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振敏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7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包括阀体、干簧管传感器和浮子装配体;阀体两端设有开口、内腔通过内壁上的两个环形凸台自上而下分隔为液体流出腔、浮子活动腔和液体流入腔;浮子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使其内径自上而下逐级减小的两级环形台阶;浮子装配体包括永磁铁和浮子,其以存在环空间隙的方式设置在浮子活动腔内,浮子顶端和侧壁上设有开口且底端封闭,永磁铁内置在浮子顶侧且中心开设有过液通孔;干簧管传感器固定在阀体外壁上,其内的两个磁性感应簧片位于浮子装配体上方且留有间距;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准确监测泵送管线的泵送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时报警,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药品(液体)添加设备用隔膜式电磁泵或柱塞泵的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药品(液体)配制过程中,各组成试剂多采用电磁泵或柱塞泵的将各组分从其液罐中泵送至指定的配制罐体中。然而,在目前的化工配液系统中,液体泵送装置与液体配置罐之间一般直接通过一根输送管线进行连接,液体泵送装置启动即认为液体完成向液体配制罐的泵送工作;然而,对于包含有多条泵送管线的大型化工配液系统中,多条泵送管线同时工作,一旦任一根管线出现泵送故障,即会导致某种指定组分的液体不能正常的输送至配置罐中,进而导致配置罐配置的液体为不良品,甚至在一些特殊场合甚至会产生危险、发生事故。因此,在大型多泵送管线的配液过程中,实时监测每条泵送管线是否保持正常泵送状态就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大型化工配液系统多采用流量监控的方式对每条泵送管线是否保持正常泵送进行监测,该种监测方式需要作业人员持续紧盯流量监控界面,作业量繁重,因此,基于该问题有必要设计出一种不仅能够准确监测泵送运行状态且能够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的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监测泵送运行状态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
[0004]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包括阀体、干簧管传感器和浮子装配体;其中,
[0006]阀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腔通过间隔设置在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三环形凸台自上而下地分隔为液体流出腔、浮子活动腔和液体流入腔;浮子活动腔的腔室内径自上而下逐级减小,使浮子活动腔所在的阀体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形成有第二环形台阶和第三环形台阶;
[0007]浮子装配体由永磁铁、浮子和O形密封圈构成,其以顶面与第一环形凸台底面之间存在间距的方式内置在浮子活动腔内;浮子为一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锥形体构成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结构;上筒体外径大于中筒体外径,使浮子顶端外壁上形成有压配在第二环形台阶上的第二环形凸台;上筒体内径大于中筒体内径,使浮子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永磁铁内置在上筒体内并压配在第一环形台阶上,且其中心开设有过液通孔;中筒体以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设置在位于第二环形台阶与第三环形台阶之间的阀体内腔中,且在中筒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浮子的内腔相连通的过流孔;下锥形体以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设置在位于第二环形台阶与第三环形凸台之间的阀体内腔中,并通过套装在下锥形体顶端外壁上的O形密封圈与阀体内壁形成密封;
[0008]干簧管传感器固定在阀体外壁上,其内的两个磁性感应簧片设置在第一环形凸台下端面处,使浮子装配体在液压作用下上行至第一环形凸台下端面处时,两个磁性感应簧片在永磁铁的作用下吸合在一起。
[0009]进一步地,该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还包括PL控制器和报警装置;其中,PLC控制器与液体泵送装置连接,以向液体泵送装置发送泵送信号;干簧管传感器与PLC控制器连接,以在干簧管传感器内两个磁性感应簧片吸合在一起时向PL控制器发送开关量信号;PLC控制器与报警装置连接,以在泵送信号发出起算的阈值时间内未收到开关量信号时,驱动PLC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0010]进一步地,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构成;其中,上阀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下阀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形成有第三环形台阶和第三环形凸台;下阀体的顶端套装并固定在上阀体的底端内壁上,使其顶端相对于上阀体的筒体内壁形成第二环形台阶。
[0011]进一步地,上阀体的底端内壁上设有连接内螺纹,下阀体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使下阀体的顶端螺纹连接在上阀体的底端内壁上。
[0012]进一步地,永磁铁中心处开设的过液通孔的孔径与中筒体的内径相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装便捷,在大型配液系统中通过在每条液体泵送管线上进行安装,即可实现对各条泵送管线准确监测泵送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时报警,不仅成本低,且能够大幅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保证配液质量的同时提升配液安全系数,具有极好的市场应用及推广场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上阀体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浮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浮子的剖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的下阀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
[0022]参见图1~图3,该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包括阀体、干簧管传感器3和浮子装配体4。
[0023]阀体由上阀体1和下阀体2构成;具体地,参见图4,上阀体1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参见图7,下阀体2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三环形台阶和第三环形凸台;
[0024]下阀体2的顶端套装并固定在上阀体1的底端内壁上,使下阀体2的顶端相对于上阀体1的内壁形成有第二环形台阶;进而,阀体的内腔通过间隔设置在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凸
台和第三环形凸台自上而下地分隔为液体流出腔、浮子活动腔和液体流入腔,且浮子活动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级减小。
[002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位于第一环形凸台下方的上阀体1内壁上设有连接内螺纹,在下阀体2的顶端外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使下阀体2的顶端螺纹连接在上阀体1的底端内壁上。
[0026]参见图2、图5和图6,浮子装配体4由永磁铁4a、浮子4b和O形密封圈4c构成,其以顶面与第一环形凸台底面之间存在间距的方式内置在浮子活动腔内;浮子4b为一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锥形体构成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其中,
[0027]上筒体的外径大于中筒体的外径,使浮子4b顶端外壁上形成有压配在第二环形台阶上的第二环形凸台;上筒体内径大于中筒体内径,使浮子4b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对应地,永磁铁4a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径和轴向高度分别与上筒体的内径和轴向高度相适应,使永磁铁4a内置在上筒体内并压配在第一环形台阶上,同时,在永磁铁4a的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过液通孔,过液通孔的孔径与中筒体的内径相同;
[0028]中筒体以存在环空空隙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出液口泵送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干簧管传感器(3)和浮子装配体(4);其中,阀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形筒体,其内腔通过间隔设置在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三环形凸台自上而下地分隔为液体流出腔、浮子活动腔和液体流入腔;浮子活动腔的腔室内径自上而下逐级减小,使浮子活动腔所在的阀体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形成有第二环形台阶和第三环形台阶;浮子装配体(4)由永磁铁(4a)、浮子(4b)和O形密封圈(4c)构成,其以顶面与第一环形凸台底面之间存在间距的方式内置在浮子活动腔内;浮子(4b)为一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锥形体构成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体结构;上筒体外径大于中筒体外径,使浮子(4b)顶端外壁上形成有压配在第二环形台阶上的第二环形凸台;上筒体内径大于中筒体内径,使浮子(4b)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台阶,永磁铁(4a)内置在上筒体内并压配在第一环形台阶上,且其中心开设有过液通孔;中筒体以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设置在位于第二环形台阶与第三环形台阶之间的阀体内腔中,且在中筒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浮子(4b)的内腔相连通的过流孔;下锥形体以存在环空空隙的方式设置在位于第二环形台阶与第三环形凸台之间的阀体内腔中,并通过套装在下锥形体顶端外壁上的O形密封圈(4c)与阀体内壁形成密封;干簧管传感器(3)固定在阀体外壁上,其内的两个磁性感应簧片设置在第一环形凸台下端面处,使浮子装配体(4)在液压作用下上行至第一环形凸台下端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敏
申请(专利权)人:高振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