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747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大坝和飘行载人过鱼机构,所述大坝的下游设有短鱼道,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通过牵引机构与大坝顶部,及大坝与短鱼道之间的地面连接。与地面连接的短鱼道和牵引机构对地形地质要求低,提高了过鱼系统的实用性,使其既适用于低水头水利水电工程,又适用于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确保过鱼系统能够顺利实施。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上升高度,可以通过其热气球和四台卷扬机调节牵引绳的长度进行调节,便于游客观赏坝体周围水利风景。客观赏坝体周围水利风景。客观赏坝体周围水利风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减缓大坝阻隔对洄游鱼类的影响、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国内外主要通过鱼道、仿自然通道、升鱼机、集运鱼设施和鱼闸等方式实现鱼类过坝。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经验,适宜用于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的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或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由于受现场地形地质、场地布置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单独设计鱼道实现过鱼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布置较长距离鱼道达到消能效果,过鱼效果较差、经济代价较大;升鱼机、集运鱼系统在我国应用实践较少,运行过程较为复杂,过鱼效果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0003]为此,公开号为CN11467312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包括坝体、摩天轮、补水组件和总控制器,所述坝体的上游设有放流滑道,且放流滑道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所述坝体的下游设有过鱼中转机构,且过鱼中转机构通过鱼道与坝体下游的水体连接,所述摩天轮位于过鱼中转机构与放流滑道之间,且摩天轮上均布设有多个载人升鱼机构,所述补水组件的一端延伸到坝体库区水体中,另一端与过鱼中转机构连接,所述总控制器与摩天轮、过鱼中转机构和载人升鱼机构连接。将摩天轮与鱼类上溯需求相结合,通过做间歇等分运动的摩天轮逐步将坝体下游水体中的鱼类提升到坝体库区水体中,过鱼效果好,特别适合应用于高水头坝体上下游鱼类种群基因交流;同时,鱼道较传统鱼道短,仅用于诱集鱼群进入集水水平段,克服传统鱼道冗长的池身上溯空间对过鱼效果的制约作用,明显降低了工程投资。
[0004]但是,对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而言,要实现过鱼必然要相应地增大摩天轮的直径,而摩天轮固定安装在坝体周围的地面上,这就对坝体周围的地形地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甚至会因地形地质条件不满足要求而导致该过鱼系统不能顺利实施;此外,游客在摩天轮上的上升高度有限,不能根据观赏坝体周围水利风景的实际需求调节游客的上升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包括大坝和飘行载人过鱼机构,所述大坝的下游设有短鱼道,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通过牵引机构与大坝顶部,及大坝与短鱼道之间的地面连接。
[0008]所述短鱼道为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池室、闸门、门形架、电缸和滑道,鱼道池室的下游端延伸到下游水体中,且鱼道池室的上游端相对下游端倾斜向上布置,鱼道池室的内壁上在靠近其上游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滑槽,闸门横跨鱼道池室,且闸门的两端与两个
滑槽一一对应滑动连接,门形架设在鱼道池室的顶部,电缸设在门形架上,并与闸门连接,滑道的下游端与鱼道池室的上游端连接,且滑道的上游端相对下游端向下倾斜。
[0009]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飘行过坝路径布置在远离大坝泄流坝段的一侧。
[0010]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包括热气球、载人箱和载鱼箱,载人箱与热气球的底部连接,载鱼箱与载人箱的底部连接。
[0011]所述载人箱和载鱼箱的各个侧面上均安装有透明板。
[0012]所述载鱼箱上设有进鱼口和出鱼口,并在进鱼口和出鱼口处设有箱门,且箱门上靠近载鱼箱一侧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条。
[0013]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卷扬机A和卷扬机B,卷扬机A设在地面上靠近短鱼道上游端的位置,并通过牵引绳A与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底部连接,卷扬机B设在大坝的顶部,并通过牵引绳B与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底部连接。
[0014]所述地面上在卷扬机A的安装处固定设有下游停靠支撑架,大坝顶部在卷扬机B的安装处固定设有上游停靠支撑架,且下游停靠支撑架和上游停靠支撑架的顶部均设有过线孔;
[0015]所述地面上在下游停靠支撑架的两侧设有下游转运平台,大坝顶部在上游停靠支撑架的两侧设有上游转运平台。
[0016]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卷扬机C和卷扬机D,卷扬机C设在大坝的顶部,并通过牵引绳C与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底部连接,卷扬机D设在大坝的坝肩上,并通过牵引绳D与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底部连接;
[0017]卷扬机C与卷扬机D的连接线位于卷扬机A和卷扬机B之间,且卷扬机A与卷扬机B的连接线位于卷扬机C和卷扬机D之间。
[0018]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A、当飘行载人过鱼机构停靠在下游停靠支撑架上时,通过电缸向上提起闸门,将上溯至短鱼道中的鱼群放流到载鱼箱中,然后通过电缸下推闸门,游客则进入到载人箱中;
[0020]B、通过热气球中的加热装置使热气球带动载人箱和载鱼箱逐渐上升,并通过牵引机构牵引飘行载人过鱼机构逐渐向靠近上游停靠支撑架的方向飘行和移动,直至飘行载人过鱼机构停靠到上游停靠支撑架上;
[0021]C、将载鱼箱中的鱼群转移到放流车中,然后通过放流车将鱼群运至上游放流河段进行放流,从而将大坝下游的鱼群转运至大坝上游水域中;
[0022]D、同理,也可以将大坝上游的鱼群转运至大坝下游水域中。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与地面连接的短鱼道和牵引机构对地形地质要求低,提高了过鱼系统的实用性,使其既适用于低水头水利水电工程,又适用于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确保过鱼系统能够顺利实施。
[0025]2、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上升高度,可以通过其热气球和四台卷扬机调节牵引绳的长度进行调节,便于游客观赏坝体周围水利风景,载人箱中的游客既可以观赏宏伟壮阔的水利风景,还可以欣赏过鱼过程,极具观赏价值,是未来水利风景区建设提质升级、通过科普宣传增强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0026]3、创新高坝大库新型过坝设施。将热气球与鱼类上溯需求相结合,通过“短鱼道—
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牵引机构”组成的过鱼设施,将需要上行或下行的鱼类诱集至短鱼道中,经短距离洄游后转运至飘行载人过鱼机构的载鱼箱中,并借助热气球加热装置、牵引机构的综合作用力运载鱼群上行或下行过坝,其中加热装置提供垂向动力、牵引机构提供纵横向动力。
[0027]4、创建平稳有序的过鱼方法。将传统鱼道的长度大大缩短,仅借助短鱼道实现鱼类的诱集和短距离洄游及转运;热气球运载鱼类垂向升空,同时四台卷扬机通过尼龙绳在纵向和横向牵引飘行载人过鱼机构,形成了“诱集

