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层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以下简称“叠层太阳电池”)具有较高的功率转换效率(PCE,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其结构中既有存在PN结的硅片电池层又具有钙钛矿层,当太阳光照射时,PN结和钙钛矿层中都能产生激子(即空穴
‑
电子对),空穴和电子朝相反的方向流动,就能对外产生电流。由于PN结和钙钛矿层都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其相比于单结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和单结的硅电池,既能够降低热损耗,又能实现光谱分配吸收,理论上叠层太阳电池可获得3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大于硅电池极限效率29.4%),被认为是未来低成本高效太阳电池的主流产品。
[0003]在叠层太阳电池中,钙钛矿层的主要成分是具有AMX3结构通式的分子材料,该材料的晶格为立方体或八面体的三维结构,一般被称为钙钛矿(或3D钙钛矿);其中A为有机阳离子(如CH3NH
3+
等),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从上到下包括叠加设置的电子传输层、3D钙钛矿层、2D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硅片,所述3D钙钛矿层与所述2D钙钛矿层之间形成异质结,且所述2D钙钛矿层的厚度小于所述3D钙钛矿层的厚度;所述3D钙钛矿层中含有3D钙钛矿,且所述3D钙钛矿的晶格为三维结构;所述2D钙钛矿层中含有2D钙钛矿,且所述2D钙钛矿的晶格为二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2D钙钛矿层的厚度为2~20nm;和/或,所述3D钙钛矿层的厚度为0.6~1μm;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10~30nm;和/或,所述硅片的厚度为150~200μm;和/或,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10~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和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复合空穴的复合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中含有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可选地,所述有机电子传输材料为C
60
或PCBM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远离所述3D钙钛矿层的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缓冲层、TCO层、减反射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nm;和/或,所述TCO层的厚度为100~120nm;和/或,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100~130nm。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叠层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涌,龙巍,张一峰,龙武,项文翔,张海杰,黎旭阳,王馨雨,王岚,郭盈,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