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人防工事
,尤其是涉及一种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防通道——“防空洞”,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平战功能难以发挥,困扰人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存在极大的地面塌陷及导致地面沉降的可能性,会随时危及到地面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此类“防空洞”往往位于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应加大其治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开展早期人防工事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关于如何对早期人防通道进行勘察的技术,无法确定早期人防通道的准确位置,因而无法为整治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确定早期人防通道的准确位置,为整治工作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本申请提供一种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早期人防通道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结合地质雷达探测法,来初步确定早期人防通道的位置与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进行探测时,通过对获得的频散曲线进行反演拟合,得到地下随深度变化的S波速度分布,也即获得地下某一深度范围的面波传播速度Vr值;利用所述的Vr值的大小对岩土的物理性质做出评价,获得相应的地层界面和厚度,从而初步确定早期人防通道的位置与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进行探测时,天然源面波勘探测线垂直人防通道布置,每条测线长20米,点间距1米,即每条测线21个点,测线间距100米;和/或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进行探测时,测线垂直人防通道布置,每条测线长20米,点间距0.5米,即每条测线41个点,测线间距20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进行探测时,通过以下方式布设拾振器使得拾震器接收各个方向的天然场源的面波,且使得场源的面波自相关:一台拾震器位于圆心,其它各拾震器布设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进行探测时,通过多次信号叠加来增强面波能量,同时采用主频为2Hz的低频检波器来接收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期人防通道的物探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进行探测时,通过以下方法初步确定早期人防通道的位置与范围:对采集的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李智华,袁丽云,张涛,马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