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7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该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以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连接线埋设于第一结构内,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一端与第一结构的第一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二结构插接,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一端与第一结构的第二端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三结构插接。由于插接是可拆卸式连接,因此,智能设备三个部件便于拆卸,有利于提升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制造生产良率和减少维修时间;并且不同世代或风格的结构件可以互换,人们可以用最新的结构件升级他们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产品功能切换灵活。产品功能切换灵活。产品功能切换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智能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0003]现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如智能眼镜),当眼镜配件生产出来后,镜框通过连接组件(智能铰链)与原先设计好的镜腿组装在一起。由于镜腿上安装的连接器不同,其与铰链连接的端口结构也不相同,所以,智能铰链只能安装一款与镜腿的连接器匹配的连接器,从而导致一款镜框只能对应一款镜腿,限制了产品功能的灵活切换。
[0004]此外,现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组装后难以拆卸,当功能部件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不便于拆开,维修或更换配件时间长。
[0005]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功能部件便于拆卸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功能部件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三个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结构铰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二结构插接,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结构铰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三结构插接;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类型与第二结构上的连接器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类型与第三结构上的连接器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通过所述连接线电气连接。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还包括绝缘外壳以及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
[0009]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
[0010]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结构铰接,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结构或第三结构插接;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结构或第三结构卡扣连接的扣位。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还包括底板,所述连接线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亦与所述底板焊接。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通过于所述连接孔内装入安装轴与所述第一结构铰接。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为USB TypeB连接器、USB TypeC连接器或AppleLightning连接器。
[00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腔体,所述扣位为内扣位,所述内扣位位于所述腔体内壁上,并凸伸出所述腔体内壁。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以及上述任一项的连接线组件,所述连接线组件的连接线埋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内,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的第一端铰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结构插接,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的第二端铰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结构插接。
[00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开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开口槽,所述连接线嵌置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的槽口通过塑料条盖封。
[00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第一结构为镜框,所述第二结构为左镜腿,所述第三结构为右镜腿,所述左镜腿的接驳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匹配的连接器,所述右镜腿的接驳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匹配的连接器;所述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一端分别通过安装轴与所述镜框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左镜腿的接驳端通过卡扣结构锁紧,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右镜腿的接驳端通过卡扣结构锁紧。
[00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镜腿/右镜腿的接驳端的外表面围设有密封胶圈,当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第二智能铰链与所述左镜腿/右镜腿插接后,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二端的前端壁顶压所述密封胶圈。
[00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镜腿/右镜腿的接驳端的外表面靠近所述密封胶圈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让位槽,当所述左镜腿/右镜腿与第一智能铰链/第二智能铰链插接后,所述密封胶圈被挤压变形嵌入所述让位槽内。
[00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镜腿和右镜腿接驳端的连接器为USB TypeB连接器、USB TypeC连接器或Apple Lightning连接器。
[00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为电缆,所述电缆嵌置在所述镜框内,所述镜框左侧的第一连接器与所述镜框右侧的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电缆连接在一起。
[002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镜腿和/或右镜腿内设有与其接驳端的所述连接器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当对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时,所述左镜腿和/或右镜腿可从所述连接组件上拆下,并通过对应型号的外接充电线与所述连接器相连,实现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线组件,具有两个智能铰链,两个智能铰链之间通过连接线实现电气连接,两个智能铰链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结构的两端,两个智能铰链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结构、第三结构插接。由于插接是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线组件应用在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可穿戴智能设备三个部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各个结构件之间便于拆卸,有利于提升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制造生产良率和减少维修时间;并且不同世代或风格的结构件可以互换,人们可以用最新的结构件升级他们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产品功能切换灵活。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组件装入镜框内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开口槽的镜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有连接线的镜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铰链与设有密封胶圈的镜腿插接前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铰链与设有密封胶圈的镜腿插接后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线及电路板焊接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线、电路板以及底板焊接前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铰链与镜框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三个结构,所述连接线组件包括连接线、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结构铰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二结构插接,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结构铰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三结构插接;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类型与第二结构上的连接器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二智能铰链的第二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类型与第三结构上的连接器类型相匹配;所述第一智能铰链以及第二智能铰链通过所述连接线电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还包括绝缘外壳以及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结构铰接,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结构或第三结构插接;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结构或第三结构卡扣连接的扣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还包括底板,所述连接线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第一智能铰链或第二智能铰链亦与所述底板焊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一端通过于所述连接孔内装入安装轴与所述第一结构铰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为USB TypeB连接器、USB TypeC连接器或Apple Lightning连接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腔体,所述扣位为内扣位,所述内扣位位于所述腔体内壁上,并凸伸出所述腔体内壁。7.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线埋设于所述第一结构内,所述第一智能铰链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的第一端铰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权苏超明曾昭勤罗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所乐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