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8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包括厌氧池和行走机构;厌氧池:其后壁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驱动箱,驱动箱的前壁左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前端设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内转筒,内转筒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筒的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翻搅杆;行走机构:其设置于滑块与厌氧池的后壁之间;该活性污泥厌氧池,通过行走机构带动翻搅杆纵向往复旋转,对厌氧池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

技术介绍

[0002]厌氧池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耗氧处理,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通过设置沉淀槽,使得在保证活性污泥沉淀在活性污泥池中的情况下提高污水处理流出的效率,活性污泥池在长时间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活性污泥池中的活性污泥逐渐发生沉淀,使得活性污泥池处理污水的能力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该装置通过行走机构带动翻搅杆纵向往复旋转,对厌氧池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包括厌氧池和行走机构;
[0005]厌氧池:其后壁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驱动箱,驱动箱的前壁左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前端设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内转筒,内转筒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筒的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翻搅杆;
[0006]行走机构:其设置于滑块与厌氧池的后壁之间;
[0007]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位于厌氧池的外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连接,该装置通过行走机构带动翻搅杆纵向往复旋转,对厌氧池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齿条板、上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滑块的前表面,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滑块并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后端设有上齿轮,厌氧池的后壁上端设有齿条板,齿条板与上齿轮啮合连接,带动装置翻搅杆横向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箱的左壁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后表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并与第二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为装置翻搅活性污泥提供动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设有第一齿轮,驱动箱的前壁右端通过第三轴承
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箱的前表面左侧开设的台阶口的大口径槽壁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第二转轴位于台阶口内,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齿轮的前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圆环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圆环的前表面与旋转筒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使得翻搅杆旋转。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台阶口的后壁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内转筒的后侧固定连接,对内转筒的自转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的右壁上端贯穿设有排气管,将厌氧池内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出装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的左右两壁均贯穿设有污水管,污水管的中部均串联有电磁阀,电磁阀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智能控制污水进出厌氧池。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活性污泥厌氧池,具有以下好处:
[0015]单片机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与内转筒螺纹连接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导向使得内转筒带动翻搅杆纵向往复移动,第二转轴通过齿轮传动使得第四齿轮带动第一伸缩杆转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圆环和旋转筒带动翻搅杆转动,翻搅杆在纵向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对厌氧池底部的活性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活性污泥中的厌氧菌充分与污水进行接触,同时行走机构带动翻搅杆沿着厌氧池的底部横向移动,增加装置对活性淤泥的搅拌范围,活性污泥厌氧池通过行走机构带动翻搅杆纵向往复旋转,对厌氧池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提高厌氧池的污水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台阶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厌氧池、2单片机、3滑槽、4滑块、5行走机构、51第一电机、52齿条板、53上齿轮、54第一转轴、6电动伸缩杆、7驱动箱、8安装座、9第二电机、10第二转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三转轴、15第四齿轮、16第一伸缩杆、17往复丝杠、18圆环、19内转筒、20旋转筒、21翻搅杆、22排气管、23污水管、24电磁阀、25第二伸缩杆、26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包括厌氧池1和行走机构5;
[0023]厌氧池1:其后壁上端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设有驱动箱7,驱动箱7的前壁左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前端设有往复丝杠17,往复丝杠17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内转筒19,内转筒19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筒20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筒20的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翻搅杆21,驱动箱7的左壁设有安装座8,安装座8的后表面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8并与第二转轴10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0的后端设有第一齿轮11,驱动箱7的前壁右端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的前后两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和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1啮合连接,驱动箱7的前表面左侧开设的台阶口的大口径槽壁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筒26,连接筒26的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5,第二转轴10位于台阶口内,第四齿轮15与第三齿轮13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5的前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杆16,第一伸缩杆16的伸缩端均与圆环1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圆环18的前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和行走机构(5);厌氧池(1):其后壁上端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下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设有驱动箱(7),驱动箱(7)的前壁左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前端设有往复丝杠(17),往复丝杠(17)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内转筒(19),内转筒(19)通过第二轴承与旋转筒(20)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筒(20)的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翻搅杆(21);行走机构(5):其设置于滑块(4)与厌氧池(1)的后壁之间;其中:还包括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位于厌氧池(1)的外部,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单片机(2)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6)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齿条板(52)、上齿轮(53)和第一转轴(54),所述第一电机(51)设置于滑块(4)的前表面,第一电机(5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滑块(4)并设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的后端设有上齿轮(53),厌氧池(1)的后壁上端设有齿条板(52),齿条板(52)与上齿轮(53)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厌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7)的左壁设有安装座(8),安装座(8)的后表面设有第二电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化周红占李炯标叶汝芬冼国元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利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