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26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包括振动仪本体,所述振动仪本体包括振动部件,所述振动部件包括壳体和生物电康体芯片,通过生物电康体芯片吸收空间中存在的电磁波,并将吸收的电磁波通过频率转换,发射转换之后的能量场,进而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物电场产生共振现象,协调人体组织细胞内电流的平衡。生物电康体芯片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波,从而可促进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血液流速,剥离血管内壁的脂质斑块和血栓,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消除局部炎症、疼痛,从而可将毒素排出体外,有助于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达到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障碍和恢复血管通畅的作用,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是由大约6万亿个带电细胞组成的天然生物电池。每个带电细胞相当于电容器,存有正电和负电(内负外正),称为细胞膜电位,这种电是人体生物电。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外界刺激、心脏跳动、肌肉收缩、大脑活动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
[0003]在人生命的过程中,体内电子的消耗和供应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供电放电失衡,就会导致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紊乱,这就是人体产生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协调人体组织细胞内电流的平衡、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的理疗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协调人体组织细胞内电流的平衡、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的理疗仪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包括振动仪本体,所述振动仪本体包括振动部件,所述振动部件包括壳体和生物电康体芯片,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固定于壳体内,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固定于芯片本体的两侧表面,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芯片基底和共振晶体,所述共振晶体附着于芯片基底的表面。由于振动仪本体设有生物电康体芯片,生物电康体芯片可以吸收空间中存在的电磁波,并将吸收的电磁波通过频率转换,发射转换之后的能量场,进而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物电场产生共振现象。生物电康体芯片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波,从而可促进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血液流速,剥离血管内壁的脂质斑块和血栓,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消除局部炎症、疼痛,使人体组织细胞具有充足的氧气以及养分供应,从而可将毒素排出体外,有助于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达到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障碍和恢复血管通畅的作用,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振晶片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最轻、最薄和最强的材料,石墨烯可以增加共振晶片的感应范围,进而提高生物电康体振动仪的保健理疗效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部件包括6个以上生物电康体芯片,6个以上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部件包括8个生物电康体芯片,8个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部件包括10个生物电康体芯片,10个生物电
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圆环形,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也可以为“回”字形,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仪本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振动部件固定连接。通过设有手柄,便于使用者手持振动仪本体,提高振动仪本体的实用性。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手持手柄,并将振动部件放置于需要按摩的部位,可对该部位输出振动按摩作用,对该部位进行血管疏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采用塑料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电康体振动仪,通过生物电康体芯片吸收空间中存在的电磁波,并将吸收的电磁波通过频率转换,发射转换之后的能量场,进而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物电场产生共振现象,协调人体组织细胞内电流的平衡。生物电康体芯片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波,从而可促进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血液流速,剥离血管内壁的脂质斑块和血栓,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消除局部炎症、疼痛,使人体组织细胞具有充足的氧气以及养分供应,从而可将毒素排出体外,有助于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达到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障碍和恢复血管通畅的作用,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案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生物电康体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案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案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有关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6,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包括振动仪本体,所述振动仪本体包括振动部件1,所述振动部件包括壳体2和生物电康体芯片3,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固定于壳体内,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3包括芯片本体和封装层6,所述封装层固定于芯片本体的两侧表面,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芯片基底4和共振晶体5,所述共振晶体附着于芯片基底的表
面。
[0026]由于振动仪本体设有生物电康体芯片,生物电康体芯片可以吸收空间中存在的电磁波,并将吸收的电磁波通过频率转换,发射转换之后的能量场,进而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物电场产生共振现象。
[0027]生物电康体芯片接触人体组织细胞后形成高频物理共振现象,协调人体组织细胞内电流的平衡。生物电康体芯片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波,从而可促进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血液流速,剥离血管内壁的脂质斑块和血栓,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消除局部炎症、疼痛,使人体组织细胞具有充足的氧气以及养分供应,从而可将毒素排出体外,有助于改正人体紊乱细胞磁场,达到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障碍和恢复血管通畅的作用,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
[0028]所述共振晶片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石墨烯的厚度只有头发丝的20万分之一,但石墨烯的强度是钢的200倍,是目前已知的最轻、最薄和最强的材料,石墨烯可以增加共振晶片的感应范围,进而提高生物电康体振动仪的保健理疗效果。
[0029]所述振动仪本体具有与其适配的挎包,所述挎包设有挎包本体和背带,所述背带与挎包本体两端连接,所述挎包本体设有拉链,所述挎包本体用于放置振动仪本体。
[0030]所述背带可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人体的需求。
[0031]使用时,将振动仪本体放置于挎包本体内,并拉上拉链以避免振动仪本体从挎包本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仪本体,所述振动仪本体包括振动部件,所述振动部件包括壳体和生物电康体芯片,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固定于壳体内,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固定于芯片本体的两侧表面,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芯片基底和共振晶体,所述共振晶体附着于芯片基底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晶片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件包括6个以上生物电康体芯片,6个以上所述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频率转换生物电康体振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件包括8个生物电康体芯片,8个生物电康体芯片呈均匀分布固定于壳体内。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华赖园覃超南
申请(专利权)人:十倍好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