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785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络油技术领域,包括中药组合物、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载体油;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桔梗,没约,木香,青皮,柴胡,川断,走马胎,郁金,当归尾,川牛膝,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土元,细辛,红花,皂角,川椒,野生艾草根。所述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包括中药挥发油和新型噻酮化合物;所述中药挥发油由丁香、花椒和肉桂制备而成,所述载体油为食用油、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提神醒脑作用,稳定性佳,能长时间贮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络油
,具体涉及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杯血”、“蓄血”、“败血”、“污血”等。
[0003]通经活血化瘀,是指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
[0004]其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于肝所致的胁痛痞块、瘀阻于胞宫所致的小腹疼、月经不调、痛经等;瘀阻于肢体所致的局部肿痛青紫;瘀阻于脉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常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蒲黄、乳香、没药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通经活血汤、温经汤等。通经活血化瘀常同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0005]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
[0006]“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0007]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的临床表现有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尤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称为症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肌肤紫斑、蛛丝红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经少紫暗成块,或闭经;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
[0008]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易于阻滞气机: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外伤局部,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2、影响血脉运行:瘀血为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
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3、影响新血生成:血乃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血证论
·
男女异同论》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
……
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瘀血阻滞与新血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症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而且,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海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症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语言謇涩等。此外,瘀血阻滞日久,也可化热。所以说瘀血致病,病证繁多。
[0009]然而现有的通经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四肢及身部疼痛甚至伴随的骨骼疼痛等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制备方法简单,各组份配比科学合理,药效明显,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提神醒脑作用,长期使用未见不良反应,各组分很好的溶解于载体油中,稳定性佳,能长时间贮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包括中药组合物、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载体油;
[0013]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桔梗,没约,木香,青皮,柴胡,川断,走马胎,郁金,当归尾,川牛膝,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土元,细辛,红花,皂角,川椒,野生艾草根。
[0014]所述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包括中药挥发油和新型噻酮化合物;所述中药挥发油由丁香、花椒和肉桂制备而成;所述新型噻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0015][0016]所述载体油为食用油、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桔梗5

10份,没约3

5份,木香3

5份,青皮4

7份,柴胡5

10份,川断5

10份,走马胎1

3份,郁金3

5份,当归尾3

5份,川牛膝3

5份,吴茱萸4

7份,黑附子5

10份,肉桂4

7份,干姜4

7份,川芎1

3份,苍术5

10份,羌活3

5份,独活3

5份,威灵仙4

7份,土元1

3份,细辛1

3份,红花3

5份,皂角1

3份,川椒1

3份,野生艾草根3

5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9]S1.按比例称取各组分,洗净,干燥,粉碎,得到中药混合粉;
[0020]S2.将步骤S1制得的中药混合粉加入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沸腾,提取,过滤,浓缩,得到中药醇提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组合物、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载体油;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桔梗,没约,木香,青皮,柴胡,川断,走马胎,郁金,当归尾,川牛膝,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土元,细辛,红花,皂角,川椒,野生艾草根。所述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包括中药挥发油和新型噻酮化合物;所述中药挥发油由丁香、花椒和肉桂制备而成;所述新型噻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载体油为食用油、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桔梗5

10份,没约3

5份,木香3

5份,青皮4

7份,柴胡5

10份,川断5

10份,走马胎1

3份,郁金3

5份,当归尾3

5份,川牛膝3

5份,吴茱萸4

7份,黑附子5

10份,肉桂4

7份,干姜4

7份,川芎1

3份,苍术5

10份,羌活3

5份,独活3

5份,威灵仙4

7份,土元1

3份,细辛1

3份,红花3

5份,皂角1

3份,川椒1

3份,野生艾草根3

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按比例称取各组分,洗净,干燥,粉碎,得到中药混合粉;S2.将步骤S1制得的中药混合粉加入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沸腾,提取,过滤,浓缩,得到中药醇提液;S3.将步骤S2中的滤渣加入水中,加入复合酶,酶解,灭酶,接种活化的酿酒酵母的菌种种子液,发酵培养,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得到酶解发酵液;S4.将步骤S3中的滤渣加入混合溶剂中,加热提取,过滤,浓缩,得到中药有机提液;S5.将步骤S2制得的中药提取液和步骤S3制得的酶解发酵液混合均匀,加入离子液体中,向离子液体中通入CO2提高离子液体的极性,得到高极性离子液体,振荡,停止通入CO2,加热,高极性离子液体返回普通离子液体,静置分层,分液,收集有机层,水洗,干燥,过滤,得到的油性物质中加入步骤S4制得的中药有机提液,浓缩,除去溶剂,得到中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经活血的九风油,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中药混合粉和乙醇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3

5g/mL,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为50

70wt%,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

4h,次数为2

3次;步骤S3中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质量比为3

5:2,所述滤渣和复合酶的质量比为20:2

3,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来张飞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飞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