定转

飘行

放流”为一体的新型水利水电工程过鱼方法。
[0028]5、提供自由随性的飘行体验。在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中融入了热气球旅游观赏的设计思路,在受大坝泄流影响较小、日常风速较为平稳的一侧设置了兼具过鱼功能的飘行过坝设施,且可以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一定范围内多方向自由飘行,为旅客提供了总体路线安全稳定、局部空间自由随性飘行的过坝旅行体验,打破了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单调刻板的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坝(1)和飘行载人过鱼机构(3),所述大坝(1)的下游设有短鱼道(2),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3)通过牵引机构(4)与大坝(1)顶部,及大坝(1)与短鱼道(2)之间的地面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鱼道(2)为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池室(21)、闸门(23)、门形架(22)、电缸(25)和滑道(24),鱼道池室(21)的下游端延伸到下游水体中,且鱼道池室(21)的上游端相对下游端倾斜向上布置,鱼道池室(21)的内壁上在靠近其上游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滑槽,闸门(23)横跨鱼道池室(21),且闸门(23)的两端与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滑动连接,门形架(22)设在鱼道池室(21)的顶部,电缸(25)设在门形架(22)上,并与闸门(23)连接,滑道(24)的下游端与鱼道池室(21)的上游端连接,且滑道(24)的上游端相对下游端向下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3)的飘行过坝路径布置在远离大坝(1)泄流坝段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飘行载人过鱼机构(3)包括热气球(31)、载人箱(33)和载鱼箱(34),载人箱(33)与热气球(31)的底部连接,载鱼箱(34)与载人箱(33)的底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箱(33)和载鱼箱(34)的各个侧面上均安装有透明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鱼箱(34)上设有进鱼口和出鱼口,并在进鱼口和出鱼口处设有箱门,且箱门上靠近载鱼箱(34)一侧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包括卷扬机A(41)和卷扬机B(44),卷扬机A(41)设在地面上靠近短鱼道(2)上游端的位置,并通过牵引绳A(43)与飘行载人过鱼机构(3)的底部连接,卷扬机B(44)设在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飞刘彦蔡泓忻赵再兴纵霄魏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