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60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压件,其中压件可被布置成在壳体内并且沿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可移位;在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可被固定在壳体上的支承元件;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预紧元件,其中借助布置在支承元件与压件之间的预紧元件,压件沿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并且背离支承元件指向地被施加预紧力;以及滑动元件,其中滑动元件被布置在压件的背离预紧元件的侧面处以贴靠齿条。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或可以实现较为紧凑的结构方式,设备的突出之处在于,压件在贴靠滑动元件的侧面处具有轮廓以用于补偿公差,其中轮廓与滑动元件相互作用。互作用。互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压件,其中压件可被布置成在壳体内并且沿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可移位;在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可被固定在壳体上的支承元件;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预紧元件,其中借助布置在支承元件与压件之间的预紧元件,压件沿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并且背离支承元件指向地被施加预紧力;以及滑动元件,其中滑动元件被布置在压件的背离预紧元件的侧面处以贴靠齿条。

技术介绍

[0002]这样的设备是从DE 10 2010 029 603 A1已知的。这样的设备由多个零件或元件构成,这些零件或元件在使用锁紧销的情况下可被预装配成装配单元。该装配单元随后可以被装配到壳体中。壳体可以被设计为独立的元件或者被设计为传动装置壳体的、尤其方向盘壳体的一体式或一件式组成部分。为了补偿公差、尤其补偿游隙和/或磨损,已知的设备具有相对于彼此可旋转的两个调节盘以及弹簧盘作为单独的元件或构件。用多个单独的元件来形成该设备可能会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设备,从而使得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或实现较为紧凑的结构方式。尤其应提供替代性的实施方式。
[0004]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通过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设备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实施方案中并且在随后的描述中给出。
[0005]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的设备。该设备尤其被设计成用于方向盘和/或转向装置。该设备优选被设计为方向盘和/或转向装置。方向盘和/或转向装置可以被设计用于车辆中或被布置在车辆中。尤其,该设备和/或方向盘和/或转向装置具有齿条和小齿轮。该小齿轮可以被设计为小型齿轮或小齿轮轴,优选地被设计为蜗杆轴。该小齿轮尤其与能够由发动机驱动的齿轮或蜗轮处于接合。
[0006]设备具有压件,其中压件可被布置成或被布置成在壳体内沿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可移位。设备尤其具有壳体。壳体具有或构成壳体内部空间。壳体内部空间可以被实现为凹部和/或孔。壳体内部空间尤其被设计为空心柱体形的。优选地,压件在壳体内沿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可移位地被引导。壳体内部空间和/或压件可以具有或限定中心纵向轴线。因此,该中心纵向轴线可以作为壳体内部空间的中心纵向轴线和/或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壳体内部空间的中心纵向轴线可以与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相重合。尤其,压件沿该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优选沿着锁紧销可移位地被引导。
[0007]设备具有支承元件。支承元件在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可被固定或被固定在壳体上。支承元件可以被设计为用于壳体内部空间的盖和/或罩和/或用于封闭壳体内部空间。支承元件可以具有用于拧入和/或固定在壳体内部空间的开口中的螺纹、尤其外
螺纹。为此,该开口和/或壳体内部空间可以具有与该外螺纹相对应地设计的内螺纹。此外,该设备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预紧元件。该预紧元件可以被设计为弹簧,尤其压力弹簧和/或螺旋弹簧。借助于布置在支承元件与压件之间的预紧元件,压件沿相对于(尤其壳体内部空间和/或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且背离支承元件指向地被施加预紧力。由此可以借助于压件将齿条压到小齿轮上。
[0008]设备具有滑动元件。在此,该滑动元件被布置在压件的背离预紧元件的一侧以贴靠齿条。在工作过程中,齿条可以借助于小齿轮沿齿条的纵向方向移位,从而使车轮转向。在此,齿条沿着滑动元件滑动并且同时被压到小齿轮上。尤其,借助于滑动元件可以实现使齿条尽可能低摩擦和/或低磨损地沿滑动元件滑动。优选地,滑动元件具有圆弧段状的或大体上圆弧段状的截面。该(尤其碗状的)截面被设计成用于贴靠齿条。
[0009]压件在贴靠滑动元件的侧面处具有轮廓以用于补偿公差,其中该轮廓与滑动元件相互作用。
[0010]在此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件实现了双重功能。一方面,压件被设计成用于将齿条按压到小齿轮上。另一方面,借助于轮廓能够在压件的贴靠滑动元件的一侧实现在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补偿公差。由此能够借助于压件的与滑动元件相互作用的轮廓至少部分地补偿公差,尤其是游隙和/或磨损。尤其,由此能够省去作为额外的且独立的构件的弹簧盘,因为压件的与滑动元件相互作用的轮廓承担了其功能。由此,用于制造该设备所需的零件更少,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和/或能够实现较紧凑的结构方式。压件可以在压件的贴靠滑动元件的侧面上和/或侧面中具有至少一个轮廓区段或多个轮廓区段以形成轮廓。
[0011]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滑动元件由于轮廓而在尤其已被装配在齿条上的状态下、在(优选壳体内部空间和/或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地变形。尤其,滑动元件由于轮廓而在已装配状态下、在(优选壳体内部空间和/或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受到预紧力。
[0012]尤其,在已装配状态下,轮廓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被填充以滑动元件的弹性地变形到轮廓中的至少一个区段。因此,在已装配状态下,滑动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可以被弹性地压入到轮廓中。优选地,滑动元件的两个区段被弹性地压入到轮廓的两个轮廓区段中。
[0013]根据改进方案,轮廓借助于压件的贴靠滑动元件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凹陷部而形成。在此,该至少一个凹陷部可以被设计为凹槽。这样的凹陷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制造压件时就已经形成,尤其形成为模制件和/或铸件。替代性地,这样的凹陷部可以借助于在压件处的切削加工而形成。优选地,该至少一个凹陷部与齿条的纵向轴线和/或与齿条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
[0014]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轮廓具有多个凹陷部或两个凹陷部。该多个凹陷部或这两个凹陷部能够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沿齿条的轴向方向延伸。该多个凹陷部和/或这两个凹陷部能够被布置或设计成关于压件的中心纵向轴线是镜像对称的。优选地,各个凹陷部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且从齿条的中心点出发被布置在+25
°
至+50
°
的第一角度范围内以及

