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80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若干个防护板,相邻的两个防护板之间可拆卸连接,防护板背离边坡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平衡防护板上部和下部的受力,调节组件远离防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支护组件固定连接在远离边坡的土壤层上;防护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过水孔与边坡抵接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集水板,集水板与过水孔对应设置;边坡的顶面在靠近防护板处开设有第一集水槽,在防护板与支护组件之间的土壤层处开设有第二集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边坡防护是以钢丝绳网或板材对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进行防护固定,以限制边坡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13448522U,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装置,通过加固板、防护墙板和螺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加固的稳定性,且长条通槽便于对边坡上水流的排放;该技术方案虽然使边坡上面的水流通过长条通槽排放,但是,对于边坡内部的渗水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排放,不仅会造成边坡的塌陷,还会增加加固板承受的侧向土压力;同时,该技术方案仅靠防护墙板和螺杆对加固板的中部进行支撑,当加固板的上部和下部受力时,防护墙板和螺杆并不能对加固板进行稳定的支撑加固;且该技术方案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若干个防护板,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板背离所述边坡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平衡所述防护板上部和下部的受力,所述调节组件远离所述防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固定连接在远离所述边坡的土壤层上;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与所述边坡抵接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与所述过水孔对应设置;所述边坡的顶面在靠近所述防护板处开设有第一集水槽,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支护组件之间的所述土壤层处开设有第二集水槽。
[0006]优选的,若干所述集水板分两层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在上层所述集水板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上支撑柱和两个下支撑柱,两个所述上支撑柱、两个所述下支撑柱均与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支撑柱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上部的两侧端部,两个所述下支撑柱设置在所述防护板下部的两侧端部,所述防护板同侧端部的所述上支撑柱与所述下支撑柱对应且平行设置。
[0008]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护组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弧形板两端均与一个所述上支撑柱、一个下支撑柱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护组件包括防护墙,所述防护墙的下部呈梯形设置,所述防护墙的
下部伸入所述土壤层内,所述防护墙上部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上部的相对侧壁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弧形板一半的长度。
[0010]优选的,所述过水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集水板内设置有反滤层。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集水板相对应。
[0013]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平衡防护板上部和下部的受力,实现了用土压力抵抗土压力,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的第一集水槽和集水板,使边坡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减少了边坡对水的吸收,有效的防止了边坡的塌陷,并减小了边坡的自重,降低了土压力;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护组件和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防护板;2、边坡;3、土壤层;4、集水板;5、过水孔;6、第一集水槽;7、第二集水槽;8、上支撑柱;9、下支撑柱;10、弧形板;11、转轴;12、防护墙;13、榫头;14、卯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1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边坡2上的若干个防护板1,相邻的两个防护板1之间可拆卸连接,防护板1背离边坡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平衡防护板1上部和下部的受力,调节组件远离防护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支护组件固定连接在远离边坡2的土壤层3上;防护板1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5,过水孔5与边坡2抵接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集水板4,集水板4与过水孔5对应设置;边坡2的顶面在靠近防护板1处开设有第一集水槽6,在防护板1与支护组件之间的土壤层3处开设有第二集水槽7。集水板4的顶面与过水孔5的下部对齐,使集水板4里面的水能够通过过水孔5排出。
[0023]本技术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平衡防护板1上部和下部的受力,实现了用土压力
抵抗土压力,提高了边坡2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的第一集水槽6和集水板4,使边坡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减少了边坡2对水的吸收,有效的防止了边坡2的塌陷,并减小了边坡2的自重,降低了土压力;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0024]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集水板4分两层平行设置,第一集水槽6设置在上层集水板4的上方。通过设置的集水板4能够将边坡2内的水及时排出,防止了边坡的塌陷,并降低了边坡2的自重,减小了土压力。
[0025]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上支撑柱8和两个下支撑柱9,两个上支撑柱8、两个下支撑柱9均与防护板1固定连接,两个上支撑柱8设置在防护板1上部的两侧端部,两个下支撑柱9设置在防护板1下部的两侧端部,防护板1同侧端部的上支撑柱8与下支撑柱9对应且平行设置。分别在防护板1的四个角部位置设置上支撑柱8和下支撑柱9,上支撑柱8和下支撑柱9能够持续的将防护板1固定在边坡2上。
[0026]进一步优化方案,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弧形板10,弧形板1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与支护组件转动连接,每个弧形板10两端均与一个上支撑柱8、一个下支撑柱9固定连接。每个弧形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2)上的若干个防护板(1),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板(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板(1)背离所述边坡(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平衡所述防护板(1)上部和下部的受力,所述调节组件远离所述防护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固定连接在远离所述边坡(2)的土壤层(3)上;所述防护板(1)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5),所述过水孔(5)与所述边坡(2)抵接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集水板(4),所述集水板(4)与所述过水孔(5)对应设置;所述边坡(2)的顶面在靠近所述防护板(1)处开设有第一集水槽(6),在所述防护板(1)与所述支护组件之间的所述土壤层(3)处开设有第二集水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集水板(4)分两层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水槽(6)设置在上层所述集水板(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塌陷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上支撑柱(8)和两个下支撑柱(9),两个所述上支撑柱(8)、两个所述下支撑柱(9)均与所述防护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支撑柱(8)设置在所述防护板(1)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阳刘俊杰罗首益钟智瑞赵晟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