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该结构为:在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传送履带,所述传送履带为始端高,末端低;在传送履带的末端处设置有一滚桶,所述滚桶通过滚桶连接架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通过转轴与主体结构轴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上连接有一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连接滚桶,所述滚桶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茶叶团聚的球型打散部件。该浪茶装置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简单,占地面积大大缩小,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团聚现象。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团聚现象。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团聚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制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凤凰茶属乌龙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单枞茶千姿百媚,丰韵独特的品质,是历代茶农沿用传统的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凤凰茶制作过程是嫩叶的采制、晒青、晾青、浪青、杀青、揉捻、烘焙7道工序。其中环环紧扣相关,每一工序不能粗心随意,稍有疏忽,其成品非单枞品质,而降为水仙级别,品质价格相差甚远。其中,浪青又称浪茶,该步骤是一个茶叶发酵过程,该过程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到最终茶叶的品质。浪茶实质上是茶叶的一个氧化发酵过程。现有的浪茶工艺步骤大多数需要靠人工处理,效率低。
[0003]现有技术中的浪茶设备,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520592958.4 一种浪茶机,采用的是多个浪茶滚桶联合的浪茶方式,这种结构需要采用多个滚桶以及多条传送履带结合的方式进行浪青,这样使得设备制作成本以及占地面积较大,且申请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在滚桶浪茶的过程中,内部茶叶容易团聚,即由于茶叶内部水份较高,容易粘连在一起成团,影响浪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该浪茶装置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简单,占地面积大大缩小,可以有效防止茶叶团聚现象。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其结构为:在主体结构上设置有传送履带,所述传送履带为始端低,末端高;在传送履带的末端处设置有一滚桶,所述滚桶通过滚桶连接架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通过转轴与主体结构轴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上连接有一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连接滚桶,所述滚桶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茶叶团聚的球型打散部件。
[0007]上述装置中,所述延伸杆的一端有通过轴承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固定于延伸杆上的第二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滚桶内部的连接架连接。
[0008]上述装置中,所述滚桶连接架与连接杆、推拉杆顺次连接,通过推拉杆带动连接杆以实现滚桶连接架做一定角度转动的目的。
[0009]上述装置中,所述球型打散部件为连接杆与以球体状结构的连接。
[0010]上述装置中,所述滚桶的下方设置有接收平板。
[0011]上述装置中,所述接收平板上开设有凹槽。
[0012]上述装置中,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放置架。
[0013]上述装置中,所述放置架上放置有用于接收从滚桶一端落出茶叶的竹筛。
[0014]上述装置中,所述放置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旋转。
[0015]上述装置中,所述传送履带通过传送履带电机带动运转。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7](1)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中的浪茶机,做了改进,通过采用单滚桶的结构,大大简化产品结构以及减小占地面积,提升产品性能。
[0018](2)为了防止浪茶过程中出现的茶叶团聚现象,在滚筒内部设置了球型打散部件,提升浪茶效果。
[0019](3)对于滚筒的运转方式,通过采用中心转轴的方式,简化结构,降低产品故障率。
[0020](4)本申请中,通过调节滚筒的倾斜角度,可以针对不同采摘时间的茶叶,进行浪茶操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传送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滚桶);
[0025]图5为滚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滚桶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接收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3中A的放大图。
[0029]图中各个部件如下:主体结构1、传送履带2、滚桶3、滚桶连接架4、凹槽5、传送履带电机6、接收平板7、连接架8、球型打散部件9、连接杆10、推拉杆11、第一电机12、升降装置13、放置架14、延伸杆15、转轴16、轴承17、传动杆18、第二电机1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图3所述,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在主体结构1上设置有传送履带2,所述传送履带2为始端低,末端高,传送履带2通过传送履带电机6带动运转;在传送履带2的末端处设置有一滚桶3,所述滚桶3通过滚桶连接架4与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4通过转轴16与主体结构1轴连接(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滚桶连接架4与连接杆10、推拉杆11顺次连接,其中连接杆10竖直连接至位于主体结构1底端的推拉杆11上,推拉杆11为电动推拉杆,可以实现延伸与收缩的技术目的,通过推拉杆11带动连接杆10以实现滚桶连接架4做一定角度转动的目的。如图4所示,滚桶连接架4上连接有一延伸杆15,所述延伸杆15用于连接滚桶3,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延伸杆15的一端有通过轴承17与传动杆18连接,其中轴承的外圈焊接于延伸杆15的一端,传动杆18套设于轴承内圈,这样可以实现传动杆18相对于延伸杆15转动,所述传动杆18的一端与固定于延伸杆15上的第二电机19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滚桶3内部的连接架8连接,第二电机19工作带动传动杆18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滚桶3转动。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滚桶3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茶叶团聚的球型打散部件9,所述球型打散部件9为连接杆与以球体状结构的连接,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003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滚桶3的下方设置有接收平板7,所述接收平板7上开
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13(本实施中的升降装置13装置为市面上普通的升降装置,可以显现调节放置架14位置高低即可,其目的是为了放置架上的竹筛接收从滚桶掉落出来的浪茶工序结束后的茶叶),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放置架14,所述放置架14上放置有用于接收从滚桶一端落出茶叶的竹筛。所述放置架14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旋转,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带旋转功能的放置架可以使得滚桶掉落出来的浪茶工序结束后的茶叶均匀落入竹筛中,方便操作者将茶叶送至下一道工序处理。升降装置可以根据茶叶的含水量进行调节高低,使得从滚桶中出来的茶叶可以在掉落过程中蒸发部分水分,达到浪茶的后处理目的。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滚桶的侧壁面的上部为带孔的透气壁面,下部侧壁面为密封的,如图1所示,带斜线阴影部分为带孔的透气壁面,没有带斜线阴影部分为密封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结构(1)上设置有传送履带(2),所述传送履带(2)为始端低,末端高;在传送履带(2)的末端处设置有一滚桶(3),所述滚桶(3)通过滚桶连接架(4)与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4)通过转轴(16)与主体结构(1)轴连接;所述滚桶连接架(4)上连接有一延伸杆(15),所述延伸杆(15)连接滚桶(3),所述滚桶(3)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茶叶团聚的球型打散部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15)的一端有通过轴承(17)与传动杆(18)连接,所述传动杆(18)的一端与固定于延伸杆(15)上的第二电机(19)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滚桶(3)内部的连接架(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滚桶防茶叶团聚的浪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桶连接架(4)与连接杆(10)、推拉杆(11)顺次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涂佳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