25
°


50
°
的第二角度范围内。因此,在第一角度范围内可以布置或设计有第一凹陷部,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可以布置或设计有第二凹陷部。尤其,齿条的中心点位于齿条的中心纵向轴线上。
[0015]根据改进方案,凹陷部具有在该凹陷部的两个边缘区域之间连续变化的深度。优选地,凹陷部的宽度是由这两个边缘区域的间距预先给定或限定的。尤其,凹陷部在第一边缘区域的区域中具有第一深度并且在第二边缘区域的区域中具有第二深度,其中该深度从第一边缘区域处出发向第二边缘区域连续减小。该深度可以是径向于齿条的中心点或中心纵向轴线且从压件的贴靠滑动元件、凹陷部陷入其中的一侧处出发得出的。优选地,凹陷部所具有的最大深度小于1mm或小于0.5mm或小于0.2mm。
[0016]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滑动元件被设计成多层的,尤其3层的。在此,滑动元件的多个材料层被布置成相对于齿条的纵向轴线和/或齿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齿条(23)按压到小齿轮(24)上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压件(2),其中所述压件(2)可被布置成在壳体(21)内并且沿中心纵向轴线(12)的轴向方向可移位;在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12)的轴向方向上可被固定在所述壳体(21)上的支承元件(9);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预紧元件(13),其中借助布置在所述支承元件(9)与所述压件(2)之间的所述预紧元件(13),所述压件(2)沿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12)的轴向方向并且背离所述支承元件(9)指向地被施加预紧力;以及滑动元件(4),其中所述滑动元件(4)被布置在所述压件(2)的背离所述预紧元件(13)的侧面(19)处以贴靠所述齿条(2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2)在贴靠所述滑动元件(2)的所述侧面(19)处具有轮廓(20)以用于补偿公差,其中所述轮廓(20)与所述滑动元件(4)相互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已装配状态下,所述滑动元件(4)由于所述轮廓(20)而在所述中心纵向轴线(12)的轴向方向上弹性地变形和/或受到预紧力,尤其在已装配状态下,所述轮廓(20)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被填充以所述滑动元件(4)的弹性地变形到所述轮廓(20)中的至少一个区段,优选地在已装配状态下,所述滑动元件(4)的至少一个区段被弹性地压入到所述轮廓(2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20)借助于所述压件(2)的贴靠所述滑动元件(4)的侧面(19)中的至少一个凹陷部(25,26)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25,26)尤其被设计为凹槽,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25,26)与所述齿条(23)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20)具有多个凹陷部(25,26)或两个凹陷部(25,26),尤其所述凹陷部(25,26)彼此平行地并且沿所述齿条(23)的轴向方向延伸,优选地,各个凹陷部(25,26)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12)且从所述齿条(23)的中心点(27)出发被布置在+25
°
至+50
°
的第一角度范围内以及

2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ZF汽车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