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摆率增强型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拟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摆率增强型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
技术介绍
[0002]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是各类模拟电路的核心模块,被广泛应用于数据转换、基准产生、图像传感等诸多场景中。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主要功能是完成电压到电流的转换,并且可以通过添加外部反馈作为缓冲模块/增益模块使用。
[0003]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效率(FOM)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模拟芯片的功耗,其小信号特性和压摆率共同决定基于放大器的模拟电路的建立速度,进而决定模拟芯片的高频特性。
[0004]传统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如图1所示,它的原理是通过两级放大产生较高的增益,第一级放大主要通过输入对管将电压信号转为电流信号,并在负载上还原为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第二级放大主要通过共源结构实现大摆幅的电压放大。但是传统的结构由于采用了固定的尾电流源,其压摆率被严重限制,导致大信号速度不理想,从而使得整体建立时间缓慢,无法满足高速应用。除此之外,由于输出端的固定电流偏置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摆率增强型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九PMOS管M9、第十PMOS管M10、第十一PMOS管M11、第十二PMOS管M12、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五NMOS管M15、第十六NMOS管M16、第十七NMOS管M17、第十八PMOS管M18、第十九PMOS管M19、第二十NMOS管M20、第二十一NMOS管M21、第二十二NMOS管M2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三电流源I3和第四电流源I4;所述第一N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M5的栅极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漏极和第一电流源I1的负端;所述第六NMOS管M6的栅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漏极和第二电流源I2的负端;所述第七NMOS管M7的栅极连接第五NMOS管M5的源极和第三电流源I3的正端;所述第八NMOS管M8的栅极连接第六NMOS管M6的源极和第四电流源I4的正端;所述第九PMOS管M9的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漏极、第十PMOS管M10的漏极、第十二PMOS管M12的漏极、第十四PMOS管M14的栅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十PMOS管M10的栅极连接第一NMOS管M1的漏极、第九PMOS管M9的漏极、第十一PMOS管M11的漏极、第十三PMOS管M13的栅极、第一电容C1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