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涉及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产品的工具,模具包括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注塑模具是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成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的产品。压铸模具是将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0003]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成型成品时,融化的塑料存在注入过多的问题,导致产品存在隆起和烧焦的问题,降低产品质量;而现有的压铸模具在成型成品时,存在型腔中的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以及金属液流动到上模和下模之间缝隙的问题,使成品存在气孔和夹渣的问题,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溢料排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具有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溢料排气结构包括上模(1)底面向上凹入设置的排气环槽(4)、位于上模(1)中的排气通道(5)以及均设置在下模(2)顶面且向下凹入设置的溢料槽(6)、溢料凹口(7)和排气凹口(8),所述溢料凹口(7)和排气凹口(8)分别位于溢料槽(6)的两侧且所述溢料凹口(7)和排气凹口(8)错开设置,所述溢料槽(6)通过溢料凹口(7)与成型腔(3)相连通,所述排气环槽(4)位于排气凹口(8)的上方,当所述上模(1)和下模(2)合模时所述排气凹口(8)与排气环槽(4)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5)的底部与排气环槽(4)相连通,顶部贯穿上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槽(6)呈长条状或者呈弧形状,所述溢料凹口(7)位于溢料槽(6)一侧的中间处,所述排气凹口(8)位于溢料槽(6)一端的端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槽(6)呈底部小开口大的结构,所述溢料槽(6)的槽壁从下向上斜向外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凹口(8)的深度小于溢料凹口(7)的深度,所述溢料凹口(7)的深度远小于溢料槽(6)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中具有浇注口(9),所述浇注口(9)与成型腔(3)相连通,所述溢料凹口(7)远离浇注口(9)且所述溢料凹口(7)和浇注口(9)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模具溢料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李金国,杨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