒的底部为水平结构,且出水管水平设置在滤芯筒的侧端,是以会导致部分被滤芯筒所截留的杂质不能被完全排出,且在利用滤芯筒完成对地表水的过滤处理并排出杂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杂质粘附在滤芯筒的内侧壁以及底部内壁上,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又不能对上述粘附在滤芯筒的内侧壁以及底部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故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着不能完全将过滤截留到的杂质完全排出滤芯筒的缺陷。滤水装置较重,不方便携带移动,增加劳动力成本,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0004]因此为减少泥沙堆积,提高过滤水质量,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急需一种高效过滤装置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清除滤芯筒底部及侧端粘附的杂质,而且还能对滤水装置进行灵活的移动与使用,减少劳动力的输出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和储水箱,电机输出轴向下贯穿壳体顶部,壳体的上端内侧壁通过连接板设置有过滤筒,电机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穿过过滤筒上端的旋转杆,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筒内部的旋转叶片,过滤筒底部倾斜设置有贯穿壳体侧端的排污管,壳体内壁上端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口与过滤筒上端相连通;储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增压泵,壳体的顶部内壁竖向设置有位于出水管右侧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设置有套设在过滤筒外侧的环形冲洗管,环形冲洗
管的内侧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冲洗喷头,环形冲洗管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导水软管,壳体下端设置有位于过滤筒下部的可抽取式的过滤槽,壳体底端设置有净水箱,净水箱的侧端设置有贯穿壳体侧壁的排净水管。
[0007]水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筒的进水口固定连接,过滤筒下端是与污泥排出管相适配的锥筒形。
[0008]进一步的,过滤槽的内表面卡接设置有海绵块,过滤槽右侧设置抽拉板。海绵块可以过滤细小杂质,使水质更加干净清晰,抽拉板可以取出过滤槽中过滤的杂质。
[0009]进一步的,净水箱的底部内侧壁呈斜坡状。能够使得净水箱中的已过滤出来的净化水更快速彻底地离开净水箱,避免净化水滞留在净水箱的底部。
[0010]进一步的,净水箱为透明材质,壳体的侧端设置有与净水箱相适配的透明观察窗。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窗及时了解净水箱里面的水量。
[0011]进一步的,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排净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可以控制排出物的流出与存放。
[0012]进一步的,壳体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为带轮刹的万向轮,万向轮可以灵活的移动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通过万向轮,使用者能够省时省力地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置。
[0013]进一步的,支撑腿的侧端还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地面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能够穿过延伸板并与地面相连接,从而避免装置在使用时轻易地发生偏移,随后需要再次移动装置时,只需先使得地脚螺栓与地面分离即可。
[0014]进一步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推移杆,推移杆上还设置有防滑套。通过推移杆,能够与行走轮相配合,从而方便地对装置进行移动;通过防滑套,能够方便地对推移杆进行操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壳体、电机、储水箱、过滤筒、旋转杆、旋转叶片、排污管;水泵;出水管、伸缩杆、环形冲洗管冲洗喷头、软管、出水口、过滤槽、净水箱、排净水管、海绵块、抽拉板、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支撑腿、万向轮、轮刹、延伸板、地脚螺栓、推移杆、防滑套和透明观察窗的配合,不仅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对地表水进行过滤,清除杂质,而且还能灵活的移动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减轻使用者的工作负担,从而高效地完成地表水采集工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电机、旋转杆、过滤筒、旋转叶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冲洗喷头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1、壳体;102、电机;103、储水箱;104、过滤筒;105、旋转杆;106、旋转叶片;107、排污管;108、水泵;109、出水管;110、伸缩杆;111、环形冲洗管;112、冲洗喷头;113、软管; 115、出水口;116、第一阀门;117、增压泵;201、过滤槽;202、净水箱;203、排净水管;204、海绵块;205、抽拉板;206、第二阀门;207、第三阀门;208、支撑腿;209、万向轮;210、轮
刹;211、延伸板;212、地脚螺栓;213、推移杆;214、防滑套;215、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2和储水箱103,电机102输出轴向下贯穿壳体101顶部,壳体101的上端内侧壁通过连接板设置有过滤筒104,电机102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穿过过滤筒104上端的旋转杆105,旋转杆105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筒104内部的旋转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水高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02)和储水箱(103),电机(102)输出轴向下贯穿壳体(101)顶部,壳体(101)的上端内侧壁通过连接板设置有过滤筒(104),电机(102)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穿过过滤筒(104)上端的旋转杆(105),旋转杆(105)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过滤筒(104)内部的旋转叶片(106),过滤筒(104)底部倾斜设置有贯穿壳体(101)侧端的排污管(107),壳体(101)内壁上端设置有水泵(108),水泵(108)出水口(115)与过滤筒(104)上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储水箱(103)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09),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6)和增压泵(117),壳体(101)的顶部内壁竖向设置有位于出水管(109)右侧的伸缩杆(110),伸缩杆(110)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设置有套设在过滤筒(104)外侧的环形冲洗管(111),环形冲洗管(111)的内侧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冲洗喷头(112),环形冲洗管(111)与出水管(109)之间设置有导水软管(113),壳体(101)下端设置有位于过滤筒(104)下部的可抽取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艳郑五三刘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鼎之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