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属于管件连接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排水管件连接机构不能够将其他区域的其他直径的排水管进行便捷稳定的连接固定的问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连接筒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贯穿滑动连接在滤网板内,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单向螺纹杆的转动,能够通过连接推杆推动橡胶活塞向输送管内运动,进而能够对橡胶气囊进行自动充气,此时利用各个橡胶气囊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连接筒和排水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自动稳定的多重密封工作,进而能够保证排水管本体后续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态的稳定和安全。态的稳定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件连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虹吸式排水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差能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近似相同的大气压力,水柱短的一侧合压力大而水柱高的一侧合压力小,水会由合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合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合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等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现有的排水管道在其正常使用时,一般通过管道连接件将两根管道件进行连接和密封;
[0003]但现有的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虽能够对同层的相同直径的排水管进行稳定连接,但不能够将其他区域的其他直径的排水管进行便捷稳定的连接固定,适用性较差,而对于虹吸式排水而言管道所选结构不仅要便于安装组合,同时要有极佳的密封性,防止管道内气压发生意外变化,但现有的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只采用简单的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现有的密封圈结构在进行内置安装后容易发生脱落,且安装后密封圈容易与管壁贴合不紧密,导致安装后排水管承插闭水性能差,进而不能够保证后续虹吸式排水工作的稳定。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排水管件连接机构不能够将其他区域的其他直径的排水管进行便捷稳定的连接固定,适用性较差,同时不能够进行稳定密封工作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8]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0009]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连接筒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贯穿滑动连接在滤网板内,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连接筒上螺纹连接有单向螺纹杆,所述单向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和锥形刺,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锥形刺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单向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网板对称分布在连接筒内部两侧,所述安装板对称分布在双向螺纹杆的两侧,所述双向螺纹杆连接在安装板的中间部位。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对称分布在安装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夹持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连接在第一夹持板的中间部位。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端面和第二夹持板的侧端面均
呈圆弧状,所述锥形刺等角度分布在第一夹持板的侧端面和第二夹持板的侧端面上,所述锥形刺与通孔一一对应。
[00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螺纹杆连接在第二夹持板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第一夹持板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夹持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内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推杆,所述连接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所述橡胶活塞滑动连接在输送管内,所述导向槽呈圆环状,所述橡胶活塞与输送管的内壁相贴合。
[001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固定连接在连接筒内,所述连接筒内固定连接有橡胶气囊,所述输送管与橡胶气囊相连接,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排水管本体,所述橡胶气囊呈圆环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0018]1.通过设置的双向螺纹杆能够带动两侧的安装板同时向边侧运动,利用两侧的支撑杆能够带动相应的第一夹持板同时向边侧运动,进而能够对两侧的排水管本体进行便捷稳定的挤压式夹持定位,并且利用两侧单向螺纹杆的转动能够带动相应的第二夹持板向中间运动,配合第一夹持板能够对不同规格大小的排水管本体的内外端面同时进行夹持固定工作,进而能够保证两侧排水管本体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只需通过反向转动双向螺纹杆和两侧的单向螺纹杆即可完成两侧排水管本体的拆卸更换工作,增加了连接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和稳定性;
[0019]2.通过设置的单向螺纹杆的转动,能够通过连接推杆推动橡胶活塞向输送管内运动,进而能够对橡胶气囊进行自动充气,此时利用各个橡胶气囊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连接筒和排水管本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自动稳定的多重密封工作,进而能够保证排水管本体后续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从而能够保证后续同层虹吸式排水工作的稳定,增加了连接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连接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转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的橡胶活塞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示:1、连接筒;2、滤网板;3、双向螺纹杆;4、安装板;5、支撑杆;6、第一夹持板;7、橡胶垫;8、通孔;9、锥形刺;10、单向螺纹杆;11、第二夹持板;12、转盘;13、导向槽;14、导向块;15、连接推杆;16、橡胶活塞;17、输送管;18、橡胶气囊;19、排水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00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2),所述连接筒(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贯穿滑动连接在滤网板(2)内,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6),所述连接筒(1)上螺纹连接有单向螺纹杆(10),所述单向螺纹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1),所述第一夹持板(6)和第二夹持板(11)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和锥形刺(9),所述橡胶垫(7)上开设有通孔(8),所述锥形刺(9)设置在通孔(8)内,所述单向螺纹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板(2)对称分布在连接筒(1)内部两侧,所述安装板(4)对称分布在双向螺纹杆(3)的两侧,所述双向螺纹杆(3)连接在安装板(4)的中间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对称分布在安装板(4)的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杆(5)与第一夹持板(6)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5)连接在第一夹持板(6)的中间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同层排水管件连接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鑫洺禹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