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内支撑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8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内支撑条,包括内支撑条本体;所述内支撑条本体包括直杆部、第一拱形钩部、回弯部和第二拱形钩部;所述第一拱形钩部设置于直杆部的一端,并沿竖向方向拱起;所述回弯部和第二拱形钩部设置于直杆部另一端处;所述回弯部在水平方向上呈弯曲状,并具有背向于第一拱形钩部的水平弯口;所述第二拱形钩部设置于回弯部的端部或直杆部上,并沿竖向方向拱起。通过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挂置到横向布置的钢筋上;而设置于直杆部端部位置的回弯部能够咬合至竖向布置的钢筋上,利用竖向布置对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的限位,减少内支撑条本体发生偏斜的概率,保证铝合金模板之间成型的墙体厚度的达标。达标。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内支撑条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内支撑条。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剪力墙施工当中,通过钢筋内支撑条控制截面宽度、塑料保护层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木模板支撑体系当中,在铝合金模板施工当中仅通过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然而在现场施工当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不能有效的控制剪力墙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0003]现有的钢筋内支撑条往往仅仅在两端设置拱起的钩结构,将钢筋内支撑条的两端挂置到分布的钢筋上,并利用钢筋内支撑条延伸出的部分对钢筋内外侧的铝合金模板进行间距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钢筋内支撑条的歪斜,而造成铝合金模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继而造成铝合金模板之间的间距控制不达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内支撑条与钢筋垂直性的内支撑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支撑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歪斜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钢筋内支撑条。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钢筋内支撑条,包括内支撑条本体;所述内支撑条本体包括直杆部、第一拱形钩部、回弯部和第二拱形钩部;所述第一拱形钩部设置于直杆部的一端,并沿竖向方向拱起;所述回弯部和第二拱形钩部设置于直杆部另一端处;所述回弯部在水平方向上呈弯曲状,并具有背向于第一拱形钩部的水平弯口;所述第二拱形钩部设置于回弯部的端部或直杆部上,并沿竖向方向拱起。使用时,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能够挂置到横向布置的钢筋上;而回弯部能够咬合至竖向布置的钢筋上,利用竖向布置对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的限位,减少内支撑条本体发生偏斜的概率。
[0007]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回弯部呈S形,回弯部的一端与直杆部相连,回弯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拱形钩部相连。
[0008]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回弯部由一体成型于直杆部端部的第一延伸段弯曲而成。
[0009]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第一延伸段包括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钩部弯曲的部分和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钩部弯向的部分,两个部分构成S形的回弯部。
[0010]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二拱形钩部由一体成型于回弯部的第二延伸段弯曲而成。
[0011]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直杆部水平横置时,所述第二延伸段包括竖向朝上弯曲的部分和竖向朝下弯曲的部分,两个部分构成“n”字形的第二拱形钩部。
[0012]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回弯部呈U形,并连接于第二拱形钩部的一端,第二拱形钩部的另一端与直杆部相连。
[0013]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内支撑条本体由钢条弯曲而成。
[0014]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一拱形钩部的弯曲方向与第二拱形钩部的弯曲方向平行。
[0015]作为上述钢筋内支撑条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一拱形钩部的一端与直杆部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外支撑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结构中,通过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挂置到横向布置的钢筋上;而设置于直杆部端部位置的回弯部能够咬合至竖向布置的钢筋上,利用竖向布置对第一拱形钩部和第二拱形钩部的限位,减少内支撑条本体发生偏斜的概率,保证铝合金模板之间成型的墙体厚度的达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是本方案中钢筋内支撑条的水平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方案中钢筋内支撑条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方案中钢筋内支撑条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中:1

内支撑条本体;11

直杆部;12

第一拱形钩部;121

外支撑部;13

回弯部;14

第二拱形钩部;2

内侧水平分布筋;3

内侧垂直分布筋;4

外侧垂直分布筋;5

外侧水平分布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是全部,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钢筋内支撑条,包括内支撑条本体1,该所述内支撑条本体1可以由钢条弯曲制作而成。
[0025]所述内支撑条本体1包括直杆部11、第一拱形钩部12、回弯部13和第二拱形钩部14。
[0026]所述第一拱形钩部12设置于直杆部11的一端,并沿竖向方向拱起;该第一拱形钩部12的一端与直杆部1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外支撑部121,利用该外支撑部121的向外伸出的距离,能够控制内支撑条本体1的总体长度。
[0027]所述回弯部13设置于直杆部11的另一端处;所述回弯部13在水平方向上呈弯曲状,并具有背向于第一拱形钩部12的水平弯口。
[0028]第二拱形钩部14也设置于直杆部11的另一端处;具体的,该第二拱形钩部14设置于回弯部13的端部,并沿竖向方向拱起,所述第一拱形钩部12的弯曲方向与第二拱形钩部
14的弯曲方向平行。
[0029]所述回弯部13呈S形,回弯部13的一端与直杆部11相连,回弯部13的另一端与第二拱形钩部14相连。所述回弯部13由一体成型于直杆部11端部的第一延伸段弯曲而成。第一延伸段包括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钩部12弯曲的部分和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钩部12弯向的部分,两个部分构成S形的回弯部13。
[0030]所述第二拱形钩部14由一体成型于回弯部13的第二延伸段弯曲而成。以直杆部11水平横置状态时作为方向参考,所述第二延伸段包括竖向朝上弯曲的部分和竖向朝下弯曲的部分,两个部分构成“n”字形的第二拱形钩部14。
[0031]在剪力墙浇筑之前,需要在墙体所在位置编织钢筋网,钢筋网包括内层网和外层网,内层网由若干内侧水平分布筋2和若干内侧垂直分布筋3交错分布而成,外层网由若干外侧垂直分布筋4和若干外侧水平分布筋5交错分布而成。在剪力墙浇筑之前,需要在内层网的内侧和外层网外侧分别设置铝合金模板,而铝合金模板的之间的间距是由内支撑条本体1的总长度决定的。
[0032]本实施例的内支撑条本体1在使用时,第一拱起部挂连到内侧水平分布筋2上,第二拱起部挂连到外侧水平分布筋5上,回弯部13咬合至外侧垂直分布筋4上,从而利用垂直分布筋对内支撑条本体1进行限位,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内支撑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条本体(1);所述内支撑条本体(1)包括直杆部(11)、第一拱形钩部(12)、回弯部(13)和第二拱形钩部(14);所述第一拱形钩部(12)设置于直杆部(11)的一端,并沿竖向方向拱起;所述回弯部(13)和第二拱形钩部(14)设置于直杆部(11)另一端处;所述回弯部(13)在水平方向上呈弯曲状,并具有背向于第一拱形钩部(12)的水平弯口;所述第二拱形钩部(14)设置于回弯部(13)的端部或直杆部(11)上,并沿竖向方向拱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内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弯部(13)呈S形,回弯部(13)的一端与直杆部(11)相连,回弯部(13)的另一端与第二拱形钩部(1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内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弯部(13)由一体成型于直杆部(11)端部的第一延伸段弯曲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内支撑条,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段包括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钩部(12)弯曲的部分和水平朝向于第一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雨锋段聂云李秋赤冯江焦子秋李翼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