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793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有V元素、Mo元素、Nb元素、Tl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具有磨耗低且丙烯酸收率高的优点。丙烯酸收率高的优点。丙烯酸收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制造丙烯酸酯类等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造纸、皮革、涂料、纺织、塑料、橡胶、油品添加剂及石油开采等领域。近年来,丙烯酸的市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丙烯酸的生产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0003]丙烯醛氧化法合成丙烯酸所用的催化剂一般为Mo

V系列的氧化物,除了Mo、V元素外,一般还添加了其他用于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元素,比如Nb、Sn、Cr、W、Fe、Co、Ni、Sb等。US7220698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气相氧化丙烯醛的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通过催化气相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催化剂以Mo

V为必需组分,通过把微量的催化剂毒物引入到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来控制催化剂反应床层热点,抑制催化剂的热降解,从而提高丙烯醛转化率。US7456129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丙烯醛选择氧化制备丙烯酸的气相氧化催化剂的载体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载体酸强度来改善催化剂性能,提高了丙烯酸的选择性,但丙烯酸收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CN111659408A公开了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Mo元素为基准,加入V、Ni、Cu等元素,以其盐类或相应的氧化物进行共沉淀反应或物理复配而成,并采用几何形状球形、圆柱形或异形,最后经煅烧赋予催化剂活性而形成催化剂产品。
[0004]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制备丙烯酸催化剂,并改善催化剂性能,但催化剂机械强度差,催化活性比较低,在实际应用会受到限制,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丙烯酸收率高,磨耗低的丙烯酸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催化剂具有磨耗低且丙烯酸收率高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其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有V元素、Mo元素、Nb元素、Tl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氧化物。
[0007]所述活性组分可以以式(1)表示:
[0008]VMo
a
Nb
b
Tl
c
X
d
Z
e
O
f
ꢀꢀꢀꢀꢀꢀꢀ
式(1)
[0009]式(1)中,X表示过渡金属元素,Z表示碱金属元素,a、b、c、d和e分别表示Mo、Nb、Tl、X、Z与V的摩尔比。a为1.0~10.0;b为0.1~1.0;c为0.1~1.0;d为0.05~1.0;e为0.05~1.0;f为满足所述活性组分中其他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摩尔数。优选a为2.0~6.0;b为0.2~0.6;c为0.1~0.5;d为0.1~0.5;e为0.1~0.6。进一步优选a为3.0~5.0;b为0.3~0.5;c为0.1~0.3;d为0.1~0.3;e为0.1~0.3。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金属元素为Sc元素、Tl元素、Y元素、Zr元素、Hf元素、Ta元素、Cr元素、W元素、Mn元素、Tc元素、Re元素、Fe元素、Ru元素、Os元素、Co元素、Rh元素、Ir元素、Ni元素、Pd元素、Pt元素、Cu元素,Ag元素、Au元素、Zn元素和Cd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Ta元素、Zr元素、Y元素、Hf元素和W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金属元素为Li元素、Na元素、K元素、Rb元素和Cs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Na元素和/或K元素。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载体选自氧化锂、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钒、硅藻土、高岭土和浮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进一步地,以催化剂的重量计,所述载体的含量为20%~60%,活性组分的含量为40%~80%。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曲线中存在两个脱附峰,两个脱附峰的相对强度不同,其中,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温度为175℃~250℃,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温度为300℃~350℃。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相对强度与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相对强度的比值为(1.5~2.5):1。
[0015]进一步地,所述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和所述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温度差为90℃~130℃;和/或,所述较强脱附峰的峰面积与所述较弱脱附峰的峰面积的比值为(10~50):1。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将含有Nb元素和Tl元素的前驱体与分散介质混合,得到溶液I;
[0018]2)将含有V元素、Mo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前驱体与分散介质混合,得到溶液II;
[0019]3)将步骤1)所得溶液I和步骤2)所得溶液II混合,得到溶液III;
[0020]4)将步骤3)所得的溶液III浸渍催化剂载体,然后经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
[0021]进一步地,步骤1)中,含有Nb元素的前驱体为草酸铌、氧化铌,铌酸铵草酸盐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有Tl元素的前驱体为硝酸铊、碳酸铊、氧化铊中的至少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Mo元素与所述V元素的摩尔比为(1.0~10.0):1,优选为(2.0~8.0):1;和/或所述Nb元素与所述V元素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2~0.6):1;和/或所述Tl元素与所述V元素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0.5):1;和/或所述Nb元素与所述Tl元素的摩尔比为(1~5):(5~1),优选为(1~3):(3~1),更优选为(1~3):1。
[0023]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金属元素与所述V元素的摩尔比为(0.05~1.0):1,优选为(0.1~0.5):1;所述碱金属元素与所述V元素的摩尔比为(0.05~1.0):1,优选为(0.1~0.6):1。
[0024]进一步地,步骤2)中,含有V元素的前驱体为偏钒酸铵;含Mo元素的前驱体为钼酸铵;过渡金属元素的前驱体为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或铵盐,碱金属元素的前驱体为碱金属的硝酸盐和/或铵盐。
[0025]进一步地,溶液I和溶液II中的分散介质均为或主要为水。配制溶液I和溶液II时,可以将分散介质加热至60℃~90℃,然后加入相应元素的前驱体。
[0026]进一步地,步骤3)中,优选将溶液I加入到溶液II中。
[0027]进一步地,步骤3)中,控制所得溶液III的pH值为1~6,优选为2~4。可采用酸性溶液来调控溶液III的pH值。所述酸性溶液选自硝酸、柠檬酸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
[0028]进一步地,步骤3)中,混合前,溶液I的温度为10℃~50℃,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其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含有V元素、Mo元素、Nb元素、Tl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氧化物。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以式(1)表示:VMo
a
Nb
b
Tl
c
X
d
Z
e
O
f
ꢀꢀꢀ
式(1),其中,X表示过渡金属元素,Z表示碱金属元素,a、b、c、d和e分别表示Mo、Nb、Tl、X、Z与V的摩尔比;a为1.0~10.0;b为0.1~1.0;c为0.1~1.0;d为0.05~1.0;e为0.05~1.0;f为满足所述活性组分中其他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摩尔数。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元素为Sc元素、Tl元素、Y元素、Zr元素、Hf元素、Ta元素、Cr元素、W元素、Mn元素、Tc元素、Re元素、Fe元素、Ru元素、Os元素、Co元素、Rh元素、Ir元素、Ni元素、Pd元素、Pt元素、Cu元素,Ag元素、Au元素、Zn元素和Cd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金属元素为Li元素、Na元素、K元素、Rb元素和Cs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曲线中存在两个脱附峰,两个脱附峰的相对强度不同,其中,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温度为175℃~250℃,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温度为300℃~350℃。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相对强度与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的相对强度的比值为(1.5~2.5):1。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较强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和所述较弱脱附峰的最高位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徐文杰杨斌宋卫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