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护理
,特别是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
技术介绍
[0002]颅脑损伤一般是指脑部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后,引起脑部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导致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于早期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医护人员一般都会采用一定的辅助手段来促进患者的康复,往往医护人员都会人工辅助患者的腿部进行屈曲和伸直锻炼,同时也会逐渐抬高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不仅便于促进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也便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然而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辅助肢体锻炼,往往不便循序渐进的增大对其肢体锻炼的强度,且锻炼方式单一,不仅起不到好的锻炼效果,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调节患者腿部锻炼的强度,及锻炼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圆柱,两个圆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经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动连接有圆柱(3),两个圆柱(3)可同步转动,圆柱(3)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波浪形的导向槽(4),多个导向槽(4)的宽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左右两侧的导向槽(4)的凸起端的方向相背,相邻的两个导向槽(4)自由端之间经水平槽(5)连通,壳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圆柱(3)上方的支撑板(6),支撑板(6)下端经上下轴向的导杆(7)与其对应侧的导向槽(4)滑动连接,支撑板(6)上端贯穿壳体(1);所述的支撑板(6)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8),支撑板(6)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槽(9),矩形槽(9)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位于连接杆(8)后方的主齿轮(10),主齿轮(10)前端面上开设有椭圆形且开口朝前的环槽(11),连接杆(8)后侧经插杆(12)与其对应侧的环槽(11)滑动连接,主齿轮(10)可随圆柱(3)的转动而间歇转动,连接杆(8)上端贯穿支撑板(6)且设有L形的脚板(13),脚板(13)内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内滑动连接有口字形的约束环(14),约束环(14)后侧设有开口朝前的U形杆(15),U形杆(15)下侧前端贯穿脚板(13)且设有踏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与右侧的转轴(2)同轴固定连接,转轴(2)上同轴设有同步带轮(18),两个同步带轮(18)之间经同步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支撑板(6)之间且L形的固定板(19),两个固定板(19)可随转轴(2)的转动而相背或相对滑动,固定板(19)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20),传动轴(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可与其对应的主齿轮(10)啮合的传动齿轮(21),传动轴(20)后侧同轴设有从动带轮,两个从动带轮之间经从动带(22)连接,壳体(1)内经前后轴向的主动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右侧的转轴(2)上方的主动齿轮(23),主动轴和右侧的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真真,闫琛,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