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群控群调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
,具体为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群控群调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用来进行光能转化借助太阳能发电板。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121464615.1的专利,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群控群调控制结构,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
,为解决随着太阳光移动导致照射角度变化,照射角度不佳降低了发电效率,且在大风环境下太阳能发电板受到的风阻过大会导致吹倒,光伏电站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能设备,且储能设备与绝缘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绝缘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绝缘壳体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太阳能发电板和绝缘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群控群调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绝缘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活动门;电机(3),所述电机(3)固定安装在绝缘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第一套筒(5),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插柱(6),所述第一插柱(6)的顶部贯穿第一套筒(5)且延伸至第一套筒(5)的外部,所述第一插柱(6)的左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所述第一套筒(5)左侧对应第一限位槽(7)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口(8);第二套筒(9),所述安装板(4)顶部左侧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9),所述第二套筒(9)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二插柱(10),所述第二插柱(10)的顶部贯穿第二套筒(9)且延伸至第二套筒(9)的外部,所述第二插柱(10)的前侧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所述第二套筒(9)前侧对应第二限位槽(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口(12);固定机构(13),所述固定机构(13)设置在安装板(4)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131)、连接板(132)、卡杆(133)、第二电动推杆(134)和卡块(135),所述安装板(4)顶部且对应电机(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3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2),所述连接板(132)右侧对应第一限位槽(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133),所述卡杆(133)的右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口(8)和第一限位槽(7)且延伸至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王韬,顾敏杰,蔡惠霞,刘逸彬,郑晨光,蔡芳盛,林国梁,陈敏,严可顺,刘荣,顾凌辉,宋立武,叶英,李毅端,雷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