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730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属于表面涂层技术领域,从基底到表层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渡层TiAlN、3次交替循环层叠设置的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的复合层和硬质层AlCrSiN;所述过渡层TiAlN厚度为0.4μm,硬质层AlCrSiN单层厚度均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涂层
,涉及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AlCrSiN/(Ti/AlCrSiN)3/TiAlN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弧离子镀膜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靶材离化率高,靶材粒子绕射性好,膜层均匀性及沉积速率可控性高,所制备涂层与基底材料的结合强度高,性能优异。PVD涂层材料已从TiN、TiC等简单涂层发展到TiAlN、CrN、CrAlN、AlCrSiN、TiAlSiN等多元涂层,以上均为硬质涂层材料,其中AlCrSiN涂层中Si原子具有固溶效应和细化晶粒作用,并以非晶Si3N4存在,该涂层具备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软质涂层材料主要包括Ti、Cr、Ag等纯金属涂层,具备较高的韧性,但其硬度较低。在涂层结构上,已从单层逐渐发展到纳米多层复合涂层。结合涂层材料及结构的设计,多元多层涂层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切削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很大程度上拓宽其应用范畴,涵盖机械、航空、微电子等领域。
[0003]硬质涂层体系中强度与韧性是一对矛盾体。受自然界中贝壳、螳螂虾等生物的内部结构的启发,即采用软质夹层与硬质层交替铺排的结构,能有效防止应力在层之间的耦合。早在上世纪90年代,Clegg等人就领先制备了SiC与石墨片交替层叠结构复合材料,该仿生结构材料具备较高的断裂韧性,也为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指导。当软硬层材料循环沉积时,软质层材料可有效缓解硬质层的内应力,并改变硬质层中的裂纹扩展路径,通过材料和结构设计实现硬质层内增韧及软硬质层间增韧,以此提高整体涂层材料的强韧性。
[0004]因此,为保证涂层高硬度同时,涂层仍具备良好的断裂韧性、高结合强度及耐磨性等综合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AlCrSiN/(Ti/AlCrSiN)3/TiAlN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lCrSiN/(Ti/AlCrSiN)3/TiAlN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从基底到表层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渡层TiAlN、3次交替循环层叠设置的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的复合层和硬质层AlCrSiN;
[0008]上述过渡层TiAlN厚度为0.4μm,硬质层AlCrSiN单层厚度均为1.0
±
0.2μm,软质层Ti单层厚度均为0.2μm;
[0009]上述硬质层AlCrSiN中包括纳米级非晶Si3N4颗粒。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硬质层AlCrSiN中含纳米级非晶Si3N4颗粒,起到增硬和增韧的作用,同时,硬质层AlCrSiN单层与软质层Ti单层交替循环沉积,在两者厚度和厚度比合
适以及良好的工艺条件下,软质层Ti单层可有效缓解硬质层AlCrSiN单层的内应力,并改变硬质层AlCrSiN单层中裂纹扩展路径。可见,本专利技术设计和制备的AlCrSiN/(Ti/AlCrSiN)3/TiAlN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在AlCrSiN层内,以及AlCrSiN/Ti层间实现增韧,且不降低其硬度,使涂层实现强韧一体化,同时具备优异的耐摩擦性能与高的膜/基结合强度,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本专利技术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硬度达24GPa,涂层的H/E*比值达0.075GPa,耐摩擦性能优异,实现了强韧一体化。
[0011]进一步,硬质单层AlCrSiN中AlCrN晶与纳米级非晶Si3N4颗粒的质量比为9:1。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基材清洗;(2)基材表面Ar
+
刻蚀;(3)基材表面依次沉积过渡层TiAlN、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交替循环沉积3次、沉积硬质层AlCrSiN。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操作便利,合适广泛生产和应用,本专利技术设计和制备的AlCrSiN/(Ti/AlCrSiN)3/TiAlN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在AlCrSiN层内,以及AlCrSiN/Ti层间实现增韧,且不降低其硬度,使涂层实现强韧一体化,同时具备优异的耐摩擦性能与高的膜/基结合强度,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硬度达24GPa,涂层的H/E*比值达0.075GPa,耐摩擦性能优异,实现了强韧一体化。
[0015]进一步,上述基材为硬质合金、不锈钢、Al合金的任一种。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上基材与众多涂层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同样的涂层制备工艺在以上基材上沉积涂层,对涂层的性能影响小。以上基材能够实现与涂层的高结合强度。
[0017]进一步,上述步骤(1)基材清洗的具体步骤为:将基材依次用超纯水、丙酮、酒精进行超声清洗并烘干,然后以磁吸的方式固定在工件架上,最后装炉,即装入电弧离子镀设备中,抽真空,持续加热。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样品表面高清洁度能够提高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度,避免涂层的大面积脱落。
[0019]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抽真空使用分子泵系统抽高真空至4
×
10
‑3Pa,加热温度为450℃。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真空度与高温能够促进靶材离子的溅射与成膜速度。
[0021]进一步,上述步骤(2)基材表面Ar
+
刻蚀的具体步骤为:通入Ar气,Ar气流量为45sccm,设置100V负偏压对基材表面进行Ar
+
轰击刻蚀,清洗样片表面,刻蚀时间为2400s。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真空度与高温能够促进靶材离子的溅射与成膜速度。
[0023]进一步,上述步骤(3)沉积过渡层TiAlN、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交替循环沉积3次、沉积硬质层AlCrSiN均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进行沉积。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弧离子镀技术具有离子绕射性好、沉积膜层均匀性好等优点,工艺参数可控性高,能够实现高致密度、高结合力及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涂层的制备。
[0025]进一步,上述步骤(3)沉积过渡层TiAlN的具体步骤为:关闭Ar气通道,通入N2,N2气流量为1200sccm,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沉积过渡层TiAlN涂层,沉积参数为:设置负偏压为
60V,弧电流为120A,使用靶材为Ti50Al50靶,沉积时间为1200s。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渡层TiAlN在基底与后续涂层之间起到承载作用,提高整体膜层结合力。
[0027]进一步,上述步骤(3)沉积过硬质层AlCrSiN的具体步骤为:通入N2,N2气流量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其特征在于,从基底到表层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过渡层TiAlN、3次交替循环层叠设置的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的复合层和硬质层AlCrSiN;所述过渡层TiAlN厚度为0.4μm,硬质层AlCrSiN单层厚度均为1.0
±
0.2μm,软质层Ti单层厚度均为0.2μm。所述硬质层AlCrSiN中包括纳米级非晶Si3N4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其特征在于,硬质单层AlCrSiN中AlCrN晶与纳米级非晶Si3N4颗粒的质量比为9:1。3.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材清洗;(2)基材表面Ar
+
刻蚀;(3)基材表面依次沉积过渡层TiAlN、硬质层AlCrSiN与软质层Ti交替循环沉积3次、沉积硬质层AlCrS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基材清洗的具体步骤为:将基材依次用超纯水、丙酮、酒精进行超声清洗并烘干,然后以磁吸的方式固定在工件架上,最后装炉,即装入电弧离子镀设备中,抽真空,持续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抽真空使用分子泵系统抽高真空至4
×
10
‑3Pa,加热温度为45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仿生分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基材表面A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斌李加林钟向丽宋宏甲龚玲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