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72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起落架包括支柱、无刷直流电机、万向节、蜗轮蜗杆机构、主滑橇以及纠偏滑橇。所述主滑橇与纠偏滑橇可有效适应高原雪地、沙地、沼泽地等松软且有起伏的道面;所述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万向节与蜗轮蜗杆机构的力传导作用使一侧纠偏滑橇触地,另一侧纠偏滑橇保持初始离地状态,两侧的地面摩擦力差值对机体产生的偏航力矩即为纠偏力矩,能够有效解决装配滑橇式起落架的直升机滑跑纠偏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原理,在纠偏滑橇遭受来自不平路面的巨大冲击力时可避免电机受到反扭矩而造成结构破坏。击力时可避免电机受到反扭矩而造成结构破坏。击力时可避免电机受到反扭矩而造成结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橇式起落架纠偏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高原起降通常是指直升机在高原机场执行相应的起降任务。直升机高原起降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直升机起飞、着陆和低空飞行造成的严重影响。高原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在海拔高,大气压力低,空气密度小以及复杂的地形。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使直升机在高原起降时面临两个主要困难:一是发动机可用功率显著降低。高度越高,空气密度减小,旋翼可用功率就越低,产生升力越小。直升机在高原地区起飞时,就要采取措施减小起飞重量,包括减小载油量、减小载重量,这就使直升机在高原地区执行任务的能力会有较大幅度下降。近现代以来,高原直升机往往采用滑行式起飞降落的方式,通过增大初始速度来增大发动机进气量,解决了高原空气稀薄,发动机吸入的空气较少,造成动力不足的问题。
[0003]二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直升机高原起降时的环境多为雪地、沙地、沼泽地等着陆面,此类路面的特点为着陆面松软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无刷直流电机、万向节、蜗轮蜗杆机构、主滑橇以及纠偏滑橇;所述支柱与主滑橇通过旋转副连接,主滑橇具有绕支柱转动的旋转自由度,支柱内设置有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万向节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滑橇内部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其中,蜗杆上端与万向节下端旋转轴同轴固连,蜗杆底部通过旋转副与主滑橇底面连接,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万向节带动蜗杆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所述蜗轮通过固定轴固定在主滑橇内部,蜗轮在蜗杆驱动下绕固定轴旋转;所述纠偏滑橇与蜗轮固连,由蜗轮转动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蜗轮蜗杆机构中的蜗轮和蜗杆组成自锁蜗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蜗杆机构中,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蜗杆带动蜗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直升机高原起降的可纠偏滑橇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机构包括通过十字轴连接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乔之牛泽岷聂宏孙浩梁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