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0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其中,双贯流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及下出风口,壳体内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在壳体内并位于凸起部的上方形成连通进风口与上出风口的上贯流风道,在壳体内并位于凸起部的下方形成连通进风口与下出风口的下贯流风道,上贯流风道用于容置上贯流风轮,下贯流风道用于容置下贯流风轮;凸起部位于进风口竖向中部的下方。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贯流风道易出现气流不稳的缺陷。流风道易出现气流不稳的缺陷。流风道易出现气流不稳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0001]本公开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空调风机形式应用到空调器内机中。其中,采用两个及以上的风机来满足送风量的要求,成为当前经常采用的送风形式,如双离心风机、双贯流风机、双斜流风机等。
[0003]一般的双贯流风机贯流风道在竖直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而风机的底盘为平直的结构,受风的自重影响,上下风速不均,上面风速小,下面风速大,会有上下抢风现象,容易造成气流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贯流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0005]本公开提供的,包括壳体;
[0006]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及下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上出风口的上贯流风道,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下方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的下贯流风道,所述上贯流风道用于容置上贯流风轮,所述下贯流风道用于容置下贯流风轮;
[0007]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进风口竖向中部的下方。
[0008]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
[0009]和/或,所述凸起部的下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的弯曲程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下表面的弯曲程度。
[0011]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贯流风轮、下贯流风轮、蒸发器及上述的双贯流风道结构,所述上贯流风轮位于所述上贯流风道内,所述下贯流风轮位于所述下贯流风道内,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内。
[0012]可选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上贯流风道的内壁与所述上贯流风轮之间的间距先减小后增大。
[0013]可选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上下贯流风道的内壁与所述下贯流风轮之间的间距先减小后增大。
[0014]可选的,所述上贯流风轮的中心点与所述下贯流风轮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分界线,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分界线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上贯流风道的内壁与所述上贯流风轮之间的最近点与所述蒸发器的底端之间的连线为第二分界线,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分界线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上出风口和/或所述下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
[0017]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9]本公开提供双贯流风道结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凸起部,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内,从凸起部分流,上方气流进入上贯流风轮,下方气流进入下贯流风轮,由于凸起部位于进风口竖向中部的下方,即凸起部靠近第二风轮设置,因此部分受自重影响向下运动的气流被分流部阻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贯流风道出现上下风速不均,上面风速小,下面风速大而造成上下强风、气流不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双贯流风道结构的整体装配图。
[0023]其中,1、壳体;11、进风口;12、上出风口;13、下出风口;2、凸起部;3、上贯流风道;4、下贯流风道;5、上贯流风轮;6、下贯流风轮;7、蒸发器;8、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双贯流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上出风口12及下出风口13,壳体1内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2,在壳体1内并位于凸起部2的上方形成连通进风口11与上出风口12的上贯流风道3,在壳体1内并位于凸起部2的下方形成连通进风口11与下出风口13的下贯流风道4,上贯流风道3用于容置上贯流风轮5,下贯流风道4用于容置下贯流风轮6;凸起部2位于进风口11竖向中部的下方。
[0027]在具体实施时,上贯流风轮5与下贯流风轮6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凸起部2位于进风口11竖向中部的下方,即凸起部2靠近下贯流风轮6设置。
[0028]上述的实施例提供的双贯流风道结构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凸起部2,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壳体1内,从凸起部2分流,上方气流由上贯流风道3进入上贯流风轮5,下方气流由下贯流风道4进入下贯流风轮6,由于凸起部2位于进风口11竖向中部的下方,即凸起部2靠近第二风轮设置,因此部分受自重影响向下运动的气流被分流部阻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贯流风道出现上下风速不均,上面风速小,下面风速大而造成上下强风、气流不稳的问题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2的上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且凸起部2的上表面的凹面朝向上贯流风轮5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2的上
表面具体指朝向上贯流风轮5的壁面,将凸起部2的上表面设置为弧面结构,当气流从凸起部2的凸出位置分流后,上方气流沿弧形的上壁面运动,使该部分气流能顺利流动到上贯流风轮5中,避免气流受凸起部2结构的干扰而改变运动方向,进而造成气流运动受阻,凸起部2上表面的结构设置保证了上方气流运动的平稳性。
[0030]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2的下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且凸起部2的下表面朝向下贯流风轮6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2的下表面具体指朝向下贯流风轮6的壁面,将凸起部2的下表面设置为弧面结构,当气流从凸起部2的凸出位置分流后,下方气流沿弧形的下壁面运动,使该部分气流能顺利流动到下贯流风轮6中,避免气流受凸起部2结构的干扰而改变运动方向,进而造成气流运动受阻,凸起部2上表面的结构设置保证了下方气流运动的平稳性。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2的上表面的弯曲程度大于凸起部2的下表面的弯曲程度。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凸起部2的凸出位置靠近下贯流风轮6设置,因此气流从进风口11被凸起部2分流后,上方气流流量较大,且上方气流受重力影响会集中到凸起部2的上表面,因此,凸起部2的上表面的弯曲程度大于凸起部2的下表面的弯曲程度,使凸起部2上表面的气流流动空间更大,流动更加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贯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上出风口(12)及下出风口(13),所述壳体(1)内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2),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凸起部(2)的上方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上出风口(12)的上贯流风道(3),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凸起部(2)的下方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下出风口(13)的下贯流风道(4),所述上贯流风道(3)用于容置上贯流风轮(5),所述下贯流风道(4)用于容置下贯流风轮(6);所述凸起部(2)位于所述进风口(11)竖向中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贯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上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和/或,所述凸起部(2)的下表面为沿气流流动方向的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贯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上表面的弯曲程度大于所述凸起部(2)的下表面的弯曲程度。4.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贯流风轮(5)、下贯流风轮(6)、蒸发器(7)及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双贯流风道结构,所述上贯流风轮(5)位于所述上贯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敬邹奎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